一种风机辅助变风量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22  23


    本技术涉及一种暖通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送风口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日益发展,各式各样的商用民用的大楼层出不穷,而现代化的大楼建设是离不开通风系统的,每一套通风系统都会具有许许多多的送风终端,送风终端作为送风系统的末端,其性能直接影响人们的使用感受。现在先进的变风量终端包含一次风变风量阀和二次风循环风机,二次风来自于天花板空间。

    2、现有技术中,变风量终端一次风通过圆形管道送达后,对接圆形风阀,整体来说,阀门风阻偏大、噪音大、控制精度偏弱;并且使用中阀门控制信息容易受到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独特的风机辅助变风量终端,综合性能更好,风阻小、噪音小、变风量控制精度更好,并且信号控制更加稳定、安全、不易受干扰。

    2、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风机辅助变风量终端,包括壳体、风机、风阀和控制箱,壳体后端设置有一次风进风口、二次回风口,前端设置有终端出风口;圆形的一次风进风口能与圆形进风管道匹配连接,二次回风口与天花板空间连通;所述风阀为低阻型变风量蝶阀,具有方形阀体和两片方形阀片,两片所述方形阀片通过联动机构连接,使得两片所述方形阀片的闭合端能够同步地相向或者相背地移动、从而实现阀门的关闭和打开动作;

    4、所述控制箱分为相互独立的电机控制箱和信号控制箱,所述电机控制箱为强电控制箱、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信号控制箱分别与所述电机控制箱和低阻型变风量蝶阀连接。

    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变风量终端为并联型,所述壳体内在所述终端出风口处设置有一混合室,所述终端出风口为所述混合室的出口,所述混合室具有第一混合室进风口和第二混合室进风口,所述第一混合室进风口与所述低阻型变风量蝶阀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混合室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风机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的风机进风口与天花板空间连通。

    6、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变风量终端为串联型,所述风机的风机出风口与所述终端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的风机进风口以及低阻型变风量蝶阀的出风口都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ecm直流无刷电机。

    8、本实用新型的风机辅助变风量终端采用方形的低阻型变风量蝶阀对接一次风的圆形进风管道,由于方形变风量蝶阀的截面积比一次风圆形进风管大,故降低的风速,减少了阀门阻力,气流噪声相应较低;同时形变风量蝶阀优异的调节性能使得变风量终端的控制速度、控制效率、控制精度都得以大大提高。

    9、而强电控制箱和信号控制箱的分隔设置使得风机、风阀的信号控制更加稳定、安全、不易受到干扰。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机辅助变风量终端,包括壳体、风机、风阀和控制箱,壳体后端设置有一次风进风口、二次回风口,前端设置有终端出风口;圆形的所述一次风进风口能与圆形进风管道匹配连接,所述二次回风口与天花板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为低阻型变风量蝶阀,具有方形阀体和两片方形阀片,两片所述方形阀片通过联动机构连接,使得两片所述方形阀片的闭合端能够同步地相向或者相背地移动、从而实现阀门的关闭和打开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风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风量终端为并联型,所述壳体内在所述终端出风口处设置有一混合室,所述终端出风口为所述混合室的出口,所述混合室具有第一混合室进风口和第二混合室进风口,所述第一混合室进风口与所述低阻型变风量蝶阀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混合室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风机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的风机进风口与天花板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风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风量终端为串联型,所述风机的风机出风口与所述终端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的风机进风口以及低阻型变风量蝶阀的出风口都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变风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ecm直流无刷电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辅助变风量终端,包括壳体、风机、风阀和控制箱,壳体后端设置有一次风进风口、二次回风口,前端设置有终端出风口;所述风阀为低阻型变风量蝶阀,具有方形阀体和两片方形阀片,两片所述方形阀片通过联动机构连接,使得两片所述方形阀片的闭合端能够同步地相向或者相背地移动、从而实现阀门的关闭和打开动作;控制箱分为相互独立的电机控制箱和信号控制箱,所述电机控制箱为强电控制箱、与风机连接;信号控制箱分别与电机控制箱和低阻型变风量蝶阀连接。该风机辅助变风量终端结构独特,综合性能更好,风阻小、噪音小、变风量控制精度更好,并且信号控制更加稳定、安全、不易受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唐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8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