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轮毂加工,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1、汽车,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并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在轮毂螺纹孔加工过程中,时常需要用到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
2、在公开号为cn206550394u中公开的一种重型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虽然,通过滑块带动固定夹块滑动,将待加工的轮毂夹紧;通过限位孔和旋转台来调整打孔的位置,限位孔之间形成正五边形,可以保证打孔的位置准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于推广和成产应用的特点。
3、但是,该一种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具有以下的缺点:在轮毂螺纹孔加工过程中,不易对轮毂进行简易夹持,且不易在加工完成后对轮毂进行降温,导致加工人员易意外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用性较高,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结构较为简单的一种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轮毂螺纹孔加工过程中,不易对轮毂进行简易夹持,且不易在加工完成后对轮毂进行降温,导致加工人员易意外烫伤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顶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加工台的一侧贯穿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贯穿与夹持板的底部,所述加工台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吹风扇,所述凹槽的边缘处磁性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面的中部贯穿有吹风板。
3、可选的,所述正反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表面螺纹贯穿有定位栓。
4、可选的,所述加工台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栓相适配。
5、可选的,所述加工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电源端电性连接于吹风扇的一侧。
6、可选的,所述加工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增加防滑性的橡胶垫,所述加工台的内部为镂空。
7、可选的,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贴设有用于增加防滑性的软垫,所述夹持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滑动的滑块。
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通过正反螺纹杆、夹持板和凸块的设置,在加工人员对轮毂进行螺孔加工时,可将轮毂放置于加工台顶面的中部,其加工人员可拧动凸块带动正反螺纹杆带动夹持板向中间进行移动,其夹持板将轮毂进行夹持固定,从而起到了方便加工人员定位轮毂的作用。
10、2、该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通过吹风板、吹风扇和顶板的设置,在加工人员对轮毂进行螺纹孔加工时,可接通吹风扇电源,其吹风扇将风力输送至凹槽内部,继而风力沿着吹风板将风力输送至轮毂表面,从而起到了降温轮毂表面高温的作用。
1.一种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顶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夹持板(2),所述加工台(1)的一侧贯穿有正反螺纹杆(3),所述正反螺纹杆(3)表面的两侧均螺纹贯穿与夹持板(2)的底部,所述加工台(1)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吹风扇(4),所述凹槽的边缘处磁性连接有顶板(5),所述顶板(5)顶面的中部贯穿有吹风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螺纹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7),所述凸块(7)的表面螺纹贯穿有定位栓(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栓(8)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9),所述蓄电池(9)的电源端电性连接于吹风扇(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增加防滑性的橡胶垫,所述加工台(1)的内部为镂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轮毂螺孔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2)的一侧贴设有用于增加防滑性的软垫,所述夹持板(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滑动的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