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16  23


    本技术涉及无机房电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


    背景技术:

    1、无机房电梯省去了电梯机房的布置空间,因此其具有结构紧凑、节省空间,而且节能高效的优点。

    2、但是现有无机房电梯大多将牵引设备设置在井道高处,对井道顶部空间占用较大,以及存在影响驱动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其具有减少对井道顶部空间的使用和保障驱动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内侧通过轴承a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表面搭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设置有厢本体,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防护外壳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防护外壳和厢本体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防护外壳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厢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侧通过轴承d套接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搭接在滑槽内部。

    5、使用本技术方案的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时,通过驱动组件工作,能够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牵引绳移动,牵引绳的移动,能够带动厢本体升降,方便对厢本体进行控制,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能够对厢本体进行限制支撑,保障结构工作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设置滑轮和滑槽,能够对支撑架和厢本体进行限制限位支撑,进一步保障厢本体在工作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结构工作使用的安全性。

    6、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内侧通过轴承b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设置在第一转轮正上方,所述牵引绳搭接在第二转轮表面。

    7、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内侧通过轴承c套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轮,所述第三转轮设置在第二转轮正前方,所述牵引绳搭接在第三转轮表面。

    8、进一步地,所述滑轮和滑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防护外壳内侧,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内侧,所述连接杆表面套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在厢本体一侧。

    11、(三)有益效果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驱动组件工作,能够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牵引绳移动,牵引绳的移动,能够带动厢本体升降,方便对厢本体进行控制,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能够对厢本体进行限制支撑,保障结构工作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4、2、通过设置滑轮和滑槽,能够对支撑架和厢本体进行限制限位支撑,进一步保障厢本体在工作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结构工作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包括防护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内侧通过轴承a套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4),所述第一转轮(4)表面搭接有牵引绳(9),所述牵引绳(9)一端设置有厢本体(6),所述第一转轴(3)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5),所述从动齿轮(5)和防护外壳(1)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2),所述防护外壳(1)和厢本体(6)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10),所述防护外壳(1)内部开设有滑槽(13),所述厢本体(6)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内侧通过轴承d套接有支撑转轴(14),所述支撑转轴(14)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15),所述滑轮(15)搭接在滑槽(13)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内侧通过轴承b套接有第二转轴(7),所述第二转轴(7)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轮(8),所述第二转轮(8)设置在第一转轮(4)正上方,所述牵引绳(9)搭接在第二转轮(8)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内侧通过轴承c套接有第三转轴(11),所述第三转轴(11)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轮(12),所述第三转轮(12)设置在第二转轮(8)正前方,所述牵引绳(9)搭接在第三转轮(12)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5)和滑槽(1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组件(10)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01),所述驱动电机(201)设置在防护外壳(1)内侧,所述驱动电机(201)输出轴设置有主动齿轮(202),所述主动齿轮(202)与从动齿轮(5)之间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连接杆(101),所述连接杆(101)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1)内侧,所述连接杆(101)表面套接有连接套(102),所述连接套(102)固定连接在厢本体(6)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属于无机房电梯技术领域,其中,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内侧通过轴承A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表面搭接有牵引绳,其有益效果是,该背躺排驱动的低顶层无机房电梯,通过驱动组件工作,能够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牵引绳移动,牵引绳的移动,能够带动厢本体升降,方便对厢本体进行控制,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能够对厢本体进行限制支撑,保障结构工作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设置滑轮和滑槽,能够对支撑架和厢本体进行限制限位支撑,进一步保障厢本体在工作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结构工作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群,李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奥玛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9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5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