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13  27


    本技术涉及巡检机器人,具体为一种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梯保有量也同步迅速增长,电梯保有量和增长速度已连续多年位居首位,而电梯的安全,成为最重要的问题,因此会对电梯进行巡检及维修。

    2、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巡检机器人,这些巡检机器人设有检测头和升降机构,在巡检机器人对电梯进行巡检过程中,会通过升降机构将检测头上升至预定位置并进行对应的检测,然而,市面上传统的巡检机器人的升降机构控制检测头上升的高度有限,具体地,升降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和丝杆,检测头所升降的高度仅限于丝杆的长度,因此要想检测头上升的比较高,需要制定的丝杆比较长,但是这样会导致巡检机器人过于瘦长,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支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滑动板,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升降杆,与所述滑动板连接,以跟随所述滑动板同步滑动;连接片,用于与巡检机器人的检测头连接,滑动设置在所述升降杆中;其中,所述升降杆中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滑动板沿着所述支撑杆滑动时带动所述连接片在所述升降杆中滑动的牵引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内设有收容腔体,所述牵引结构设置在所述收容腔体内,其中所述升降杆的前侧壁沿所述升降杆的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收容腔体连通的第一滑槽,所述连接片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6、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的后侧壁沿所述升降杆的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收容腔体连通的第二滑槽,其中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设有卡置片,且所述卡置片的一端收容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结构包括:第一滑轨,沿所述收容腔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收容腔体的侧壁;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中;其中,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卡置片的一端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结构还包括:滑动件,与所述连接片的一端连接;第二滑轨,沿所述收容腔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收容腔体的底壁;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轨中,其中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收容腔体的顶部内;第一齿带,其一端穿过所述收容腔体的底壁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齿轮后并与所述滑动件连接;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收容腔体的底部内;第二齿带,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二齿轮后并与所述滑动件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收容腔体的顶部内设有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中,所述收容腔体的底部内设有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中。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或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有用于缓冲所述滑动件的缓冲件。

    11、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的一侧设置有形成第一夹槽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齿带的另一端收容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槽中,所述滑动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形成第二夹槽的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所述第二齿带的另一端收容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槽中。

    12、进一步的,还包括:丝杆,沿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中,其中所述滑动板延伸设有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延伸部;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丝杆连接,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所述丝杆转动。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支撑板上;滑动板,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上;升降杆,与滑动板连接,以跟随滑动板同步滑动;连接片,用于与巡检机器人的检测头连接,滑动设置在升降杆中;其中,升降杆中设置有用于在滑动板沿着支撑杆滑动时带动连接片在升降杆中滑动的牵引结构。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滑动板沿着支撑杆上升的同时,牵引结构继续带动与连接片连接的检测头沿着升降杆上升,使得检测头所上升的高度不再仅限于支撑杆的高度,不需要将巡检机器人设计为过于瘦长也能够让检测头上升至比较高的高度,稳定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内设有收容腔体,所述牵引结构设置在所述收容腔体内,其中所述升降杆的前侧壁沿所述升降杆的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收容腔体连通的第一滑槽,所述连接片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的后侧壁沿所述升降杆的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收容腔体连通的第二滑槽,其中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设有卡置片,且所述卡置片的一端收容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结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结构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体的顶部内设有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中,所述收容腔体的底部内设有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或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有用于缓冲所述滑动件的缓冲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一侧设置有形成第一夹槽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齿带的另一端收容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槽中,所述滑动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形成第二夹槽的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所述第二齿带的另一端收容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巡检机器人用的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支撑板上;滑动板,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上;升降杆,与滑动板连接,以跟随滑动板同步滑动;连接片,用于与巡检机器人的检测头连接,滑动设置在升降杆中;其中,升降杆中设置有用于在滑动板沿着支撑杆滑动时带动连接片在升降杆中滑动的牵引结构。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升降机构可以在滑动板沿着支撑杆上升的同时,牵引结构继续带动与连接片连接的检测头沿着升降杆上升,使得检测头所上升的高度不再仅限于支撑杆的高度,能够让检测头上升至比较高的高度,稳定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柳祎康,谈家豪,林勇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睿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9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3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