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窄带合流输送线。
背景技术:
1、窄带合流输送线的下料端通常偏置一侧,导致无法左右互换使用,存在局限性,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窄带合流输送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窄带合流输送线,该窄带合流输送线具有左右可互换,适用性强的特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窄带合流输送线,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可翻面的合流输送机;合流输送机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输送板和第二输送板,所述第一输送板的下料端具有第一坡面缺口,所述第二输送板的下料端具有与第一坡面缺口相配的第二坡面缺口,所述第一输送板和第二输送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合流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作间隔布置的皮带输送单元,皮带输送单元沿所述合流输送机的长度方向作直线延伸,相邻两所述皮带输送单元中靠近合流输送机短侧面的一皮带输送单元的长度小于靠近合流输送机长侧面的一皮带输送单元的长度;
3、所述皮带输送单元包括连接第一输送板和第二输送板的皮带输送侧架,皮带输送侧架上转动连接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从动带轮与所述主动带轮上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主动带轮上传动连接有控制其作转动的动力总成;
4、所述第一输送板上开设有供主动带轮部分露出的第一主动轮孔、供从动带轮部分露出的第一从动轮孔;所述第二输送板上开设有供主动带轮部分露出的第二主动轮孔、供从动带轮部分露出的第二从动轮孔。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包括底板以及设在底板上方的顶板,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连接有立柱,所述顶板上设有阶梯支撑柱,阶梯支撑柱包括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下定位柱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定位柱、另一端连接顶板,所述下定位柱的直径大于上定位柱的直径;
6、所述合流输送机上开设有与阶梯支撑柱一一匹配的定位孔,所述上定位柱适配插装在定位孔内。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主动轮孔和第一从动轮孔之间设有与第一输送板为一体的第一皮带托板。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主动轮孔和第二从动轮孔之间设有与第二输送板为一体的第二皮带托板。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有主动带轮呈同轴线设置。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减速机。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阶梯支撑柱呈矩形阵列布置在顶板上。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阶梯支撑柱呈二乘二矩形阵列布置在顶板上。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窄带合流输送线,通过对可与机架分离的合流输送机进行翻转,以此切换输送线的下料端朝向,从而达到左右互换使用的效果,适用性强,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1.一种窄带合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可翻面的合流输送机;合流输送机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输送板和第二输送板,所述第一输送板的下料端具有第一坡面缺口,所述第二输送板的下料端具有与第一坡面缺口相配的第二坡面缺口,所述第一输送板和第二输送板之间设有若干沿合流输送机的宽度方向作间隔布置的皮带输送单元,皮带输送单元沿所述合流输送机的长度方向作直线延伸,相邻两所述皮带输送单元中靠近合流输送机短侧面的一皮带输送单元的长度小于靠近合流输送机长侧面的一皮带输送单元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带合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底板以及设在底板上方的顶板,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连接有立柱,所述顶板上设有阶梯支撑柱,阶梯支撑柱包括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下定位柱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定位柱、另一端连接顶板,所述下定位柱的直径大于上定位柱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窄带合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轮孔和第一从动轮孔之间设有与第一输送板为一体的第一皮带托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窄带合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动轮孔和第二从动轮孔之间设有与第二输送板为一体的第二皮带托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带合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有主动带轮呈同轴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带合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和减速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窄带合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支撑柱呈矩形阵列布置在顶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窄带合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支撑柱呈二乘二矩形阵列布置在顶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