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力配网设备,尤其是一种电力配网的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目前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电缆作为传输电力的媒介,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施工中经常需要对电缆进行放线操作,根据需要铺设的距离使用多长的电缆。
2、现有用于电力配网的放线装置不方便对电缆绕线辊子进行更换安装,也不便于固定电缆绕线辊子的位置,导致绕线辊子容易左右晃动,不利于放线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力配网的放线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电力配网的放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柱,所述底座顶部另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背向第一立柱一侧的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背向第二立柱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贯穿固定块另一侧,并与第二立柱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安装有连轴,所述连轴外围活动连接有工字形绕线滚筒,所述绕线滚筒朝向第一立柱的一侧的连轴外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绕线滚筒另一侧的连轴外围上活动安装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一端与第二立柱一侧固定连接。
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丝杆贯穿第二立柱后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底部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
5、作为优选,所述绕线滚筒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进行活动连接。
6、作为优选,所述底座顶部中心处安装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长度等于绕线滚筒的长度。
7、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顶部贯穿底座并与升降块螺纹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减震万向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配网的放线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电机和第一丝杆,能够带动第二立柱进行左右平移,从而使得第二立柱脱离连轴,从连轴上取出绕线滚筒,从而实现对电缆的绕线滚筒进行安装、拆卸和更换等操作;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能够将绕线滚筒的位置相对固定,使得绕线滚筒不易左右晃动,从而降低绕弦滚筒转动时对本装置的震动幅度,提高放线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1.一种电力配网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柱(2),所述底座(1)顶部另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二立柱(3),所述第二立柱(3)背向第一立柱(2)一侧的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背向第二立柱(3)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6),所述第一丝杆(6)贯穿固定块(4)另一侧,并与第二立柱(3)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3)之间安装有连轴(7),所述连轴(7)外围活动连接有工字形绕线滚筒(8),所述绕线滚筒(8)朝向第一立柱(2)的一侧的连轴(7)外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9),所述绕线滚筒(8)另一侧的连轴(7)外围上活动安装有第二限位块(10),所述第二限位块(10)一端与第二立柱(3)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网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6)贯穿第二立柱(3)后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11),所述第三限位块(11)底部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网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滚筒(8)与第一限位块(9)和第二限位块(10)均进行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网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中心处安装有升降块(12),所述升降块(12)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13),所述升降板(13)长度等于绕线滚筒(8)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网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15),所述第二丝杆(15)顶部贯穿底座(1)并与升降块(12)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网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安装有减震万向轮(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