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音频,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耳机通常通过内置的天线与终端设备进行无线连接,以实现音频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然而,现有的耳机的天线通常被设置在靠近用户头部的位置,当用户佩戴耳机时,人体容易会吸收天线发出的辐射信号,导致耳机信号传输的不稳定,影响音频信号的接收质量和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能够降低人体吸收天线发出的辐射信号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耳机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耳机组件的耳机。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耳机,包括:电源、电路板、壳体、扬声器、天线和连接线,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挂耳部,所述挂耳部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端朝所述耳机的内侧延伸设置,所述挂耳部内部设有适于容纳所述电源和所述电路板的第一容纳腔,所述主体内部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天线与所述扬声器并排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所述天线位于所述扬声器的外侧;所述连接线一端连接于所述天线,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耳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相互连接主体和挂耳部,挂耳部朝耳机的内侧延伸设置,使用户能够通过挂耳部佩戴耳机,且用户在佩戴耳机时,至少部分主体相对于挂耳部可以位于较外侧;通过在挂耳部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从而实现了电源和电路板的装配;再通过使天线与扬声器并排设于第二容纳腔内,天线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板连接,从而实现了扬声器和天线的装配;由于天线设于扬声器的外侧,用户在佩戴耳机时,天线可以位于耳机中远离用户头部的位置,通过增加天线与用户头部的距离,降低了用户头部吸收天线发出的辐射信号的可能性,从而使耳机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提升了耳机的音频信号的接收质量和连续性,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还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内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弯折部的内壁形成有弯曲延伸设置的固定槽体,所述连接线穿设于所述固定槽体。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折部的内壁还形成有两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槽体的两端,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抵接部,两个所述抵接部分别抵接于所述连接线的外周壁,以配合夹持所述连接线。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连接形成所述主体和所述挂耳部,并围设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所述内壳朝向用户头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壳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外壳设有与多个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粘接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机还包括触摸按键,所述触摸按键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凸出于所述壳体外。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包括充电盒和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公开的耳机,所述充电盒用于收纳所述耳机。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耳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耳机组件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耳机,耳机组件通过设置相互连接主体和挂耳部,挂耳部朝耳机的内侧延伸设置,使用户能够通过挂耳部佩戴耳机,且用户在佩戴耳机时,至少部分主体相对于挂耳部可以位于较外侧;通过在挂耳部内部设有第一容纳腔,从而实现了电源和电路板的装配;再通过使天线与扬声器并排设于第二容纳腔内,天线通过连接线与电路板连接,从而实现了扬声器和天线的装配;由于天线设于扬声器的外侧,用户在佩戴耳机时,天线可以位于耳机中远离用户头部的位置,通过增加天线与用户头部的距离,降低了用户头部吸收天线发出的辐射信号的可能性,从而使耳机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提升了耳机的音频信号的接收质量和连续性,保证了耳机组件的可靠性,进而提升了用户对耳机组件的使用体验。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机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充电盒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的第二磁吸件,所述耳机和所述充电盒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耳机设有触点和第三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设于所述触点的一侧,所述充电盒设有电极和与第四磁吸件,当所述第三磁吸件与所述第四磁吸件磁吸连接,所述触点与所述电极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内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弯折部的内壁形成有弯曲延伸设置的固定槽体,所述连接线穿设于所述固定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内壁还形成有两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槽体的两端,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抵接部,两个所述抵接部分别抵接于所述连接线的外周壁,以配合夹持所述连接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连接形成所述主体和所述挂耳部,并围设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所述内壳朝向用户头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外壳设有与多个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粘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触摸按键,所述触摸按键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凸出于所述壳体外。
8.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盒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所述充电盒用于收纳所述耳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充电盒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的第二磁吸件,所述耳机和所述充电盒通过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设有触点和第三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设于所述触点的一侧,所述充电盒设有电极和与第四磁吸件,当所述第三磁吸件与所述第四磁吸件磁吸连接,所述触点与所述电极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