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灰库卸料,具体为灰库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灰库是除灰系统的末端,主要设备有:库体(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脉冲袋式除尘器、压力真空释放阀、库底卸料器、双轴加湿搅拌机、干灰散装机、空气电加热器、气化风机和气化槽等。
2、现有的灰库在卸料过程中,一般都是使用传送带或者卸料车将灰库中的灰尘运输走,避免灰库中灰尘积攒过多,但是现有的灰库下料机构一般都是持续性的下料,需要一直对灰尘进行运输,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难以控制下料灰尘的运输量,往往导致卸料车装载不满或溢出,从而造成灰尘到处飘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灰库卸料装置,具备可对下料进行控制,同时可避免装载时,灰尘到处飞扬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灰库下料机构一般都是持续性的下料,需要一直对灰尘进行运输,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难以控制下料灰尘的运输量,往往导致卸料车装载不满或溢出,从而造成灰尘到处飘扬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灰库卸料装置,包括灰库本体,灰库本体的下端连通有下料管;
3、所述下料管上设有卸料组件;
4、所述卸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下料管下端输料筒,所述输料筒的上端开设有与下料管对接的对接孔,所述输料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绞龙桨;
5、所述输料筒的下端连通有卸料管,所述卸料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表面开设有卸料孔,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连通有雾化喷头,所述输料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与连接座连通的水泵。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了卸料组件,通过输料筒与水泵之间的配合,从而使其灰尘在定量输送时,可避免灰尘到处飞扬。
7、进一步,所述输料筒为“l”状,所述输料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灰库本体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的设置,看对其输料筒进行稳定支撑。
9、进一步,所述输料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座,所述辅助座的外侧开设有辅助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座与辅助孔的设置,使其辅助杆可定向移动。
11、进一步,所述连接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一端穿过辅助孔,所述辅助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杆与辅助孔之间的配合,从而使其卸料管可定向移动。
13、进一步,所述连接座与辅助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连接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设置,使其延伸的卸料管可进行复位。
15、进一步,所述连接座的内侧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为圆环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腔体的设置,从而可对雾化喷头进行供水。
17、进一步,所述卸料孔位于连接座的中间位置,所述卸料孔的直径与卸料管的直径相匹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卸料孔的设置,使其卸料管中的灰尘可便捷的进行排放。
19、进一步,所述水泵的排水端通过输水管与腔体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有进水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管与进水管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便捷对其腔体进行输水。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该灰库卸料装置,通过设置了卸料组件,卸料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输送绞龙桨进行转动,从而使其灰尘可定量进行下料,避免灰尘溢出;而设置的连接座与卸料管,从而使其灰尘可便捷的进行装载,启动水泵,水泵通过输水管向腔体进行输水,在雾化喷头的配合下,可避免灰尘在装载时,灰尘到处飞扬。
1.灰库卸料装置,包括灰库本体(1),灰库本体(1)的下端连通有下料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库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筒(31)为“l”状,所述输料筒(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11),所述连接柱(311)的另一端与灰库本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库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筒(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座(312),所述辅助座(312)的外侧开设有辅助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灰库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杆(361),所述辅助杆(361)一端穿过辅助孔,所述辅助杆(361)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灰库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6)与辅助座(31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362),所述连接座(3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库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6)的内侧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为圆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库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孔(37)位于连接座(36)的中间位置,所述卸料孔(37)的直径与卸料管(35)的直径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灰库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9)的排水端通过输水管(391)与腔体连通,所述水泵(39)的进水端连通有进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