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07  71


    本技术涉及体育运动器械,具体为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


    背景技术:

    1、滑雪运动是运动员把滑雪板装在靴底上在雪地上进行速度、跳跃和滑降的竞赛运动。高山滑雪由滑降,小回转和大回转组成。高山滑雪混合项目,由上述三个项目组成。人们成站立姿态,手持滑雪杖、足踏滑雪板在雪面上滑行的运动,现有的滑雪模拟训练器不具有对人身进行保护的结构,当使用滑雪模拟训练器时,一旦训练摆动幅度较大时,使得训练人员容易向倾斜角度较大的一侧倾倒,从而导致训练人员造成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滑雪模拟训练器不具有对人身进行保护的结构,当使用滑雪模拟训练器时,一旦训练摆动幅度较大时,使得训练人员容易向倾斜角度较大的一侧倾倒,从而导致训练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包括用于滑雪训练的底座和滑板,所述滑板滑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后端上固定安装有显示支架;

    3、导轨,所述导轨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底座前后两端上,两组所述导轨处于滑板前后两侧;

    4、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第一滑套活动套接在两组导轨上;

    5、滚珠,所述滚珠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滚珠活动安装在四组第一滑套内壁上,多组所述滚珠与两组导轨外壁贴合;

    6、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活动安装在滑板和四组第一滑套上,所述防护组件用于训练人员在滑板上滑动时进行防护,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四组螺套,四组所述螺套活动套接在四组第一滑套上端,四组所述螺套内插设有两组防护架,两组所述防护架相对的一侧上焊接安装有四组支撑架,四组所述支撑架与滑板左右两端连接,所述滑板左右两端与四组支撑架连接处插设有四组螺栓,两组所述防护架内均安装有多组防护布。

    7、优选的,多组所述防护布为弹性布条材质制成,多组所述防护布之间为等距设置。

    8、优选的,两组所述防护架成倒八字形设置,两组所述防护架上端的宽度大于下端的宽度。

    9、优选的,两组所述防护架上端后侧外壁均设置有螺纹,两组所述防护架后端上均套接有第二滑套,两组所述第二滑套上均转动安装有螺钮,两组所述第二滑套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握把,两组所述握把呈正八字形设置。

    10、优选的,两组所述握把上均套接有防滑套,两组所述防滑套为海绵材质制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两组防护架通过两组支撑架和四组螺套分别与滑板和四组第一滑套固定连接,使得训练人员在滑板上进行滑雪训练摆动幅度较大发生倾倒时,通过两组防护架和多组防护布对训练人员进行保护,避免训练人员倾倒而发生受伤的情况,提高对训练人员的保护,并且进行滑雪训练时,训练人员通过握在两组握把上,从而进行模拟滑雪杖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包括用于滑雪训练的底座(1)和滑板(2),所述滑板(2)滑动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后端上固定安装有显示支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防护布(10)为弹性布条材质制成,多组所述防护布(10)之间为等距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防护架(7)成倒八字形设置,两组所述防护架(7)上端的宽度大于下端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防护架(7)上端后侧外壁均设置有螺纹(12),两组所述防护架(7)后端上均套接有第二滑套(13),两组所述第二滑套(13)上均转动安装有螺钮(14),两组所述第二滑套(13)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握把(15),两组所述握把(15)呈正八字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握把(15)上均套接有防滑套(16),两组所述防滑套(16)为海绵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体育运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包括用于滑雪训练的底座和滑板,所述滑板滑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后端上固定安装有显示支架;导轨,所述导轨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导轨固定安装在底座前后两端上,两组所述导轨处于滑板前后两侧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第一滑套活动套接在两组导轨上。本技术将两组防护架通过两组支撑架和两组螺套分别与滑板和四组第一滑套固定连接,使得训练人员在滑板上进行滑雪训练摆动幅度较大发生倾倒时,通过两组防护架和多组防护布对训练人员进行保护,避免训练人员倾倒而发生受伤的情况,提高对训练人员的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明,邵明涛,宋媛,齐琦,王磊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4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0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