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空调器的制冷循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便是压缩机,压缩机的正常运行能够确保空调器的正常工作。
2、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压缩机的润滑油与冷媒混合在一起,压缩机的润滑油会从压缩机的排气口带走,与冷媒一起进入到制冷循环系统中。
3、然而,进入制冷循环系统中的润滑油会增大冷凝器的热阻,润滑油从压缩机中流失,也会导致压缩机出现卡缸、烧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能够减少冷凝器的热阻,减少压缩机因缺油而导致的卡缸、烧毁的问题,延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3、压缩机,用于压缩冷媒,所述压缩机具有液口和气口;
4、冷凝器,用于将压缩后的所述冷媒冷凝放热;
5、回油装置,连通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用于从所述气口排出的冷媒中分离出润滑油并将所述润滑油输送回所述液口;
6、所述回油装置包括:
7、筒体;
8、隔板,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部并将所述筒体的内部分隔成上下连通的分离腔和储油腔,所述储油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
9、分离组件,设置于所述分离腔内,用于分离所述润滑油和冷媒;
10、进气管,连通所述气口与所述分离腔,用于将所述气口排出的冷媒通入到所述分离腔内;
11、排气管,连通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分离腔,用于将分离出所述润滑油的冷媒通入到所述冷凝器内;
12、出油管,连通所述出油口和所述液口,用于将所述储油腔内所述润滑油输送回所述液口;
13、油阀,设置于所述储油腔内,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出油口。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15、所述储油腔的底部位于所述出油口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面;
16、所述油阀包括彼此连接的浮球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与所述密封面彼此配合以关闭所述出油口。
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18、所述油阀还包括:
19、限位件,连接在所述密封件上并与所述浮球分别位于所述密封件的两侧;
20、所述出油管内具有与所述出油口连通的出油通道,所述限位件至少有一部分插设于所述出油通道内,使得在所述浮球浮起时,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出油通道形成配合,以限制所述油阀的运动路径。
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22、所述限位件呈管状,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限位件内部和外部的通孔,当所述出油口开启时,所述出油通道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
2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24、所述油阀还包括:
25、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密封件的一端的外表面上;
26、所述出油通道的壁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以限制所述浮球浮起的高度。
2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28、所述第一限位部为突出于所述限位件外周面的凸起;
29、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形成于所述出油通道的壁上的台阶部;
30、所述凸起与所述台阶部形成配合,以限制所述浮球浮起的高度。
3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32、所述分离组件包括:
33、分离环,设为多个,各所述分离环同轴并由内到外依次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各所述分离环彼此间隔设置且轴向为竖向,各所述分离环上具有第一通气孔;
34、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筒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分离环的外侧,以使通入到所述分离腔内的所述冷媒经所述分离环分离出所述润滑油。
3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36、所述分离组件包括:
37、分离挡板,设置在所述分离环上方,所述分离挡板上具有第二通气孔。
3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39、所述分离挡板盖设在所述分离环上,所述分离挡板形成开口向下的半球形腔室。
4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
41、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分离腔和所述储油腔通过所述连通孔相连通。
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压缩机和回油装置,回油装置包括筒体、隔板、油阀、进气管、排气管和出油管,从压缩机排出的混合了润滑油的冷媒经进气管进入到筒体内部,在筒体的分离腔中分离润滑油和冷媒,冷媒排气管排出,润滑油进入到筒体的储油腔,油阀开启时润滑油从出油口流出,再经出油管回到所述压缩机。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减少润滑油进入到制冷循环系统中,从而减少冷凝器的热阻,而润滑油也能够流回压缩机,能够减少压缩机因缺油而导致的卡缸、烧毁的问题,从而延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