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涉及于玩具车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一类玩具车的驱动装置在前进或后退的过程中,若碰触到障碍物,则能够移动输出轴,使输出轴与不同的中间齿轮啮合,从而改变旋转方向,使得玩具车可以调整方向并持续移动,直到发条能量耗尽,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778604u提供的塑胶牙箱、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871521u提供的可转向玩具车等。然而此类玩具车的驱动装置需要碰触到障碍物才可实现转向,无法自动转向,游戏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玩具车驱动装置无法实现自动转向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发条齿和车轴齿,所述发条齿连接发条,所述车轴齿连接车轮,还包括分别传动连接在所述发条齿和所述车轴齿之间的第一齿链和第二齿链、与所述发条齿固定的转轮、与所述转轮单向啮合的偏心轮、和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滑板,其中
3、所述第一齿链的齿轮数量为单数且具有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移动齿,所述第二齿链的齿轮数量为双数且具有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移动齿,所述滑板受所述偏心轮推动进行直线往复移动,所述滑板单向移动可带动所述第一移动齿和/或所述第二移动齿移动,使所述第一齿链或所述第二齿链传动连接所述发条齿和所述车轴齿。
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移动齿和所述第二移动齿分别受所述发条齿的驱动移动且与所述车轴齿可啮合地连接,所述滑板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在所述滑板向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一移动齿移动至与所述车轴齿啮合或分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在所述滑板向第二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移动齿移动至与所述车轴齿啮合或分离。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可移动连接有所述第一移动齿,所述第一滑孔和所述第二滑孔随所述滑板的移动至少部分显现在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第二滑孔内可移动连接有所述第二移动齿,所述第一滑孔和所述第二滑孔具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延伸方向。
6、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变速齿组,所述变速齿组包括分别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双联齿和第二双联齿,所述第一双联齿的大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链和所述第二齿链啮合,所述第一双联齿的小齿轮与所述第二双联齿的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双联齿的小齿轮与所述发条齿啮合。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变速齿组还包括变速齿轮,所述变速齿轮和所述第二双联齿分别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变速齿轮与所述第一双联齿的大齿轮啮合并随所述第一双联齿转动移动至与所述发条齿啮合或分离的位置,所述第二双联齿随所述发条齿转动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双联齿啮合或分离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双联齿和所述发条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双联齿或所述变速齿轮实现啮合传动。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发条齿包括齿数不同的两个大小齿轮,所述发条齿的小齿轮与所述变速齿轮可啮合地连接,所述发条齿的大齿轮与所述第二双联齿的小齿轮啮合。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双联齿的大齿轮齿数多于所述变速齿轮齿数,所述第二双联齿的大齿轮齿数多于所述第一双联齿的小齿轮齿数,所述发条齿的大齿轮齿数多于所述第二双联齿的小齿轮齿数。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侧壁相对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滑扣板,所述两个滑扣板之间可移动连接有所述滑板。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偏心轮包括轮体和偏心块,所述轮体的一侧设有内齿圈,所述轮体的另一侧偏心位置设有所述偏心块,所述内齿圈与所述转轮单向啮合,所述偏心块转动配合在所述滑板内以转动推动所述滑板往复移动。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轮上可弹性移动地延伸有至少一个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内齿圈单向齿合。
13、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的功效简要说明如下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在驱动车轮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步驱动偏心轮转动以推动滑板进行直线往复移动,当滑板向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齿链能够移动至传动连接发条齿和车轴齿的位置,当滑板向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二齿链能够移动至传动连接发条齿和车轴齿的位置,由于第一齿链的齿轮数量为单数,第二齿链的齿轮数量为双数,因此能够改变车轴齿的转动方向,从而实现玩具车自动往复移动。即所述驱动装置采用滑板与可动齿轮的移动配合,能够在驱动车轮转动的过程中实现自动转向,直至发条能量耗尽,游戏效果好。
1.一种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发条齿和车轴齿,所述发条齿连接发条,所述车轴齿连接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传动连接在所述发条齿和所述车轴齿之间的第一齿链和第二齿链、与所述发条齿固定的转轮、与所述转轮单向啮合的偏心轮、和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滑板,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齿和所述第二移动齿分别受所述发条齿的驱动移动且与所述车轴齿可啮合地连接,所述滑板上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在所述滑板向第一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一移动齿移动至与所述车轴齿啮合或分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在所述滑板向第二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二移动齿移动至与所述车轴齿啮合或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和所述第二滑孔随所述滑板的移动至少部分显现在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第一滑孔内可移动连接有所述第一移动齿,所述第二滑孔内可移动连接有所述第二移动齿,所述第一滑孔和所述第二滑孔具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延伸方向。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速齿组,所述变速齿组包括分别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双联齿和第二双联齿,所述第一双联齿的大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链和所述第二齿链啮合,所述第一双联齿的小齿轮与所述第二双联齿的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双联齿的小齿轮与所述发条齿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齿组还包括变速齿轮,所述变速齿轮和所述第二双联齿分别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变速齿轮与所述第一双联齿的大齿轮啮合并随所述第一双联齿转动移动至与所述发条齿啮合或分离的位置,所述第二双联齿随所述发条齿转动移动至与所述第一双联齿啮合或分离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双联齿和所述发条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双联齿或所述变速齿轮实现啮合传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条齿包括齿数不同的两个大小齿轮,所述发条齿的小齿轮与所述变速齿轮可啮合地连接,所述发条齿的大齿轮与所述第二双联齿的小齿轮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联齿的大齿轮齿数多于所述变速齿轮齿数,所述第二双联齿的大齿轮齿数多于所述第一双联齿的小齿轮齿数,所述发条齿的大齿轮齿数多于所述第二双联齿的小齿轮齿数。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相对的两边分别设置有一滑扣板,所述两个滑扣板之间可移动连接有所述滑板。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包括轮体和偏心块,所述轮体的一侧设有内齿圈,所述轮体的另一侧偏心位置设有所述偏心块,所述内齿圈与所述转轮单向啮合,所述偏心块转动配合在所述滑板内以转动推动所述滑板往复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自动往返的玩具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上可弹性移动地延伸有至少一个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内齿圈单向齿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