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具体是一种三臂拱锚台车。
背景技术:
1、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完凿岩爆破之后,需要对隧道进行防护支撑,从而防止隧道墙面坍塌,或者碎石下坠造成人员伤亡。当前所用到的支撑结构主要为拱架以及锚杆,而这需要用到两种不同的设备依次进场,分别进行工作,同时也需要大量人员进行施工,大大耽误了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供一种三臂拱锚台车,将凿岩、安装篮、抓手等功能模块进行集成,实现了一种设备能够同时满足凿岩、装药、立拱、打锚杆等多种应用需求,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当前隧道施工中进行防护支撑设备功能单一性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臂拱锚台车,包括工程底盘、曲臂总成与两组侧臂总成;
3、所述曲臂总成转动连接在所述工程底盘上,两所述侧臂总成滑动连接在所述工程底盘上且分别位于所述曲臂总成两侧;
4、所述曲臂总成的执行末端转动连接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的两端分别设有凿岩机构与抓手机构,所述凿岩机构与所述抓手机构中的一个朝向所述曲臂总成的前方作业时,另一个收纳至所述曲臂总成侧部相邻的位置;
5、所述侧臂总成的执行末端设有工作平台总成。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曲臂总成包括依次铰接的转塔、曲臂与大臂,所述转塔转动连接在所述工程底盘上,所述回转机构设在所述大臂的末端;
7、所述曲臂包括筋板以及相互对称的两块侧板,所述筋板固定连接在两所述侧板之间;
8、所述侧板上具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凸起以及向下延伸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大臂之间铰接有大臂俯仰驱动,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转塔之间铰接有曲臂俯仰驱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
10、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大臂,所述第三板体朝向所述转塔,所述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均设在所述第一板体上;
11、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三板体均厚于所述第二板体。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筋板的顶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弯折板体、第二弯折板体与第三弯折板体;
13、所述第一弯折板体朝向所述大臂,所述第三弯折板体朝向所述转塔,且所述第二弯折板体厚于所述第一弯折板体与所述第三弯折板体。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塔底部偏心固定设有铰接座,且所述铰接座位于所述工程底盘内部或下方;
15、所述铰接座上设有向远离所述转塔中心方向延伸的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与所述工程底盘之间铰接有曲臂回转驱动。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铰接座包括连接单元与支撑组件;
17、所述连接单元偏心连接在所述转塔的底部;
18、所述支撑组件为空心箱体结构,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单元相连,所述连接耳板设在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二端。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空心套筒;
20、当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以上所述空心套筒时,各所述空心套筒并排连接在所述连接单元上,此时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封板与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分别与各所述空心套筒的第一侧、所述连接单元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封板分别与各所述空心套筒的第二侧、所述连接单元、所述连接耳板固定相连。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曲臂总成上设有阻挡块,所述回转机构上设有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
22、当所述凿岩机构朝向所述曲臂总成的前方作业时,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所述阻挡块的顶端;
23、当所述抓手机构朝向所述曲臂总成的前方作业时,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阻挡块的底端。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回转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曲臂总成执行末端的侧部;
25、所述回转机构的转轴与所述曲臂总成执行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回转机构的转轴与所述回转机构端部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所述凿岩机构、所述抓手机构在朝向所述曲臂总成的前方作业时均凸出所述曲臂总成的执行末端。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侧臂总成通过滑移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工程底盘上,且所述侧臂总成在所述滑移组件上具有俯仰和/或摇摆的行程。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28、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程底盘上设置两组可单独滑移的侧臂总成,以及可单独回转的曲臂总成,使得三臂拱锚台车在作业过程能够更加灵活、方便的操作;
29、2.本实用新型中的三臂拱锚台车能够同时满足凿岩、装药、立拱、打锚杆等多种应用需求,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当前隧道施工中进行防护支撑设备功能单一性问题;
30、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曲臂总成的执行末端设置回转机构,使得抓手机构和凿岩机构可以方便地进行切换,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体积较大、切换装置结构复杂的拱锚臂,结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
31、4.本实用新型在优选方案中将曲臂总成上大臂俯仰驱动和曲臂俯仰驱动的铰接点与曲臂的侧板一体化设计,可有效地减小曲臂和大臂之间以及曲臂与工程底盘之间的收车缝隙,从而达到降低台车整机高度的目的,有效地解决因整机高度超高而导致台车运输困难或施工困难的问题;
32、5.本实用新型在优选方案中将曲臂总成上曲臂的侧板采用厚板-薄板-厚板的钢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曲臂结构的整体强度,降低曲臂总成重量;
33、6.本实用新型在优选方案中将曲臂总成上曲臂的筋板采用薄板-厚板-薄板的结构设计,从而进一步提升曲臂结构的整体强度,优化了产品重量;
34、7.本实用新型在优选方案中在曲臂总成上转塔的底部偏心连接铰接座,从而使得铰接座具有较长力臂的前提下,保持较短的连接耳板,从而避免连接耳板在回转驱动的过程中因受力过大而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使铰接座具有更为紧凑的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在工程底盘内部或下发留出更多空间进行其他结构的布置;
35、8.本实用新型在优选方案中通过在曲臂总成上设置阻挡块以及在回转机构上设置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使得回转机构在回转过程中能够精确的将凿岩机构或抓手机构部朝向曲臂总成的前方,从而实现抓手机构和凿岩机构的精确回转切换,无需通过操作手人眼判断,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因减速机突然故障失效造成的曲臂总成失控摆动。
1.一种三臂拱锚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工程底盘、曲臂总成与两组侧臂总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臂拱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总成包括依次铰接的转塔、曲臂与大臂,所述转塔转动连接在所述工程底盘上,所述回转机构设在所述大臂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臂拱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与第三板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臂拱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的顶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弯折板体、第二弯折板体与第三弯折板体;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三臂拱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塔底部偏心固定设有铰接座,且所述铰接座位于所述工程底盘内部或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臂拱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包括连接单元与支撑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臂拱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空心套筒;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三臂拱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总成上设有阻挡块,所述回转机构上设有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三臂拱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曲臂总成执行末端的侧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三臂拱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臂总成通过滑移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工程底盘上,且所述侧臂总成在所述滑移组件上具有俯仰和/或摆动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