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柜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6-11  39


    本发明涉及机柜,具体的说,涉及的是一种机柜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机房通过增加空调送风解决局部热点问题,但由于机房各个区域设备容量不同,设备功耗也不同,冷量不能合理分配,导致功耗小的区域温度低,功耗大的区域温度高,空调机组制冷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柜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通过设置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将冷量引导至服务器的发热元件附件,针对性地对发热源进行散热,实现了冷量的合理分配,提高空调机组的制冷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柜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导风管和若干第二导风管;

    3、所述第一导风管的进风口与供冷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导风管上设有若干出风口;

    4、每一所述第二导风管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的服务器附近,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导风管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出风口设于所述服务器的发热元件附近。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导风管包括导风支管和若干导风小管;

    6、所述每一所述第二导风管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的服务器附近,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导风管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出风口设于所述服务器的发热元件附近,包括:

    7、所述导风支管设置于所述服务器附近,所述导风支管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导风支管设有若干出风口;

    8、所述导风小管的进风口与所述导风支管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导风小管的出风口设于所述服务器的发热元件附件。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风支管和/或所述导风小管为可变径导风管;

    10、所述可变径导风管包括导风管道、至少一个挡风板、与所述挡风板对应的软质挡风组件;

    11、所述挡风板设于所述导风管道内部,所述挡风板的一端的上部设有第一滑轮,下部设有第二滑轮;所述挡风板的另一端的上部设有第三滑轮,下部设有第四滑轮;

    12、所述导风管道的进风口的上边框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轮对应的第一导轨,下边框设有与所述第二滑轮对应的第二导轨,所述导风管道远离所述导风管道的进风口的一端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三滑轮对应的第三导轨和与所述第四滑轮对应的第四导轨;其中,每一滑轮可沿送对应的导轨移动,以调节所述导风管道的进风量;

    13、所述软质挡风组件,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侧边框和所述挡风板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之间。

    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服务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有进风温度传感器和出风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导风支管的进风量根据所述进风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进风温度和所述出风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出风温度进行调节。

    1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导风管的进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进风口分别设有阀门。

    1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ai控制模块,所述ai控制模块,用于:

    17、获取所述服务器的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其中,所述服务器的出风温度通过根据所述服务器的进风温度、所述服务器的运行功率和所述服务器的内部排布情况预测得到;

    18、根据所述服务器的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计算所述服务器所需冷量;

    19、根据所述所需冷量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进风量。

    2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导风管设于所述机柜的前门框架内侧壁,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机柜内的服务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的高度与对应的服务器的高度相匹配。

    2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服务器的风扇为pwm智能温控散热风扇。

    2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供冷装置包括静压箱、主送风管和若干支送风管,每一所述支送风管各配置有风机;

    23、所述静压箱的进风口通过柔性风管与空调机组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静压箱的出风口与所述主送风管的进风口连通;

    24、所述主送风管设有若干出风口;

    25、所述支送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主送风管的出风口连通;

    26、所述主送风管的进风口和每一所述支送风管均设有阀门,所述主送风管内设有主送风温度传感器,每一所述支送风管内各设有分支送风温度传感器和/或风压传感器;

    27、其中,所述主送风管的进风口的阀门开度根据所述主送风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进行调节,每一所述支送风管内的阀门开度和风机转速根据所述分支送风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和/或所述风压传感器监测到的压力进行调节。

    2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主送风控制模块和分支送风控制模块;

    29、所述主送风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机组的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的温差偏离预设值时,调节所述空调机组的风机转速或者所述主送风管的阀门;

    30、所述分支送风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机柜的温度变化趋势调节所述支送风管的阀门开度或者所述支送风管对应的风机的转速。

    3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柜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机柜散热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32、获取所述服务器的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其中,所述服务器的出风温度通过根据所述服务器的进风温度、所述服务器的运行功率和所述服务器的内部排布情况预测得到;

    33、根据所述服务器的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计算所述服务器所需冷量;

    34、根据所述所需冷量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进风量。

    3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供冷装置包括静压箱、主送风管和若干支送风管,每一所述支送风管各配置有风机;所述静压箱的进风口通过柔性风管与空调机组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静压箱的出风口与所述主送风管的进风口连通;所述主送风管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支送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主送风管的出风口连通;所述主送风管的进风口和每一所述支送风管均设有阀门;

    36、在所述根据所述所需冷量控制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进风量之后,还包括:

    37、根据所述机柜的温度变化趋势调节所述支送风管的阀门开度或者所述支送风管对应的风机的转速;

    38、在所述空调机组的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的温差偏离预设值时,调节所述空调机组的风机转速或者所述主送风管的阀门。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机柜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机柜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导风管和若干第二导风管;所述第一导风管的进风口与供冷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导风管上设有若干出风口;每一所述第二导风管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的服务器附近,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导风管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出风口设于所述服务器的发热元件附近。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将冷量引导至服务器的发热元件附件,针对性地对发热源进行散热,实现了冷量的合理分配,提高空调机组的制冷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柜散热装置,设置于机柜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风管和若干第二导风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管包括导风支管和若干导风小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柜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支管和/或所述导风小管为可变径导风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有进风温度传感器和出风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导风支管的进风量根据所述进风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进风温度和所述出风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出风温度进行调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管的进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进风口分别设有阀门。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机柜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i控制模块,所述ai控制模块,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柜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管设于所述机柜的前门框架内侧壁,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机柜内的服务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的高度与对应的服务器的高度相匹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柜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的风扇为pwm智能温控散热风扇。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柜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装置包括静压箱、主送风管和若干支送风管,每一所述支送风管各配置有风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柜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送风控制模块和分支送风控制模块;

    11.一种机柜散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机柜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装置包括静压箱、主送风管和若干支送风管,每一所述支送风管各配置有风机;所述静压箱的进风口通过柔性风管与空调机组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静压箱的出风口与所述主送风管的进风口连通;所述主送风管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支送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主送风管的出风口连通;所述主送风管的进风口和每一所述支送风管均设有阀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柜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机柜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导风管和若干第二导风管;所述第一导风管的进风口与供冷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导风管上设有若干出风口;每一所述第二导风管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的服务器附近,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导风管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出风口设于所述服务器的发热元件附近。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导风管和第二导风管,将冷量引导至服务器的发热元件附件,针对性地对发热源进行散热,实现了冷量的合理分配,提高空调机组的制冷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孟德香,刘洪,王媛媛,刘海潮,陈博华,姜宇光,罗海亮,徐超,景传刚,陈为超,李印,赵云涛,师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2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