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及平板刀模自动贴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04  79


    本申请涉及刀模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及包括了该新型取放料工具头的平板刀模自动贴条机。


    背景技术:

    1、平板刀模在包装行业中是非常普遍的模切工具,其有基体(切缝板材)、刀料、压痕料(选用)、弹性材料等组成,通过刀料或压痕料对包装材料进行裁切或压痕,使其满足使用的需要。

    2、通常,弹性材料是根据刀料的图形走向且按一定的规则平贴在刀料的刀锋两侧的刀模板上,弹性材料要高过露出基体(切缝板材)表面刀料的刀锋高度,从而使刀锋被包覆在弹性材料中,只有在进行模切时,弹性材料受力压缩后刀锋才会外露,并且弹性材料在去除压力后可迅速的恢复原状,以达到包装材料能快速脱模的目的。

    3、以往,贴裁弹性材料都是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完成弹性材料的剪断、抓取和贴附到刀模板上刀锋的两侧位置。但这样的作业方式效率低,需要耗费较多的工时,用人成本高,而且人工抓取和贴合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贴错、贴漏、贴歪等现象。而且由于刀料的刀锋非常锋利,工人粘贴弹性材料时,容易被割到,存在安全隐患。

    4、申请人针对这一情况,已经开发有专门的抓爪机构,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抓取弹性材料并贴附到刀模板上的相应位置。并且在实际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又对抓爪机构进行了优化,从而开发出一种新型取放料工具头。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取放料工具头;

    2、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了该新型取放料工具头的平板刀模自动贴条机。

    3、本申请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包括:

    4、安装基板,该安装基板上可上下移动地设有滑台;

    5、取料电机,该取料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滑台连接,用于驱使该滑台上下移动;

    6、旋转固定座,该旋转固定座与所述滑台固定连接;

    7、取放料主体,该取放料主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旋转固定座上;

    8、插针组件,该插针组件设置于该取放料主体的底部;

    9、脱料板,该脱料板由放料气缸驱使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取放料主体下方,该脱料板上对应所述插针组件上的插针设有第一避让位;

    10、压料板,该压料板由压料气缸驱使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取放料主体下方,该压料板上对应所述脱料板设有第二避让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料气缸设置于该取放料主体的顶部,贯穿所述取放料主体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放料气缸的气缸轴连接,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脱料板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取料旋转电机,该取料旋转电机与所述旋转固定座固定连接;

    13、所述取料旋转电机的转动轴、取放料主体上均设有同步轮,两所述同步轮上套设有同步带。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该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放料气缸的气缸轴连接,该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连接,该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脱料板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杆为直角形杆,该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脱料板的一端连接,于该脱料板的另一端设有脱料导向杆,该脱料导向杆可移动地插入该取放料主体的底部。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放料主体的下端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第三避让位。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料气缸与所述旋转固定座固定连接,该压料气缸的气缸轴通过第三连接杆与所述压料板固定连接;

    18、所述第三连接杆与该压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该压料板的另一端设有压料导向杆,该压料导向杆可上下移动地插入压料导向套中,该压料导向套与所述旋转固定座固定连接。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针组件包括插针底座,该插针底座设置于该取放料主体的底部,该插针底座上设有至少一根插针。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针可以是一根、两根或三根。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一根所述插针为固定设置,其余所述插针为活动设置,从而能够调节插针之间的距离。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针组件还包括距离调节气缸,该距离调节气缸的气缸轴与一活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根所述插针。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针的末端为尖锐端部,该尖锐端部的上方设有增加提起物体力度的倒刺。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激光传感器,该激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取放料主体的下端,该激光传感器连接有一激光测距感应线,所述激光测距感应线的末端延伸至所述插针组件的插针一侧。该激光测距感应线用于探测固定位置是否有物体,例如,所述激光测距感应线的末端位于插针一侧,该激光测距感应线的末端向下设置,激光传感器的探测距离至插针的末端,当插针上插有弹性材料时,激光传感器能够判断出插针上插取了物体。

    25、一种平板刀模自动贴条机,其包括前述新型取放料工具头。

    26、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巧妙,优化了压料结构和脱料结构,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弹性材料的抓取和贴附到平板刀模上,贴附质量稳定可靠,效率高,成本低,而且降低了工人受伤的隐患。

    2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气缸设置于该取放料主体的顶部,贯穿所述取放料主体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放料气缸的气缸轴连接,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脱料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取料旋转电机,该取料旋转电机与所述旋转固定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该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放料气缸的气缸轴连接,该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连接,该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脱料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为直角形杆,该第二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脱料板的一端连接,于该脱料板的另一端设有脱料导向杆,该脱料导向杆可移动地插入该取放料主体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放料主体的下端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第三避让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气缸与所述旋转固定座固定连接,该压料气缸的气缸轴通过第三连接杆与所述压料板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组件包括插针底座,该插针底座设置于该取放料主体的底部,该插针底座上设有至少一根插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的末端为尖锐端部,该尖锐端部的上方设有增加提起物体力度的倒刺。

    10.一种平板刀模自动贴条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新型取放料工具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取放料工具头,包括:安装基板,该安装基板上可上下移动地设有滑台;取料电机,该取料电机的输出轴与滑台连接;旋转固定座,旋转固定座与滑台固定连接;取放料主体,该取放料主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旋转固定座上;插针组件,该插针组件设置于该取放料主体的底部;脱料板,该脱料板设置于取放料主体下方,该脱料板上对应插针组件上的插针设有第一避让位;压料板,该压料板设置于取放料主体下方,该压料板上对应脱料板设有第二避让位。本技术结构合理巧妙,优化了压料结构和脱料结构,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弹性材料的抓取和贴附到平板刀模上,贴附质量稳定可靠,效率高,成本低,而且降低了工人受伤的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池益慧,付青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益松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18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