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耐电弧、斥流体、耐高温、耐磨、可包裹纺织套筒及其构造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6-16  17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保护长形构件的纺织套筒,尤其涉及具有耐电弧、耐磨、耐热和斥流体特性的柔性可包裹纺织套筒。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在周向连续的管状纺织套筒中包含和保护诸如电线和线束之类的长形构件,以便为电缆、电线和软管提供保护。然而,这些套筒由于其具有固定的腔尺寸并且必须在要保护的长形构件上轴向滑动而通常难以围绕要保护的长形构件组装。此外,为了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所需保护,如耐电弧性、耐流体性、耐磨性、耐热性,已知的保护套筒通常具有多层,每一层都专门提供用于不同类型的保护。尽管上述多层套筒可以针对各种环境条件提供适当保护,但遗憾的是,它们体积庞大,具有厚的多层壁,每层中都提供有不同类型的纱,从而需要增加空间体积,而且它们往往相对较重并呈现低柔性。此外,在某些应用中,特别是在需要在穿过狭小的缠绕区域内铺设电缆、电线或软管的应用中,以及在有重量限制的应用中(例如在飞机和航空航天应用中),必须包括多层可能会造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包裹套筒,用于布设和保护长形构件免受电弧、暴露于磨损、包括高热和火灾的热条件、流体(水/燃料)侵入和其他环境条件例如污染的影响,并防止流体吸收到套筒的壁中。可包裹套筒具有壁,该壁包括交织层,该交织层具有内表面和相对的外表面,该内表面和外表面在相对边缘之间沿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在相对两端之间沿长度方向延伸。相对边缘构造成围绕中心纵向轴线包裹,以将长形构件界定在由内表面界定的腔内。交织层由彼此交织的纱线形成,其中,纱线中的至少一些包括耐热复丝和耐热单丝。壁还包括基于有机硅的涂层,该基于有机硅的涂层粘附到交织层的外表面,并且封闭构件沿着相对边缘中的一个固定。封闭构件具有粘附表面,该粘附表面构造用于粘附到壁的外表面,以保持壁的相对边缘处于彼此重叠的关系。

    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纱线可以包括大致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经纱和大致横向于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纬纱,经纱与纬纱编织在一起。

    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经纱可以完全由耐热复丝提供,并且纬纱可以提供成包括耐热单丝。

    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纬纱可以提供成包括耐热单丝和耐热复丝。

    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耐热复丝可以提供为间位芳香族聚酰胺(meta-aramid)。

    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耐热经向复丝可以提供成具有在约在100-3000dtex之间的纤度,并且耐热纬向复丝可以提供成具有约50-1000dtex之间的纤度。

    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耐热单丝可以提供成具有约0.1-0.5mm之间的直径。

    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耐热单丝可以提供为peek。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基于有机硅的涂层可以包括阻燃剂和热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

    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基于有机硅的涂层具有约0.1-3.0mm之间的厚度。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封闭构件可以提供为有机硅压敏胶。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有机硅压敏胶构造用于固定粘附到交织层的内表面和基于有机硅的涂层的外表面。

    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封闭构件可以包括有机硅合并胶带(amalgamatingtape)。

    1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封闭构件可以包括粘合到有机硅合并胶带的硅胶压敏胶。

    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构造可包裹套筒的方法,该套筒用于布设和保护长形构件免受电弧、暴露于磨损、热条件(包括高热和火灾)、流体(水/燃料)侵入和其他环境条件例如污染的影响,并防止流体吸收到可包裹套筒的壁中。该方法包括交织耐热纱线以形成可包裹壁的交织层,该壁具有在相对两端之间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相对边缘,相对边缘构造成围绕中心纵向轴线包裹,以将长形构件界定在封闭腔内。该方法还包括将基于有机硅的涂层粘合在交织层的外表面上。该方法还包括将封闭构件沿着相对边缘中的一个固定,并提供具有粘附表面的封闭构件,该粘附表面构造用于粘附到壁的外表面,以保持壁的相对边缘彼此重叠。

    1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还包括在机织过程、针织过程或编织过程中将纱线彼此交织。如果是机织,该方法可以还包括机织纱线,这些纱线包括大致平行于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经纱和大致横向于经纱延伸的纬纱,经纱完全提供为耐热复丝,纬纱包括耐热单丝。

    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还包括提供包括耐热单丝和耐热复丝两者的纬纱。

    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还包括提供具有约100-3000之间的纤度的经向复丝和提供具有约50-1000之间的纤度的纬向复丝。

    1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还包括提供具有约0.1-0.5mm之间的直径的纬向单丝。

    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还包括将经纱和纬纱机织成平纹机织图案、斜纹机织图案、方平组织或缎纹机织图案中的一种。

    2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还包括将纬向单丝和复丝以彼此交替的关系沿着壁的整个长度机织。

    2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还包括提供具有约0.1-3.0mm之间的厚度的基于有机硅的涂层。

    2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还包括提供包括阻燃剂和热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的基于有机硅的涂层。

    2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还包括提供包括有机硅压敏胶的封闭构件。

    2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还包括提供有机硅压敏胶,该有机硅压敏胶构造用于固定粘附到壁的内表面和壁的外表面。

    2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还包括提供包括有机硅合并胶带的封闭构件。

    2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还包括提供有机硅合并胶带,该有机硅合并胶带具有粘合到其上的有机硅压敏胶,有机硅压敏胶构造用于粘附到基于有机硅的涂层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布设和保护长形构件的纺织套筒,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纱线包括大致平行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经纱和大致横向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纬纱,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机织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经纱提供成完全由所述耐热复丝制成,并且所述纬纱提供成包括所述耐热单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纬纱提供成包括所述耐热复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耐热复丝提供为间位芳香族聚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耐热经向复丝提供成具有约为100-3000dtex之间的纤度,并且所述耐热纬向复丝提供成具有约为50-1000dtex之间的纤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耐热单丝提供成具有约0.1-0.5mm之间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耐热单丝提供为peek。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基于有机硅的涂层包括阻燃剂和热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有机硅的涂层具有约0.1-3.0mm之间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封闭构件是有机硅压敏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有机硅压敏胶构造用于固定粘附到所述壁的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封闭构件包括有机硅合并胶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纺织套筒,其中,所述封闭构件包括粘合到所述有机硅合并胶带的有机硅压敏胶。

    15.一种构造用于布设和保护长形构件免受电弧、暴露于高温和火灾、磨损和流体侵入的纺织套筒的方法,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机织过程中将纱线彼此交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机织所述纱线,所述纱线包括大致平行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延伸的完全由耐热复丝制成的经纱和大致横向于所述经纱延伸的包括单丝的纬纱。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单丝进行热定型,以在所述壁中施加热形成偏压,以保持所述相对边缘处于彼此重叠的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机织包括耐热复丝的所述纬纱。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还包括提供具有约100-3000dtex之间的纤度的耐热经向复丝和提供具有约50-1000dtex之间的纤度的耐热纬向复丝。


    技术总结
    一种可包裹的套筒具有壁,该壁包括交织层,该交织层提供内表面和相对外表面,该内表面和外表面在相对边缘之间沿宽度方向延伸并在相对两端之间沿长度方向延伸。相对边缘可围绕中心纵向轴线包裹,以将长形构件界定在由内表面界定的腔内。交织层由彼此交织的纱线形成,其中,纱线中的至少一些包括耐热复丝和耐热单丝。壁还包括粘附到交织层的外表面的基于有机硅的涂层和沿着相对边缘中的一个固定的封闭构件。封闭构件具有粘附表面,该粘附表面构造成保持壁的相对边缘处于彼此重叠的关系。

    技术研发人员:蒂博·勒苏尔,玛丽安·坎图什,艾米莉·西蒙斯,高天琪,卡米尔·芬内尔,亚历克西斯·赞比诺梅森,邱晓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辉门动力传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5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