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页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337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装潢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带有一定装饰的一种门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多数的门在生产时,为了保证生产效率,会直接将整个门页完全做成一体后,再在门表面一体成型出特定的纹路,形成门页上的装饰。倘若用户仅仅是不喜欢某款门上的装饰,则会造成整个门的滞销、囤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快速组装形成具有特征装饰件的门页,以利于生产加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门页,包括有呈板状的门页主体,在门页主体的正面卡接有装饰门页的装饰件。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门页主体的正面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扣件;

    所述装饰件包括有第一装饰件,第一装饰件的背面固定设置有折弯段,扣件和折弯段相互卡合。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扣件依次包括有一体连接的第一平行段、连接段和第二平行段,第一平行段与所述凹槽底部平行并固定相连,第二平行段与凹槽底部平行,第二平行段与凹槽底部间有供所述第一装饰件的折弯段卡入的空隙。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折弯段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饰件背部靠近侧边的位置,折弯段的末端向第一装饰件的中心侧弯折,折弯段的末端与所述凹槽底部平行,折弯段的末端卡于所述第二平行段与凹槽底部间的空隙中。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装饰件的折弯段包括有分别设置于第一装饰件两侧的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分别从第一装饰件的两侧向背面延伸并向中心侧弯折;

    所述扣件包括有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分别设于所述凹槽底部靠近两侧的位置,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一折弯段相卡合,第二扣件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相卡合。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装饰件还包括有第二装饰件,第二装饰件的一侧卡接于所述凹槽内,第二装饰件的另一相对侧卡于所述门页的安装锁体的侧边。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二装饰件在靠近所述第一装饰件的一侧包括有一向后弯折的第三折弯段,第三折弯段的末端段与所述凹槽底部平行;

    凹槽底部在靠近第二装饰件的一侧还包括有固定设置的第三扣件,第三扣件与第三折弯段相互卡合。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二装饰件在远离所述第一装饰件的一侧还包括有一向后弯折的第四折弯段,所述门页主体在靠近第二装饰件的侧边上设有一凸起,第四折弯段与该凸起相互卡合。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装饰件的正面与所述门页主体的正面齐平;

    所述装饰件的顶端和/或底端与所述门页主体间为胶封粘接;

    或所述凹槽从门页主体的顶端一直延伸到门页主体的底端,所述凹槽被装饰件充满。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装饰件与凹槽底部间存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容置有柔性材质的垫片;

    或所述门页主体内填充有蜂窝铝和/或环氧树脂。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门页主体在靠近所述第二装饰件的侧边上设有锁体安装腔,门页主体上在与锁体安装腔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安装用铰接部。

    此外,还公开了一种门,该种门包括门框和如前所述的门页,门框与门页相适配,门页整体通过一门页侧边铰接于门框内,门框在相对于铰接侧的另一侧设有下沉式锁扣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门页,在门页的主体上卡接有装饰门页的装饰件,以使门页主体和装饰件可自由搭配、组合。如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先大批量生产门页主体(门页主体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工序复杂),然后再根据用户的需求生产特定的装饰件(装饰件一般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可随时加工、生产),并进行卡合组装以符合客户需求。或者是先大批量生产门页主体和一定量的多种类型的装饰件,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再进行卡合组装,以符合客户需求。考虑到门页主体制造相对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如此设计,将门页主体设计为通用型,装饰件设计为多样化,然后再另行卡接组装搭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也不会因为用户不喜欢某一款式而轻易造成门页主体、整个门的滞销、囤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一门的主视图;

    图2为一门的后视图;

    图3为与图2所对应的a-a截面图;

    图4为图3中左边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中部分结构配合示意图;

    图6为第一装饰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装饰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扣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10-门框、20-门页主体、21-蜂窝铝、22-凹槽、23-凸起、30-第一装饰件、31-第一折弯段、32-第二折弯段、40-第二装饰件、41-第三折弯段、42-第四折弯段、50-垫片、60-第三装饰件、71-第一扣件、72-第二扣件、73-第三扣件、74-第一平行段、75-连接段、76-第二平行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图1中的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页,包括有呈板状的门页主体20,在门页主体20的正面卡接有装饰门页的装饰件,以使门页主体20和装饰件可自由搭配、组合。如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先大批量生产门页主体20(门页主体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工序复杂),然后再根据用户的需求生产特定的装饰件(装饰件一般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可随时加工、生产),并进行卡合组装以符合客户需求。或者是先大批量生产门页主体20和一定量的多种类型的装饰件,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再进行卡合组装,以符合客户需求。考虑到门页主体20制造相对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如此设计,可将门页主体20设计为通用型,装饰件设计为多样化,然后再另行卡接组装搭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也不会因为用户不喜欢某一款式而轻易造成门页主体20、整个门的滞销、囤积。

    再结合图2-图6、图9,可在所述门页主体20的正面优选设置凹槽22,同时在凹槽22内固定设置扣件。此外,所述装饰件包括有第一装饰件30,第一装饰件30的背面固定设置有折弯段,扣件和折弯段相互卡合,即通过折弯段与扣件间的卡合来将第一装饰件30卡接于门页主体20的凹槽22内。同时,在门页的正面不会看到任何的连接结构,更为美观。

    再结合图9,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扣件依次包括有一体连接的第一平行段74、连接段75和第二平行段76,第一平行段74与所述凹槽22底部平行并固定相连,如点焊,第二平行段76与凹槽22底部平行,第二平行段76与凹槽22底部间有供所述第一装饰件30的折弯段卡入的空隙,如可从门页主体20的顶端将整个装饰件插入凹槽22并卡接。

    再结合图6、图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折弯段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饰件30背部靠近侧边的位置,折弯段的末端向第一装饰件30的中心侧弯折,折弯段的末端与所述凹槽22底部平行,折弯段的末端卡于所述第二平行段76与凹槽22底部间的空隙中,以此来实现与门页主体20的卡接。

    再结合图6,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件30的折弯段包括有分别设置于第一装饰件30左右两侧的第一折弯段31和第二折弯段32,第一折弯段31和第二折弯段32分别从第一装饰件30的两侧向背面延伸并向中心侧弯折。左右两侧折弯段的设置,使得卡接更为稳定,使得第一装饰件30不易沿着垂直于门页本体的方向分离。再结合图5,所述扣件包括有第一扣件71和第二扣件72,第一扣件71和第二扣件72分别设于所述凹槽22底部靠近两侧的位置,第一扣件71与所述第一折弯段31相卡合,第二扣件72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相卡合。如此,多个扣件与多个折弯段可完全配合并实现卡接。

    再结合图4,再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装饰件还包括有第二装饰件40,第二装饰件40的一侧卡接于所述凹槽22内,第二装饰件40的另一相对侧卡于所述门页的安装锁体的侧边,即第二装饰件40同样采用易于安装的卡接方式。从而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在门页主体20上搭配具有特定图案、色彩、纹路的第二装饰件40。

    再结合图5、图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饰件40在靠近所述第一装饰件30的一侧包括有一向后弯折的第三折弯段41,第三折弯段41的末端段与所述凹槽22底部平行,以便于与扣件相扣合。凹槽22底部在靠近第二装饰件40的一侧还包括有固定设置的第三扣件73,第三扣件73与第三折弯段41相互卡合。即凹槽22还同时起到了对第二装饰件40的部分卡合连接作用。

    再结合图5、图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装饰件40在远离所述第一装饰件30的一侧还包括有一向后弯折的第四折弯段42,所述门页主体20在靠近第二装饰件40的侧边上设有一凸起23,第四折弯段42与该凸起23相互卡合。即此处利用门页主体20的侧边设置凸起23来实现第二装饰件40一侧的卡接,而无需另外在门页主体20的正面设置扣件或其他卡接结构,充分利用了门页主体20的侧边。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装饰件的正面与所述门页主体20的正面齐平。所述装饰件的顶端和/或底端与所述门页主体20间为胶封粘接,即在端部进行胶封,防止异物进入,同时也可在卡合后进一步对装饰件进行固定。此外,所述凹槽22从门页主体20的顶端向下延伸,甚至可优选一直延伸到门页主体20的底端,且凹槽22被装饰件充满,从而更具有整体感,融合感。

    再结合图4、图8,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件30与凹槽22底部间存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容置有柔性材质的垫片50,如木质的、塑料的或者硅胶等等皆可。增加垫片50可防止在外力轻易使得装饰件内凹。此外,所述门页主体20内填充有蜂窝铝21和/或环氧树脂,从而使得门页拥有更好的隔音、隔热效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门页主体20在靠近所述第二装饰件40的侧边上设有锁体安装腔,用于安装门锁,且该侧边上也可以设置第三装饰件60。门页主体20上在与锁体安装腔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安装用铰接部,用于安装时与门框10铰接,即门页一侧装锁另一侧铰接门框10。

    最后,结合图1、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门,该种门包括门框10和如前所述的门页,门框10与门页相适配,门页整体通过一门页侧边铰接于门框10内,门框10在相对于铰接侧的另一侧设有下沉式锁扣板。该种门可根据用户需求,安装搭配不同类型的装饰件。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第一、第二……只代表其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它们的重要程度和位置有什么不同。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门页,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板状的门页主体,在门页主体的正面卡接有装饰门页的装饰件;所述门页主体的正面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扣件;

    所述装饰件包括有第一装饰件,第一装饰件的背面固定设置有折弯段,扣件和折弯段相互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页,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依次包括有一体连接的第一平行段、连接段和第二平行段,第一平行段与所述凹槽底部平行并固定相连,第二平行段与凹槽底部平行,第二平行段与凹槽底部间有供所述第一装饰件的折弯段卡入的空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页,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饰件背部靠近侧边的位置,折弯段的末端向第一装饰件的中心侧弯折,折弯段的末端与所述凹槽底部平行,折弯段的末端卡于所述第二平行段与凹槽底部间的空隙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件的折弯段包括有分别设置于第一装饰件两侧的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分别从第一装饰件的两侧向背面延伸并向中心侧弯折;

    所述扣件包括有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分别设于所述凹槽底部靠近两侧的位置,第一扣件与所述第一折弯段相卡合,第二扣件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相卡合。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门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还包括有第二装饰件,第二装饰件的一侧卡接于所述凹槽内,第二装饰件的另一相对侧卡于所述门页的安装锁体的侧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饰件在靠近所述第一装饰件的一侧包括有一向后弯折的第三折弯段,第三折弯段的末端段与所述凹槽底部平行;

    凹槽底部在靠近第二装饰件的一侧还包括有固定设置的第三扣件,第三扣件与第三折弯段相互卡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饰件在远离所述第一装饰件的一侧还包括有一向后弯折的第四折弯段,所述门页主体在靠近第二装饰件的侧边上设有一凸起,第四折弯段与该凸起相互卡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件的正面与所述门页主体的正面齐平;

    所述装饰件的顶端和/或底端与所述门页主体间为胶封粘接;

    或所述凹槽从门页主体的顶端一直延伸到门页主体的底端,所述凹槽被装饰件充满。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门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件与凹槽底部间存有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容置有柔性材质的垫片;

    或所述门页主体内填充有蜂窝铝和/或环氧树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页,涉及家具装潢技术领域,包括有呈板状的门页主体,在门页主体的正面卡接有装饰门页的装饰件,以使门页主体和装饰件可自由搭配、组合。如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先大批量生产门页主体(门页主体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工序复杂),然后再根据用户的需求生产特定的装饰件(装饰件一般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可随时加工、生产),并进行卡合组装以符合客户需求。或者是先大批量生产门页主体和一定量的多种类型的装饰件,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再进行卡合组装,以符合客户需求。如此,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也不会因为用户不喜欢某一款式而轻易造成整个门的滞销、囤积。

    技术研发人员:赖哲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长恩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