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网络功能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技术2025-06-10  42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具体涉及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网络功能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无源物联网的显著特征是:利用无源反向散射技术的传感器通过内部无线采集模块,将周围可利用的无线信号转化为可供自身工作的能量,同时利用反向散射技术手段实现目标节点的信息传递。反向散射技术是将需要发送的数据调制到输入的射频信号上实现数据传输。

    2、蜂窝网络具有良好的网络覆盖与优质的通信性能,随着蜂窝网络的不断优化革新,将蜂窝网络与无源物联网系统进行结合,可以充分发挥蜂窝网络优势,实现密集组网,抑制设备互干扰,增强运维管理能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升通信距离和传输可靠性,成为目前业内认可的无源物联网技术发展重要方向。

    3、蜂窝式无源系统有两类主要的潜在空口架构,一是蜂窝基站和标签直接通信,基站同时支持下行信号激励和上行数据接收,硬件部署成本低,适用于户外大规模部署场景;二是通过ue中继或其他中继来实现激励信号发送和/或反向散射信号接收,可满足区域无源标签定点激励,数据汇总、再加密、统一上报等需求。

    4、5g系统的漫游场景包括图1所示的本地分流(local breakout)和图2所示的归属路由(home routed)两种场景。当前业界针对无源物联网和蜂窝网络的融合的研究,还处于场景和需求研究阶段,蜂窝无源的架构和业务流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针对于漫游场景下的蜂窝无源架构、无源标签/设备在漫游场景下的注册管理以及无源业务在漫游场景下的业务流程业界还属于空白阶段。没有蜂窝无源漫游架构和流程的机制,无法在标签进行漫游时,提供相应的蜂窝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网络功能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无源标签在漫游场景下的标签管理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应用于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4、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针对无源标签的无源物联网指令;

    5、确定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网元;

    6、通过所述拜访地网元向所述无源标签转发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

    7、可选的,所述确定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网元,包括:

    8、根据预先保存的漫游标签登记信息,确定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网元,其中,所述漫游标签登记信息中包括无源标签的标签标识与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网元之间的对应关系。

    9、可选的,所述拜访地网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amf、ran、中继设备、标签读写器。

    10、可选的,还包括:

    11、接收所述拜访地网元发送的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是所述无源标签针对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

    12、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

    13、可选的,所述第一网元是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

    14、所述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包括:

    15、根据漫游标签信息,确定所述无源标签对应的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漫游标签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无源标签的标签标识、无源标签与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16、向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

    17、可选的,所述第一网元是管理所述无源标签的无源物联网服务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18、根据漫游标签信息,确定所述无源标签对应的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漫游标签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无源标签的标签标识、无源标签与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19、向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第一事件登记消息,所述第一事件登记消息用于请求登记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

    20、接收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的第一事件登记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事件登记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事件登记消息的响应消息。

    21、可选的,在接收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22、接收拜访地网元发送的无源标签的标签注册请求;

    23、根据所述标签注册请求携带的第一网络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网络是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

    24、向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所述标签注册请求;

    25、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的标签注册成功响应的情况下,保存所述无源标签的漫游标签登记信息,并通过所述拜访地网元向所述无源标签转发所述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其中,所述无源标签的漫游标签登记信息包括所述无源标签的标签标识、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网元之间的对应关系。

    26、可选的,根据所述标签注册请求携带的第一网络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

    27、获取所述标签注册请求携带的第一网络的信息;

    28、在所述第一网络不同于所述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属的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

    29、可选的,所述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事件订阅信息、标签签约信息、策略信息。

    3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31、接收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的针对无源标签的无源物联网指令;

    32、根据标签登记信息,确定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其中,所述标签登记信息包括无源标签的标签标识与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

    33、向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

    34、可选的,还包括:

    35、接收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的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是所述无源标签针对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

    36、向所述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

    37、可选的,在接收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8、接收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的无源标签的标签注册请求;

    39、在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注册所述无源标签,并在所述无源标签注册成功的情况下,保存所述无源标签的标签登记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其中,所述标签登记信息包括无源标签的标签标识与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40、可选的,在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注册所述无源标签,包括:

    41、向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中的统一数据管理udm功能发送所述无源标签的标签注册请求;

    42、在接收到所述udm功能发送的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后,确定所述无源标签注册成功。

    4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44、接收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的第一事件登记消息,所述第一事件登记消息用于请求登记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消息,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消息是所述无源标签发送的响应消息;

    45、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登记消息,执行业务管理维护,并向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第一事件登记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事件登记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事件登记消息的响应消息。

    46、可选的,在接收所述第一事件登记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47、接收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的无源标签的标签注册请求;

    48、在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注册所述无源标签,并在所述无源标签注册成功的情况下,保存所述无源标签的标签登记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其中,所述标签登记信息包括无源标签的标签标识与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49、可选的,在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注册所述无源标签,包括:

    50、向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中的统一数据管理udm功能发送所述无源标签的标签注册请求;

    51、在接收到所述udm功能发送的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后,确定所述无源标签注册成功。

    52、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应用于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53、接收拜访地网元发送的无源标签的标签注册请求,所述拜访地网元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网元;

    54、根据所述标签注册请求携带的第一网络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网络是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

    55、向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所述标签注册请求;

    56、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的标签注册成功响应的情况下,建立所述无源标签的漫游标签登记信息,并通过所述拜访地网元向所述无源标签转发所述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其中,所述无源标签的漫游标签登记信息包括所述无源标签的标签标识、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网元之间的对应关系。

    57、可选的,所述拜访地网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amf、ran、中继设备、标签读写器。

    58、可选的,根据所述标签注册请求携带的第一网络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

    59、获取所述标签注册请求携带的第一网络的信息;

    60、在所述第一网络不同于所述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属的第二网络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

    61、可选的,所述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事件订阅信息、标签签约信息、策略信息。

    62、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63、接收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的无源标签的标签注册请求,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

    64、在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注册所述无源标签,并在所述无源标签注册成功的情况下,保存所述无源标签的标签登记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其中,所述标签登记信息包括无源标签的标签标识与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65、可选的,在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注册所述无源标签,包括:

    66、向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中的统一数据管理udm功能发送所述无源标签的标签注册请求;

    67、在接收到所述udm功能发送的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后,确定所述无源标签注册成功。

    68、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69、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针对无源标签的无源物联网指令;

    70、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网元;

    71、所述收发机,还用于通过所述拜访地网元向所述无源标签转发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

    72、第七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73、第八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74、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的针对无源标签的无源物联网指令;

    75、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标签登记信息,确定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其中,所述标签登记信息包括无源标签的标签标识与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

    76、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

    77、第九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78、第十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79、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的第一事件登记消息,所述第一事件登记消息用于请求登记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消息,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响应消息是所述无源标签发送的响应消息;

    80、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事件登记消息,执行业务管理维护,并向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第一事件登记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事件登记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事件登记消息的响应消息。

    81、第十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82、第十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83、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拜访地网元发送的无源标签的标签注册请求,所述拜访地网元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网元;

    84、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标签注册请求携带的第一网络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网络是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

    85、所述收发机,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所述标签注册请求;

    86、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的标签注册成功响应的情况下,建立所述无源标签的漫游标签登记信息,并通过所述拜访地网元向所述无源标签转发所述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其中,所述无源标签的漫游标签登记信息包括所述无源标签的标签标识、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网元之间的对应关系。

    87、第十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四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88、第十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89、所述收发机,用于接收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的无源标签的标签注册请求,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

    90、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注册所述无源标签,并在所述无源标签注册成功的情况下,保存所述无源标签的标签登记信息,并向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发送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其中,所述标签登记信息包括无源标签的标签标识与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91、第十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五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2、第十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网络功能及存储介质,实现了无源标签在漫游场景下的业务流程和注册流程,解决了无源标签在漫游场景下的标签管理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注册所述无源标签,包括:

    5.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事件登记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注册所述无源标签,包括:

    8.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网元,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拜访地网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无线接入网ran、中继设备、标签读写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是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是管理所述无源标签的无源物联网服务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标签注册请求携带的第一网络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事件订阅信息、标签签约信息、策略信息。

    17.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网络注册所述无源标签,包括:

    19.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拜访地网元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无线接入网ran、中继设备、标签读写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标签注册请求携带的第一网络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中的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注册成功响应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事件订阅信息、标签签约信息、策略信息。

    23.一种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24.一种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5.一种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26.一种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7.一种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28.一种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9.一种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30.一种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归属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1.一种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机和处理器,其中,

    32.一种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网络功能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在应用于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所述第二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是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蜂窝无源管理功能时,包括: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针对无源标签的无源物联网指令;确定服务于所述无源标签的拜访地网元;通过所述拜访地网元向所述无源标签转发所述无源物联网指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源标签的管理方法、网络功能及存储介质,实现了无源标签在漫游场景下的业务流程和注册流程,解决了无源标签在漫游场景下的标签管理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韦安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2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