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MBR结合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07  71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厌氧mbr结合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 现有一些污水处理设备,不仅工艺复杂,处理周期长,操作不方便,需要二沉池,设施占地面积大,建造和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推广普及,不适合小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而且能耗高。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近年来,也开发了一些一体化处理工艺,这种一体化装置一般埋于地下,很难进行维修,一旦控制系统出了问题,整个污水处理设施将会瘫痪,从而造成水质不达标。目前污水处理技术基本成型,存在反应器多,步骤多,反应器有效容积小,效率低、不便操作等诸多不足之处。故此,我们提出一种厌氧mbr结合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mbr结合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 ,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厌氧mbr结合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前处理箱,所述前处理箱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接入管,所述前处理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格栅,所述前处理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连接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处理箱,所述后处理箱的上端前部开设有四个第一连接孔,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共同固定安装有生物混合组件,所述后处理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厌氧反应器,所述后处理箱的上端后部可拆卸安装有mbr膜组件,所述后处理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出口管。

    4、优选的,所述生物混合组件包括连接板与从动轮,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四个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外表面共同滑动安装有皮带,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5、优选的,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与四个第一连接孔的位置和尺寸对应相适配,所述主动轮的直径尺寸等于从动轮的直径尺寸,所述搅拌杆的长度尺寸小于后处理箱的深度尺寸。

    6、优选的,所述mbr膜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左右两部均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架,六个所述支撑架的对立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同一垂直面的两个所述夹板均卡接有卡板,同组的两个所述卡板共同固定安装有mbr膜,同侧的三个所述夹板共同固定安装有挂耳。

    7、优选的,所述卡板的尺寸与夹板的尺寸相适配,所述mbr膜的长度尺寸等于同组的两个夹板之间的距离尺寸。

    8、优选的,所述挂耳的尺寸与后处理箱的厚度尺寸相等,所述支撑架的长度尺寸等于后处理箱的深度尺寸。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生物混合组件,在后处理箱的前部投入生物介质,并启动厌氧反应器,对后处理箱中的厌氧菌进行催化,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搅拌杆同时转动,对后处理箱前部的污水进行搅拌,加速内部生物介质的反应,达到提升污水净化效率、加快生物介质催化速度的目的;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mbr膜组件,采用卡接的方式将两个挂耳与后处理箱后部左右两侧对应卡在一起,使其进行固定,此时底板与后处理箱的底部接触,同时利用卡接的方式安装三个mbr膜,mbr膜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与夹板对应,从而使其可固定连接在mbr膜组件内,而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较为轻松地将其进行拆卸,达到减少更换mbr膜复杂程度、减轻工人劳动负担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厌氧mbr结合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前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箱(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接入管(2),所述前处理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格栅(3),所述前处理箱(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的外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水泵(5),所述连接管(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处理箱(6),所述后处理箱(6)的上端前部开设有四个第一连接孔(61),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孔(61)共同固定安装有生物混合组件(8),所述后处理箱(6)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厌氧反应器(62),所述后处理箱(6)的上端后部可拆卸安装有mbr膜组件(9),所述后处理箱(6)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出口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mbr结合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孔(82)与四个第一连接孔(61)的位置和尺寸对应相适配,所述主动轮(84)的直径尺寸等于从动轮(85)的直径尺寸,所述搅拌杆(87)的长度尺寸小于后处理箱(6)的深度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mbr结合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组件(9)包括底板(91),所述底板(91)的上端左右两部均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架(92),六个所述支撑架(92)的对立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93),同一垂直面的两个所述夹板(93)均卡接有卡板(96),同组的两个所述卡板(96)共同固定安装有mbr膜(95),同侧的三个所述夹板(93)共同固定安装有挂耳(9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厌氧mbr结合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96)的尺寸与夹板(93)的尺寸相适配,所述mbr膜(95)的长度尺寸等于同组的两个夹板(93)之间的距离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厌氧mbr结合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94)的尺寸与后处理箱(6)的厚度尺寸相等,所述支撑架(92)的长度尺寸等于后处理箱(6)的深度尺寸。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厌氧MBR结合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前处理箱,前处理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水泵,连接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处理箱,后处理箱的上端前部开设有四个第一连接孔,四个第一连接孔共同固定安装有生物混合组件,后处理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厌氧反应器,后处理箱的上端后部可拆卸安装有MBR膜组件,后处理箱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出口管。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厌氧MBR结合厌氧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生物混合组件,达到提升污水净化效率、加快生物介质催化速度的目的;本技术通过设置MBR膜组件,达到减少更换MBR膜复杂程度、减轻工人劳动负担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林卫涛,吴念鹏,马泽宇,刘建业,戴日成,李海港,郭利颖,贾海涛,郎佳丽,孔垂明,李艳军,向淳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碧水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20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