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家庭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技术2025-06-10  43


    本发明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留守家庭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仅通过用户通话行为提取返乡特征,其预测的精准性不够高。并且现有技术中对留守家庭的识别无相关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守家庭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仅针对用户通话行为提取返乡特征,其预测的精准性不够高。并且,现有技术中对留守家庭的识别无相关技术方案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留守家庭识别方法,所述留守家庭识别方法包括:

    3、基于本地用户的交往圈识别老幼家庭;

    4、通过异地务工群体识别模型识别异地务工人员,并判定所述异地务工人员的归属家庭;

    5、根据所述老幼家庭和所述异地务工人员的归属家庭识别留守家庭。

    6、可选地,所述通过异地务工群体识别模型识别异地务工人员,包括:

    7、基于预设时间内的用户历史行为构建数据宽表,所述数据宽表中包括通信域的通信行为信息、业务域的位置轨迹信息、管理域的家庭属性信息以及家庭域的家庭行为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8、从所述数据宽表中选取强相关特征和负向相关特征作为异地务工返乡模型的输入,并通过所述异地务工群体识别模型识别异地务工人员,所述异地务工群体识别模型基于决策树算法构建。

    9、可选地,所述留守家庭识别方法还包括:

    10、获取异地用户返乡触发的实时位置信令;

    11、根据所述实时位置信令更新所述异地务工群体识别模型。

    12、可选地,所述留守家庭识别方法还包括:

    13、获取本地家庭成员的重点业务办理信息,并查询所述重点业务办理信息对应的号码信息;

    14、根据异地务工人员号码和所述重点业务办理信息对应的号码信息识别留守家庭。

    15、可选地,所述判定所述异地务工人员的归属家庭,包括:

    16、获取所述异地务工人员的本地亲密交往圈;

    17、根据所述异地务工人员的本地常驻位置和所述本地亲密交往圈判定所述异地务工人员的归属家庭。

    18、可选地,所述基于本地用户的交往圈识别老幼家庭,包括:

    19、基于本地用户的交往圈构建家庭群组,并在所述家庭群组中添加位置属性;

    20、根据添加位置属性的家庭群组识别老幼家庭。

    21、可选地,所述留守家庭识别方法还包括:

    22、获取全网关系对,并根据所述全网关系对选择正样本和负样本;

    23、获取所述全网关系对之间的重要特征和次要特征;

    24、根据所述正样本、所述负样本、所述重要特征以及所述次要特征训练交往圈关系对识别模型;

    25、根据训练后交往圈关系对识别模型预测本地用户的交往圈。

    26、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留守家庭识别装置,所述留守家庭识别装置包括:

    27、老幼家庭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本地用户的交往圈识别老幼家庭;

    28、务工人员识别模块,用于通过异地务工群体识别模型识别异地务工人员,并判定所述异地务工人员的归属家庭;

    29、留守家庭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老幼家庭和所述异地务工人员的归属家庭识别留守家庭。

    3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留守家庭识别设备,所述留守家庭识别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留守家庭识别程序,所述留守家庭识别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留守家庭识别方法。

    31、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留守家庭识别程序,所述留守家庭识别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留守家庭识别方法。

    32、在本发明中,公开了基于本地用户的交往圈识别老幼家庭,通过异地务工群体识别模型识别异地务工人员,并判定异地务工人员的归属家庭,根据老幼家庭和异地务工人员的归属家庭识别留守家庭;由于本发明通过异地务工群体识别模型识别异地务工人员,并且根据留守家庭的家庭成员定义,依次进行老幼家庭识别,异地务工人员识别,最后关联异地务工人员与老幼家庭,识别出留守家庭,从而能够提高异地务工人员识别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实现留守家庭的识别。



    技术特征:

    1.一种留守家庭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守家庭识别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守家庭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异地务工群体识别模型识别异地务工人员,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守家庭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守家庭识别方法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守家庭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守家庭识别方法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留守家庭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所述异地务工人员的归属家庭,包括: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留守家庭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本地用户的交往圈识别老幼家庭,包括: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留守家庭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守家庭识别方法还包括:

    8.一种留守家庭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守家庭识别装置包括:

    9.一种留守家庭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留守家庭识别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留守家庭识别程序,所述留守家庭识别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留守家庭识别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留守家庭识别程序,所述留守家庭识别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留守家庭识别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留守家庭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本地用户的交往圈识别老幼家庭,通过异地务工群体识别模型识别异地务工人员,并判定异地务工人员的归属家庭,根据老幼家庭和异地务工人员的归属家庭识别留守家庭;由于本发明通过异地务工群体识别模型识别异地务工人员,并且根据留守家庭的家庭成员定义,依次进行老幼家庭识别,异地务工人员识别,最后关联异地务工人员与老幼家庭,识别出留守家庭,从而能够提高异地务工人员识别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实现留守家庭的识别。

    技术研发人员:周意,郑芳敏,李佐伟,王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2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