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光伏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72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光伏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面光伏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自2011年问世以来,漂浮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因不占用耕地林地、提高了水域利用率、降低水蒸发等优势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特别是2016年至今,国内的漂浮式水面光伏技术在光伏“领跑者”计划的支持下迅猛发展,产品快速更新换代的同时促进漂浮式水面光伏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然而,“531”光伏新政的颁布给行业敲响了警钟:光伏要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尽快摆脱对国家补贴的依赖;而要实现漂浮式水面光伏“平价上网”,须不断推进水面光伏技术创新,用新技术、新材料带动水面光伏行业向更好、更优的方向发展。在“新政”的影响下,光伏建设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势在必行,许多光伏产品为了追求成本的降低而减少了光伏浮体系统的一些部件或功能。然而,由于水面光伏浮体阵列每时每刻都经受着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必须要保证浮体阵列的稳定性以获得最大的光伏系统发电量;其次,漂浮式水面光伏发电系统需要运行25年,在运行周期内不可避免的需要多次的运行检查、维护、维修等工作,因此光伏阵列必须要有充足的运维通道以保证每个组件、电气设备、电缆接线、锚固等重要设备部件可运维更换。

    目前,国内外提出的水面光伏浮体设计大都以单一化功能浮体方案为主要设计思路,着重解决单一化功能浮体下浮体的安装固定及运维。例如专利cn204836054u提出的一种应用于水上漂浮光伏电站的浮体系统,连接浮块与过道浮块相互拼接形成一个浮体方阵,其中连接浮块只完成光伏组件的支撑及连接,而过道浮块是作为运维通道使用,两者功能单一且独立,从安装固定的方面,相互单一独立的浮块安装繁杂,大大增加了电站安装工程量,提高了整个方阵的建设成本,难以实现光伏平价上网。

    专利cn205792367u提出了一种水上漂浮式光伏阵列的连接浮体、浮体组、阵列及电站,通过耳板和结构的设计提高浮体的安装便利性,但从浮体环境友好、运维便利性的角度而言,这些设计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此方案浮体设计水面覆盖率高,水面透光及交换氧气困难,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

    专利cn207045638u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水面光伏电站专用浮体装置,该浮体应用于水面光伏电站时,可仅作为一种光伏组件支撑的连接装置,或仅作为一种提供运维的走道装置,两种功能单独分布在两个浮体上,大大增加了电站安装工程量,提高了整个方阵的建设成本,难以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同时连接件作为光伏组件的支撑件稳定性低、安装困难等问题。

    由于现有漂浮式水面光伏浮体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得水面光伏电站在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很难保证电站的稳定性、安全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既能降低成本,又满足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和运维便利性。

    目前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浮体专利已经有很多,但大都数方案都存在以上问题,,使得水面光伏电站在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很难保证电站的稳定性、安全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水面光伏发电系统,既能降低成本,又满足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和运维便利性,是目前漂浮式水面光伏电站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面光伏支撑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安全性及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面光伏支撑系统,包括浮体和设置在浮体上的组件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浮体和设置在两支撑浮体之间的连接浮体,所述组件支撑包括前支撑和后支撑,每个支撑浮体上均设有前支撑和后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浮体沿光伏组件前后安装方向整体呈h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浮体呈中空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浮体中空结构的空腔内填充轻质低吸水率材料。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浮体上设有运维通道。

    更进一步的,所述运维通道上表面设置防滑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后支撑比前支撑高。

    作为优选,所述浮体四角上均设有连接耳板。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浮体整体结构采用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浮体和连接浮体,相较于现有的整体矩形浮体,在保证浮体结构强度和浮力的要求下,大大节省了浮体用料,简化了浮体生产工艺,降低了水面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支撑浮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之间通过连接浮体连接,在保证满足运维的要求下,大大提高了整个光伏电站的透光率,增加了水面漂浮电站的坏境友好性,且提高了光伏组件的亲水性,有利于光伏组件散热;支撑浮体上设有运维通道,不仅能够实现浮体的支撑功能还能够提供运维通道,实现浮体一体多用的效果,在不影响阵列稳定性的前提下节约了大量组件之间的走道浮体,大幅降低了水面光伏浮体装置的成本,有利于推动水面光伏电站的平价上网;浮体四角上均设有连接耳板,浮体之间通过连接耳板连接成光伏阵列,不再需要连接浮体与过道浮体间的连接和安装,大大减少了光伏方阵中浮体间连接的安装工程量,加快了整个方阵的安装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同时也为水面光伏电站降低了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光伏组件安装在浮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组件支撑安装在浮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浮体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浮体;11、支撑浮体;12、连接浮体;13、安装凹槽;14、运维通道;2、组件支撑;21、后支撑;22、前支撑;3、光伏组件;4、连接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面光伏支撑系统,包括浮体1和组件支撑2,浮体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浮体11和设置在两支撑浮体11之间的连接浮体12,组件支撑2包括后支撑21和前支撑22,每个支撑浮体11上均设有后支撑21和前支撑22。

    本实施例中,浮体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浮体11和一个连接浮体12,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浮体11之间保持一定的安装距离;连接浮体12与支撑浮体11垂直设置,从中间位置将两个支撑浮体11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一体化结构。每个支撑浮体11上均设有一个后支撑21和一个前支撑22,浮体1沿光伏组件3前后安装方向整体呈h型设置。在保证满足运维的要求下,大大提高了整个光伏电站的透光率,增加了水面漂浮电站的坏境友好性;相较于现有的整体矩形浮体,在保证浮体结构强度和浮力的要求下,大大节省了浮体用料,简化了浮体生产工艺,降低了水面光伏电站建设成本。

    浮体1为密闭中空结构,中空内腔可填充一体成型的轻质低吸水率材料,也可在浮体成型后灌注轻质低吸水率材料,以提高浮体强度,并降低浮体破损后中空内腔进水造成光伏浮体沉没的风险。

    浮体1四角上均设有连接耳板4,浮体1之间通过连接耳板4直接连接在一起,组合成光伏阵列。结合图2所示,在支撑浮体11上,后支撑21至支撑浮体11前边缘上表面,以及前支撑22至支撑浮体11后边缘上表面均设有运维通道14,运维通道14设置防滑结构(例如防滑凸起、防滑条、防滑纹等)。本实用新型的浮体1不仅能够实现支撑功能还能够提供运维通道,实现浮体一体多用的效果,在不影响阵列稳定性的前提下节约了大量组件之间的走道浮体,大幅降低了水面光伏浮体装置的成本,有利于推动水面光伏电站的平价上网;浮体之间通过连接耳板连接成光伏阵列,不再需要连接浮体与过道浮体间的连接和安装,大大大大减少了光伏方阵中浮体间连接的安装工程量,加快了整个方阵的安装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同时也为水面光伏电站降低了安装成本。

    本实施例中,后支撑21比前支撑22高,使光伏组件3安装后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增加采光面积。

    如图3所示,支撑浮体11两侧均设有安装凹槽13,用于安装后支撑21和前支撑22。安装凹槽13设置在支撑浮体11的侧边缘,为三面凹槽。

    如图4所示,支撑浮体11两侧均设有安装凹槽13,用于安装后支撑21和前支撑22。安装凹槽13设置在支撑浮体11的侧边中部,为四面凹槽。

    支撑浮体11设置多处安装凹槽13,安装凹槽13形状可为长条形、椭圆形或其它异形,安装凹槽13底面可选为垂直于支撑浮体11下表面或可为与下表面法线呈一定角度的斜面,安装凹槽13深度可选为距离支撑浮体11上下表面之间任一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面光伏支撑系统,包括浮体(1)和设置在浮体(1)上的组件支撑(2),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浮体(11)和设置在两支撑浮体(11)之间的连接浮体(12),所述组件支撑(2)包括后支撑(21)和前支撑(22),每个支撑浮体(11)上均设有后支撑(21)和前支撑(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沿光伏组件(3)前后安装方向整体呈h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面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呈中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中空结构的空腔内填充轻质低吸水率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浮体(11)上设有运维通道(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面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通道(14)上表面设置防滑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21)比前支撑(22)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四角上均设有连接耳板(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面光伏支撑系统。该系统,包括浮体和组件支撑,浮体整体结构采用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浮体和连接浮体,相较于现有的整体矩形浮体,在保证浮体结构强度和浮力的要求下,大大节省了浮体用料,降低了水面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支撑浮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之间通过连接浮体连接,提高了整个光伏电站的透光率,增加了水面漂浮电站的坏境友好性;支撑浮体上设有运维通道,实现浮体一体多用的效果,节约了大量组件之间的走道浮体,大幅降低了水面光伏浮体装置的成本;浮体之间通过连接耳板连接成光伏阵列,不再需要连接浮体与过道浮体间的连接和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为水面光伏电站降低了安装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程卫民;吴为果;赵鑫;陶铁铃;苏毅;张涛;陈玉梅;陈卫鹏;李成子;曹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