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且具有高稳固性的门框。
背景技术:
国内90%以上的现有建筑都属于高耗能建筑,而这些高耗能的建筑中,门窗的能源消耗就占据将近一半。据门窗业的业内人士分析,当今时代的节能建筑必需考虑到关键的一环节就是门窗节能。因此,国家也推崇新建筑采用节能的铝合金门窗,并进一步对现有建筑门窗厂家逐步进行铝化改造,这是我国能源发展道路上的客观要求,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由于现有的大部分门都是整体在工厂生产制造好,再将整扇门运输到安装位置。因此,基本都会面临搬运困难、容易出现运损严重等不顺畅情况,例如整扇门体积大,难以搬运上楼或进屋,由于体积大空间小,门的边缘锋利更容易割伤搬运者。当然,也有可拆卸安装的组装门产品,但是这些门产品体型大笨重、结构复杂;或者结构简易却稳固性能差,容易变形,使用寿命短;或者散装部件多,安装复杂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过创新改造的门框结构,安装操作方便又简单,搬运轻便,门框的牢固密实性能更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安装且具有高稳固性的门框,包括门框主体和若干压边条;所述门框主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置芯板的大孔位,在所述大孔位的边缘或内壁上,由所述大孔位的外侧向内部的方向依次延伸形成有压边卡槽和芯板支撑部;所述压边卡槽设有连通槽内外的开口,所述压边卡槽内设置有限位卡接凸起;每条所述压边条包括相连的压板部和插入卡接部,所述插入卡接部上设置有卡紧凸起;其中,所述芯板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芯板;所述插入卡紧部从所述开口配合插入所述压边卡槽后,通过所述卡紧凸起与所述限位卡接凸起相互限位卡接,以将所述压边条对应地装接在所述门框主体的所述大孔位上,且所述压板部与所述芯板支撑位部相向以形成所述芯板的安装槽,同时,所述安装槽内能够安装夹紧所述芯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边卡槽为u型槽,所述压边卡槽内的所述限位卡接凸起为设置在其中一侧槽壁上的三角形凸起。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边条的所述卡紧凸起为与所述限位卡接凸起匹配的三角形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压边条的截面为竖钩形状;所述压边条的所述插入卡接部与所述压板部连接形成的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45°≤α≤135°。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边条可以单条的形状、或者以相邻的两条连接一体成形的形状、或者以所有所述压边条拼接形成一体式压边框的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门框主体通过若干框边拼接围成;每条所述框边围成所述大孔位的一面,依次延伸形成有压边卡槽和芯板支撑部。
作为优选的,每一框边上的所述芯板支撑部可任意设置在所述大孔位的其中一侧边缘;且装接所述压边条前,能够将所述芯板放进所述大孔位中。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缓冲条。
作为优选的,所门框主体可采用多边形或圆形的门框形状。
作为优选的,所述大孔位可为单个或多个多边形或圆形的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门框主体上开设有大孔位可安装各种花式的芯板,提高了门整体的美观,且多部分的组装门框,不仅门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需要维修时不需要整扇门更换,节省资源。
2、本实用新型的门框可以以散装件运输,到了安装目的地再拼装,搬运轻便不易造成运损,安装操作方便又简单。
3、通过所述卡紧凸起与所述限位卡接凸起相互限位卡接,采用凸起的限位卡接结构,能够把所受的外力更加均匀地分布在两者间,比现有的凸起配套凹陷的卡接结构更加受力均匀从而结构更加稳固不易松动,以将所述压边条对应地装接在所述门框主体的所述大孔位上,且所述压板部与所述芯板支撑位部相向以形成所述芯板的安装槽,同时,结合芯板的体积能够更为牢固地将芯板安装夹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四边形的门框主体的俯视图(四个箭头的方向为所述大孔位的外侧向内部的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框边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边条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板部和所述插入卡接部之间的连接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边条以单条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边条以相邻的两条连接一体成形的形状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边条以四条所述压边条一体形成压边框的形状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压边条与所述框边匹配装接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压边条与所述框边匹配装接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
100门框主体;
110框边;
120压边卡槽;
121压边卡槽120的底面;
122限位板;
130限位卡接凸起;
140芯板支撑部;
141第一填充槽;
150大孔位;
151大孔位150的内壁;
152大孔位150的边缘;
200压边条;
210插入卡接部;
220压板部;
221第二填充槽;
230卡紧凸起;
240衔接部;
250厚度补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且具有高稳固性的门框,包括门框主体100、与门框主体100匹配装接的若干压边条200;所述压边条200与所述门框主体100匹配装接以将芯板夹紧安装在所述门框主体100的中部。作为优选的,所门框主体100可采用多边形或圆形的门框形状。多边形的门框主体100可采用边缘为直边的三角形的、或四边形的、或五边形的、或六边形的、或八边形的、或十边形的等规矩的多边形门框形状,甚至是圆形的、或者带弧边的不规则形状,只要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门框结构,尤其是采用了形状结构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边条200及所述框边110一样或近似结构的门框产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下以常规的四边形门框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其他形状的门框主体100的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与之雷同,区别在于围成门框主体100的框边110数量、框边110的形状尺寸、及相邻框边110的连接角度不一。具体的,所述门框主体100通过若干框边110拼接围成;例如,四边形的门框中,所述门框主体100由四条首尾相连的所述框边110并通过拼接件拼接围成,为了将所述框边110拼接稳固,所述拼接件包括配合使用的螺栓(或类似的串接部件)与角码(或卡码等连接构件),利用螺栓通过穿入所述角码上的穿孔以及所述框边110上对应的穿孔并锁紧,从而将四块所述框边110拼接围成四边形的所述门框主体100。为了适应不同门框主体100的设计结构以及考虑到门框主体100的美观,角码和螺栓设置在所述框边110的内部或外侧或者贯穿框边110的内外均可。
进一步的,所述门框主体100上开设有用于容置芯板的大孔位150;具体的,四边形门框中,四条所述框边110拼接围成所述门框主体100后,同时所述门框主体100的中部围成用于安装芯板的大孔位150,(以矩形芯板为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芯板的形状可变,所述大孔位150与所述芯板的大小形状匹配)。为了适应不同安装环境以及审美需求,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框主体100经常规改造,所述大孔位150可为单个或多个多边形或圆形的形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在所述大孔位150的边缘152或内壁上,由所述大孔位150的外侧向内部的方向依次延伸形成有压边卡槽120和芯板支撑部140。即每条所述框边110的一侧面依次延伸形成所述压边卡槽120和所述芯板支撑部140,所述框边110的该一侧面为框边110拼接成门框主体100后朝向大孔位150中部的那一面,且框边110拼接成门框主体100后,相邻的框边110上的压边卡槽120以及相邻的框边110上的芯板支撑部140在拼接处均能够吻合拼接,以便于适应芯板的安放。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芯板支撑部140为一底板,该底板是从所述大孔位150的边缘152或内壁上向所述大孔位150中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的;作为优选具体的,该所述底板是从所述大孔位150的其中一端的边缘152,向所述大孔位150中部的方向一体化延伸出的底板;而所述大孔位150由所述框边110围成,即该底板从所述框边110的一边缘延伸形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芯板支撑部140与所述大孔位150的内壁151垂直,且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嵌设所述缓冲条的第一填充槽141,且所述第一填充槽141内容置有所述缓冲条,所述缓冲条能够降低所述芯板与所述框边110之间的摩擦,以及提高整扇拼装门的稳固性能和紧密性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芯板支撑部140为一底板仅是举例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凸块、或若干的间距设置的小短板等类似的限位结构,其能够用于支撑夹持所述芯板,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所述压边卡槽120设置在所述芯板支撑部140上;所述压边卡槽120设有连通槽内外的开口;为了便于压边条200的插入卡接部210能够活动地装接在所述压边卡槽120内,作为优选的,所述压边卡槽120为u型槽。具体的,在所述芯板支撑部140的位于所述大孔位150内的一侧面上,与所述大孔位150的内壁151间隔地凸起延伸形成一限位板122,故该限位板122与所述大孔位150的内壁151形成空槽结构,间隔距离根据所述压边条200的插入卡接部210的结构而配对设计;而所述压边卡槽120的底面121为大孔位150的内壁151与所述限位板122之间的连接部(可由大孔位150的内壁151或所述限位板122的板面所延伸形成;或者是所述限位板122与大孔位150的内壁151之间的芯板支撑部140),优选为u型槽结构,其次,所述限位板122的延伸宽度(指的是所述限位板122的延伸始端沿着限位板122面垂直到所述限位板122的延伸末端)可根据所述芯板的厚度或者根据所述芯板相对于所述框边110的安装位置而设计。而所述压边卡槽120的槽深度可通过改变所述压边卡槽120的底面121、或者通过改变所述限位板122的所述延伸宽度来进行调整设计。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该限位板122与所述大孔位150的内壁151相互平行(即与所述芯板支撑部140相互垂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压边卡槽120的开口朝向所述芯板支撑部140的反方向,因此所述压边条200匹配地压进所述压边卡槽120后,所述压边条200处于所述芯板支撑部140的相对面。作为优选的,每一框边110上的所述芯板支撑部140可任意设置在所在框边110的其中一侧边缘(指的是围成所述大孔位150的两条边缘152);且装接所述压边条200前,能够将所述芯板放进所述大孔位150中。即在芯板支撑部140与压边条200的压板部220两者处于相对面的前提下,所述芯板支撑部140和所述压边条200的设计位置可互换,但两者需处于相对面(用于夹紧芯板)。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压边卡槽120内设置有限位卡接凸起130;优选的,所述压边卡槽120为u型槽,所述压边卡槽120内的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为设置在其中一侧槽壁上的三角形凸起。具体的,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设置在所述限位板122的朝向所述大孔位150的内壁151的一面上,或者设置在所述限位板122的延伸末端,且凸起部位朝向所述大孔位150的内壁151;优选的,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采用具有倾斜面的尖端形状结构,例如旗帜形状,且尖端部位朝向所述u型槽的开口方向。为了便于安装和稳固性,所述限位板122和/或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可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
如图8所示,所述压边条200与所述框边110匹配装接,以四条压边条200匹配装接在四边形的大孔位150上为例,如图5-7所示,四条所述压边条200的形状结构与拼接围成所述门框主体100的四条所述框边110相匹配的;作为优选的,所述压边条200可以单条的形状、或者以相邻的两条连接一体成形的形状、或者以四条所述压边条200一体形成压边框的形状,具体的,四条所述压边条200可单条分别匹配压进所述框边110的压边卡槽120;或者相邻的两条所述压边条200本身就是一体成形(即例如围成四边形的四条压边条200,相邻的两条压边条200一体形成一个直角压边半框,由两个该直角压边板框可围成所述四边形);或者四条所述压边条200直接一体形成所述四边形的压边框;其他形状的同理。
每条所述压边条200的截面为竖钩形状,所述压边条200包括压板部220和插入卡接部210,所述压板部220的一端与所述插入卡接部210的一端连接。具体优选的,如图3所示,为了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卡接的稳固性和增加使用寿命,所述压板部220与所述插入卡接部210之间通过一倾斜的衔接部240连接(所述衔接部240同时相对于所述压板部220和所述插入卡接部210两者倾斜设置),该衔接部240为一小短板,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部220和所述插入卡接部210连接一体成形;且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触及所述压边条200的所述衔接部240时,形成三角形的支撑结构,不容易走位,能够更加稳定地夹持所述芯板而不松动。为了能够将所述插入卡接部210更加稳固地插入并卡紧在所述压边卡槽120内,如图4所示,所述插入卡接部210与所述压板部220连接形成的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45°≤α≤135°,例如一些实施方案中,α采用65°、75°、85°、95°、105°、115°等,该相对角度范围内的所述压边条200结构,能够更有效地与压边卡槽120配合卡紧,尤其是所述插入卡接部210的倾斜结构既不影响压边条200的插入操作,由于倾斜,所述插入卡接部210插入到压边卡槽120内后,所述插入卡接部210的两末端能够相互抵触到所述压边卡槽120的两侧壁(即所述大孔位150的内壁151与所述限位板122),从而使得所述压边卡槽120的两侧壁分担了所述压边条200所受到的外力,不至于所有受到的外力全部积压到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上,受力均匀使得更加稳固,也增加了使用寿命。
另外,所述压板部220的另一端(远离所述衔接部240的)设置有第二填充槽221,所述第二填充槽221位于所述插入卡接部210的一侧,所述第二填充槽221内嵌设有缓冲条。所述插入卡接部210的远离所述衔接部240的一端设置有卡紧凸起230,所述卡紧凸起230设置在该插入卡接部210的位于所述压板部220的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卡紧凸起230设置在插入卡接部210的末端,凸起部位朝向所述压板部220一侧;优选的,所述压边条200的所述卡紧凸起230为与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匹配的三角形凸起。优选具体的,所述卡紧凸起230采用具有倾斜形状的尖端结构,倾斜面还有利于插入导向,例如旗帜形状,且尖端朝向插入卡接部210末端的方向。所述卡紧凸起230与设置在所述压边卡槽120内的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配套卡紧使用,所述压边条200的所述插入卡接部210插入到所述框边110的压边卡槽120中,靠所述卡紧凸起230与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相互限位,并通过芯板抵顶在所述芯板支撑板与压板部220之间,以将所述压边条200卡紧在所述框边110上。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如图9所示,为了适应部分门框采用厚度较薄的所述芯板,所述压边条200的所述压板部220可根据芯板的厚度改造,从所述压板部220位于所述插入卡接部210的一侧面延伸形成厚度补充部250,而所述第二填充槽221设置在所述厚度补充部250的末端,从而在原基础的压板部220和所述厚度补充部250的支撑下,所述第二填充槽221与所述芯板支撑部140形成厚度较薄的芯板安装槽,齐夹紧安装芯板的原理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芯板为安装嵌设在所述大孔位150中的板材统称,可采用不同材料的芯板,例如采用铝合金板材、玻璃板材、塑胶板材、木板等,同时也可以采用整块一体的或者采用多块组合的等结构;而所述芯板的形状厚度可根据所述大孔位150和上述具体的结构介绍而制订,所述芯板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门框芯板。而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框和所述压边条主要采用铝合金制成的,但不仅仅限于铝合金材料,其他制造材料制造出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且具有高稳固性的门框工作原理是:
1、把所述框边110通过所述拼接件拼装围成所述门框主体100,同时,所述门框主体100的中部也围成用于安装芯板的所述大孔位150,把芯板放置在所述大孔位150内,把所述压边条200根据上述的结构原理与所述框边110匹配安装,即压边条200的所述插入卡紧部从所述压边卡槽120的开口配合插入所述压边卡槽120后,通过所述卡紧凸起230与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相互限位卡接,以将所述压边条200对应地装接在所述门框主体100的所述大孔位150上,且所述压板部220与所述芯板支撑位部相向以形成所述芯板的安装槽,同时,所述安装槽内能够将所述芯板夹紧安装在大孔位150内,从而安装形成整体的门,可以以散装件运输,到了安装目的地再拼装,搬运轻便不易造成运损,安装操作方便又简单。
2、安装压边条200来夹紧芯板时,通过外部施力把压边条200的插入卡接部210的尖端(即卡紧凸起230)顺着框边110的限位板122上的尖端(即限位卡接凸起130),往框边110的压边卡槽120内按压,直至插入卡接部210无法再深入压边卡槽120内,由于限位卡接凸起130与卡紧凸起230的相互限位卡接作用,压边条200的压板部220与框边110的芯板支撑部140能够夹持着芯板而稳固不松动。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缓冲条,不仅仅如上述的第一填充槽141与第二填充槽221内的缓冲条,还可以其他形式结构设置缓冲条;所述安装槽内的缓冲条均有助于压板部220与芯板支撑部140对芯板的紧密夹持,也降低了摩擦损耗,解决了现有的门框边110角容易破损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寿命。
3、通过所述卡紧凸起230与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相互限位卡接,采用凸起的限位卡接结构,能够把所受的外力更加均匀地分布在两者间,比现有的凸起配套凹陷的卡接结构更加受力均匀从而结构更加稳固不易松动,以将所述压边条200对应地装接在所述门框主体100的所述大孔位150上,且所述压板部220与所述芯板支撑位部相向以形成所述芯板的安装槽,同时,结合芯板的体积能够更为牢固地将芯板安装夹紧。当大孔位150内未防止芯板时,压边条200匹配插入到压边卡槽120后,由于所述压边条200的所述插入卡接部210与所述压板部220呈45°≤α≤135°的夹角相交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把压边条200的压板部220往安装槽内偏转,就可以巧妙地将所述卡紧凸起230与所述限位卡接凸起130分离开,从而将压边条200从压边卡槽120内取出。
本实施例所述拼接件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便于安装且具有高稳固性的门框,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主体和若干压边条;
所述门框主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置芯板的大孔位,在所述大孔位的边缘或内壁上,由所述大孔位的外侧向内部的方向依次延伸形成有压边卡槽和芯板支撑部;
所述压边卡槽设有连通槽内外的开口,所述压边卡槽内设置有限位卡接凸起;
每条所述压边条包括相连的压板部和插入卡接部,所述插入卡接部上设置有卡紧凸起;
其中,所述芯板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芯板;
所述插入卡紧部从所述开口配合插入所述压边卡槽后,通过所述卡紧凸起与所述限位卡接凸起相互限位卡接,以将所述压边条对应地装接在所述门框主体的所述大孔位上,且所述压板部与所述芯板支撑位部相向以形成所述芯板的安装槽,同时,所述安装槽内能够安装夹紧所述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卡槽为u型槽,所述压边卡槽内的所述限位卡接凸起为设置在其中一侧槽壁上的三角形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条的所述卡紧凸起为与所述限位卡接凸起匹配的三角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条的截面为竖钩形状;所述压边条的所述插入卡接部与所述压板部连接形成的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45°≤α≤1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边条可以单条的形状、或者以相邻的两条连接一体成形的形状、或者以所有所述压边条拼接形成一体式压边框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主体通过若干框边拼接围成;每条所述框边围成所述大孔位的一面,依次延伸形成有压边卡槽和芯板支撑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框,其特征在于,每一框边上的所述芯板支撑部可任意设置在所述大孔位的其中一侧边缘;且装接所述压边条前,能够将所述芯板放进所述大孔位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缓冲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其特征在于,所门框主体可采用多边形或圆形的门框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位可为单个或多个多边形或圆形的形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