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为一种酯换热器。
背景技术:
1、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2、现有的板式换热器主要是由前板、冷凝板、压板、螺杆和螺母组件,冷凝板置于前板和压板之间,螺杆连接前板和压板,螺母安装在螺杆上,螺母与压板接触,通过旋转螺母挤压压板将冷凝板固定在前板和压板之间,螺杆有多个,均匀分布在前板和压板的侧面,因此,在对压板进行固定时,需要分别对多个螺杆上的螺母进行分别旋转,需要一个一个的操作,效率极其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酯换热器,其中所述酯换热器包括框架总成、换热机构和固定机构,其中所述固定机构上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压板朝向所述换热机构移动,将所述换热机构固定在所述前面板上,能够快速的对换热机构进行固定,提高换热机构的拆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酯换热器,包括:
3、框架总成,所述框架总成包括前面板、上安装条、下安装条和后面板,所述上安装条和所述下安装条设置在所述前面板的侧壁上,所述上安装条在所述下安装条上端,所述后面板设置在所述上安装条和所述下安装条上远离所述前面板一端;
4、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框架总成相连接;
5、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分别与所述框架总成和所述换热机构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机构和第一压板,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后面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伸缩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远离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一端并与所述换热机构连接。
6、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所述前面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所述冷却水进口贯穿所述前面板的另一侧壁,所述前面板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支脚,所述支脚与地面接触。
7、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所述上安装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接触。
8、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所述下安装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接触。
9、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所述后面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贯穿所述后面板的另一侧壁。
10、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所述后面板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支脚,所述第二支脚与地面接触。
11、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所述换热机构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匹配的第一滑槽,所述换热机构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相匹配的第二滑槽。
12、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所述第一压板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相匹配。
13、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第二伸缩机构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二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板的侧壁边缘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伸缩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贯穿所述第一压板侧壁,所述第二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远离所述第二伸缩机构一端并与所述换热机构相接触,所述第二压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相匹配。
14、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还包括冷却水进水管,所述冷却水进水管与所述框架总成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包括弯管、第一过滤网、直管和旁管,所述弯管与所述冷却水进口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弯管的端部,所述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壁上,所述旁管设置在所述直管的圆周外侧壁上;
15、所述直管包括第一管道、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均开设在所述第一管道的圆周外侧壁上,所述第二安装孔在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上端;
16、所述旁管包括斜管、第二管道、堵头、侧管和第二过滤网,所述斜管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匹配,所述第二管道设置在所述斜管的端部,所述堵头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部,所述侧管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的圆周外侧壁上,所述侧管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匹配,所述第二过滤网设置在所述侧管的内腔。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酯换热器,通过固定机构上的第一伸缩机构驱动第一压板朝向换热机构移动,将换热机构固定在前面板上,能够快速的对换热机构进行固定,提高换热机构的拆装效率。
1.一种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10)的侧壁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111),所述冷却水进口(111)贯穿所述前面板(110)的另一侧壁,所述前面板(110)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支脚(112),所述支脚(112)与地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条(12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轨(121),所述第一滑轨(1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面板(110)和后面板(140)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条(13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滑轨(131),所述第二滑轨(1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面板(110)和后面板(140)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14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41),所述第一安装孔(141)贯穿所述后面板(140)的另一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面板(140)的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支脚(142),所述第二支脚(142)与地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200)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121)相匹配的第一滑槽(210),所述换热机构(200)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轨(131)相匹配的第二滑槽(2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320)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第三滑槽(321),所述第三滑槽(321)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121)和所述第二滑轨(131)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00)还包括第二伸缩机构(330)和第二压板(340),所述第二伸缩机构(330)设置在所述第一压板(320)的侧壁边缘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330)的伸缩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331),所述第二连接轴(331)贯穿所述第一压板(320)侧壁,所述第二压板(34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轴(331)上远离所述第二伸缩机构(330)一端并与所述换热机构(200)相接触,所述第二压板(340)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第四滑槽(341),所述第四滑槽(341)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121)和所述第二滑轨(131)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进水管(400),所述冷却水进水管(400)与所述框架总成(100)连接,所述冷却水进水管(400)包括弯管(410)、第一过滤网(420)、直管(430)和旁管(440),所述弯管(410)与所述冷却水进口(111)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420)设置在所述弯管(410)的端部,所述直管(430)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420)的侧壁上,所述旁管(440)设置在所述直管(430)的圆周外侧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