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梯配件,尤其是一种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
背景技术:
1、返绳轮是指通常设置在轿厢架和对重框架上部的动滑轮,根据需要曳引绳饶过返绳轮可以构成不同的曳引比。电梯返绳轮大多会在外部加设护罩,来防止外物或灰尘进入的同时避免因钢索与返绳轮的绳槽因松动而脱离。
2、为保证返绳轮结构在运行时减小曳引绳和返绳轮绳槽的摩擦,一些现有的返绳轮结构在其防护罩内设置挡绳杆,通过挡绳杆初步限制曳引绳的走向,进而达到减小摩擦的目的,然而电梯运行时重量大,曳引绳在运行撞击挡绳杆时不仅会产生较大磨损,同时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能力的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包括返绳轮本体以及防护罩,曳引绳由所述防护罩的顶部穿入并安装至所述返绳轮上,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有一对挡绳杆,所述防护罩在所述挡绳杆的下方位置滑动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和导向部,由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并作用于所述导向部的滑移方向,电梯运行时,所述曳引绳穿过所述导向部并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形变,所述曳引绳卷绕或脱离所述返绳轮本体时作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使所述第一弹性件适应性形变,以阻止所述曳引绳直接与所述防护罩或所述挡绳杆撞击。
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向部为导向盒体,所述导向盒体设置有竖直的引绳通道,所述曳引绳安装时穿过所述引绳通道,并同时作用于所述导向盒体的内壁;所述引绳通道的相对两侧内壁对应一对挡绳杆的方向均设置有挡绳机构,所述挡绳机构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缓冲部,一对所述挡绳机构使所述引绳通道空间变小。
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防护罩的侧面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防护罩内侧的部分适于进行长度调节,所述限位件的内侧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范围内,所述曳引绳穿过所述导向盒体后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形变,同时所述导向盒体朝远离所述返绳轮本体一侧移动的极限为所述导向盒体与所述限位件抵接。(显然靠近的一侧有返绳轮进行限位,结合附图可知上述限位件的位置明确)
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限位件为螺纹安装于所述防护罩侧壁上的螺栓,所述螺栓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材质的抵接球。
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限位件为插接于所述防护罩侧壁上的长杆和用于使所述长杆于固定位置固定的锁定插销,所述长杆内端设有橡胶球,
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向盒体的外侧设置有滑动安装部,所述防护罩的侧壁设有滑槽,所述滑动安装部穿过所述滑槽并使所述导向盒体限制在滑槽的范围内滑动,所述滑槽的两侧为所述导向盒体的移动极限。
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防护罩在所述滑槽的上方设置有观测口。
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缓冲部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缓冲部贴合于所述导向盒体的内壁进行滑移。
10、作为一种优选,一对所述挡绳杆均通过设置轴承进行安装,所述轴承通过调节结构安装于所述防护罩的内壁上,所述调节结构适于调节一对所述挡绳杆之间的距离。
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护罩两侧的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的中心位于所述防护罩的中心线上,所述双头螺杆上对称设置有滑块,所述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块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3、第一弹性件设置并作用于导向部的滑移方向,电梯运行时,曳引绳穿过导向部并使第一弹性件形变,曳引绳卷绕或脱离返绳轮本体时作用于第一弹性件,使第一弹性件适应性形变,这个形变能够在曳引绳卷绕或脱离返绳轮时的动能部分转变为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势能,从而可以减少曳引绳直接直接与防护罩或挡绳杆撞击力度,因此可以一定程度减少磨损,同时也减轻了接触时的噪音,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噪音。
1.一种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包括返绳轮本体以及防护罩,曳引绳由所述防护罩的顶部穿入并安装至所述返绳轮上,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有一对挡绳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在所述挡绳杆的下方位置滑动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弹性件和导向部,由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并作用于所述导向部的滑移方向,电梯运行时,所述曳引绳穿过所述导向部并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形变,所述曳引绳卷绕或脱离所述返绳轮本体时作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使所述第一弹性件适应性形变,以阻止所述曳引绳直接与所述防护罩或所述挡绳杆撞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为导向盒体,所述导向盒体设置有竖直的引绳通道,所述曳引绳安装时穿过所述引绳通道,并同时作用于所述导向盒体的内壁;所述引绳通道的相对两侧内壁对应一对挡绳杆的方向均设置有挡绳机构,所述挡绳机构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缓冲部,一对所述挡绳机构使所述引绳通道空间变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侧面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防护罩内侧的部分适于进行长度调节,所述限位件的内侧位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范围内,所述曳引绳穿过所述导向盒体后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形变,同时所述导向盒体朝远离所述返绳轮本体一侧移动的极限为所述导向盒体与所述限位件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螺纹安装于所述防护罩侧壁上的螺栓,所述螺栓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材质的抵接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插接于所述防护罩侧壁上的长杆和用于使所述长杆于固定位置固定的锁定插销,所述长杆内端设有橡胶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盒体的外侧设置有滑动安装部,所述防护罩的侧壁设有滑槽,所述滑动安装部穿过所述滑槽并使所述导向盒体限制在滑槽的范围内滑动,所述滑槽的两侧为所述导向盒体的移动极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在所述滑槽的上方设置有观测口。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的材质为橡胶,所述缓冲部贴合于所述导向盒体的内壁进行滑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挡绳杆均通过设置轴承进行安装,所述轴承通过调节结构安装于所述防护罩的内壁上,所述调节结构适于调节一对所述挡绳杆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轿底返绳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护罩两侧的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的中心位于所述防护罩的中心线上,所述双头螺杆上对称设置有滑块,所述轴承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