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15  24


    本技术涉及高支模混凝土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及交通运输网的快速延伸,各种大跨度或超高规模或复杂地理环境的市政桥梁、公路桥梁、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等工程随之而生,传统满堂支撑脚手架已不能满足特殊环境或特殊结构背景下的工程建设需要,比如v型结构桥墩顶箱梁高支模施工、崎岖山地超高大跨度盖梁高支模施工、城市主干道高架桥盖梁高支模施工等、超高大跨度建筑梁板高支模施工等。

    2、如何合理消除异型结构、山谷河间地理条件、城市复杂施工环境等情况,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是混凝土工程施工成败的关键,针对工程结构形式及现场施工条件、环境等因素,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干扰和降低工程投入成本,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包括脱模辅助工具,所述脱模辅助工具包括高支模混凝土工程用的第一脱模组件和第二脱模组件,所述第二脱模组件设置在第一脱模组件的顶部;

    3、所述第一脱模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基板,所述第一支撑基板的底部连接有支撑筒;

    4、所述第二脱模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基板,所述第二支撑基板的顶部连接有承重筒。

    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设计的脱模辅助工具主要由第一脱模组件和第二脱模组件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脱模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基板以及在第一支撑基板底部连接的支撑筒,该第二脱模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基板以及在第二支撑基板顶部连接的承重筒,首先,将承重筒安置在支撑桩等支撑面上,然后在承重筒的底部一侧加装的排砂阀,同时,在第二支撑基板与承重筒的四角之间焊接加劲板,可以有效的提升第二支撑基板与承重筒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6、本方案中的支撑筒封闭焊接有顶板,支撑筒与承重筒的高度相同,且支撑筒的外径略小于承重筒的内径,在施工前,需要在承重筒的内部注入砂砾层并进行铺平处理,然后将支撑筒安插连接在承重筒的内部,当施工完成后,模板支架系统会形成一个整体,当需要进行脱模处理时,通过打开承重筒底部一侧加装的排砂阀,该排砂阀可以将承重筒内注入的砂砾向外排出,此时插入在承重筒内部顶部的支撑筒会逐渐下降,由于支撑筒与上部模板系统相连接,整个顶部模板系统会随着支撑筒的下降而脱离,这一过程实现了整体模具的脱模处理,无需人工拆除。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筒的顶部还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采用与支撑筒相对应的同径圆形钢板焊接封堵,所述第一支撑基板采用扩大钢板居中焊接。

    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中的第一支撑基板采用扩大钢板居中焊接,这种结构设计在连接支撑筒和第一支撑基板时增加了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通过居中焊接的扩大钢板,还可以确保支撑筒与第一支撑基板之间连接处的结构坚固,有效地支撑底模系统。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其中:所述承重筒与第二支撑基板之间安装有若干组圆周阵列分布的加劲板,所述承重筒的一侧底部还设置有排砂阀。

    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中的加劲板安装在承重筒与第二支撑基板之间,形成若干组圆周阵列,这样的设计能够增加支撑筒和承重筒之间的连接点,提高整体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在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对于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11、本方案通过在承重筒一侧底部加装的排砂阀,这是为了在模板拆除时排出承重筒内的砂砾,通过打开排砂阀,可以逐渐排出承重筒内的砂砾,从而降低支撑筒的高度,实现底模系统的整体脱落,这一步骤对于脱模的高效性和自动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基板采用的是740*740*20mm规格的钢板,所述支撑筒采用的是540*300*20mm规格的无缝钢管,所述顶板采用的是540*20规格的圆形钢板。

    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中的支撑筒与承重筒的高度相同,且支撑筒的外径略小于承重筒的内径,可以将支撑筒套设插入在承重筒的内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基板采用的是800*800*20mm规格的钢板,所述承重筒采用的是600*300*20mm规格的无缝钢管,所述加劲板采用的是30*100*200mm规格的直角梯形钢板。

    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中的加劲板采用了30*100*200mm规格的直角梯形钢板,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承重筒与第二支撑基板之间的连接点的刚度,通过增加加劲板,可有效防止承重筒与第二支撑基板之间的变形,进一步确保了底模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其中:所述排砂阀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母固定焊接在承重筒的圆周外壁底部,所述螺母的内腔与承重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排砂阀所包括的螺栓和螺母为m32成品整套螺栓。

    1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方案中的排砂阀为m32成品整套螺栓,m32成品整套螺栓通常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密封性,这对于确保排砂阀在关闭状态下不会发生砂砾渗漏至关重要,从而保持支撑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9、1、本方案设计的脱模辅助工具主要由第一脱模组件和第二脱模组件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一脱模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基板以及在第一支撑基板底部连接的支撑筒,该第二脱模组件包括第二支撑基板以及在第二支撑基板7顶部连接的承重筒,首先,将承重筒安置在支撑桩等支撑面上,然后在承重筒的底部一侧加装的排砂阀,同时,在第二支撑基板与承重筒的四角之间焊接加劲板,可以有效的提升第二支撑基板与承重筒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20、2、本方案中的支撑筒封闭焊接有顶板,支撑筒与承重筒的高度相同,且支撑筒的外径略小于承重筒的内径,在施工前,需要在承重筒的内部注入砂砾层并进行铺平处理,然后将支撑筒安插连接在承重筒的内部,当施工完成后,模板支架系统会形成一个整体,当需要进行脱模处理时,通过打开承重筒底部一侧加装的排砂阀,该排砂阀可以将承重筒内注入的砂砾向外排出,此时插入在承重筒内部顶部的支撑筒会逐渐下降,由于支撑筒与上部模板系统相连接,整个顶部模板系统会随着支撑筒的下降而脱离,这一过程实现了整体模具的脱模处理,无需人工拆除。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包括脱模辅助工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辅助工具(1)包括高支模混凝土工程用的第一脱模组件(2)和第二脱模组件(3),所述第二脱模组件(3)设置在第一脱模组件(2)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5)的顶部还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采用与支撑筒(5)相对应的同径圆形钢板焊接封堵,所述第一支撑基板(4)采用扩大钢板居中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筒(8)与第二支撑基板(7)之间安装有若干组圆周阵列分布的加劲板(9),所述承重筒(8)的一侧底部还设置有排砂阀(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基板(4)采用的是740*740*20mm规格的钢板,所述支撑筒(5)采用的是540*300*20mm规格的无缝钢管,所述顶板(6)采用的是540*20规格的圆形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基板(7)采用的是800*800*20mm规格的钢板,所述承重筒(8)采用的是600*300*20mm规格的无缝钢管,所述加劲板(9)采用的是30*100*200mm规格的直角梯形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砂阀(10)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母固定焊接在承重筒(8)的圆周外壁底部,所述螺母的内腔与承重筒(8)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排砂阀(10)所包括的螺栓和螺母为m32成品整套螺栓。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支模混凝土工程便捷式底模脱模装置,涉及高支模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脱模辅助工具,脱模辅助工具包括高支模混凝土工程用的第一脱模组件和第二脱模组件,第二脱模组件设置在第一脱模组件的顶部,在施工前,需要在承重筒的内部注入砂砾层并进行铺平处理,然后将支撑筒安插连接在承重筒的内部,当施工完成后,模板支架系统会形成一个整体,当需要进行脱模处理时,通过打开承重筒底部一侧加装的排砂阀,该排砂阀可以将承重筒内注入的砂砾向外排出,该承重筒顶部连接的支撑筒会逐渐下降,由于支撑筒与上部模板系统相连接,整个顶部模板系统会随着支撑筒的下降而脱离,这一过程实现了整体模具的脱模处理,无需人工拆除。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鹏,李铁永,蒋浩江,段亚煜,王壮,张衡,陈志强,马伟峰,姚子文,冯盟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4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4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