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6-04  82


    本技术涉及混料,具体为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1、要做混料试验就要选择一种或数种试验设计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单因素轮换法、优选法、正交试验设计、回归试验设计、旋转设计、均匀设计及各种混料设计等等试验设计与配方方案的选择相比,配方的选择更为重要。配方的组分选定后,试验设计方案的选择就尤为重要。如果选择了一个较差的试验方案,技术经济指标没有达到预定要求,而导致这种配方的放弃,这将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反之,选定了一条认为不太理想的配方方案,由于试验设计搞得很好,使参数实现了最优化,使得这配方具有实用价值。

    2、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6577674u公开的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底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混料桶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端盖,所述下连接端盖的顶部安装有桶盖,所述桶盖的底部设置有上连接端盖,所述桶盖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所述桶盖的外壁左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搅拌轴的外壁均匀设置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外端安装有搅拌球,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底部均匀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的外壁安装有搅拢,所述混料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效率高,混合效果好,便于对搅拌桶进行清洗,为下次使用提供了便利,利于企业的发展。

    3、但是该装置没有冷却组件的设置,无法对食品加工用调料油混料时进行冷却,不仅如此,该装置还缺少自由移动的功能,降低了装置使用效率,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包括

    4、机体,所述机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所述支撑上方固定连接有罐体,所述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管,所述第一l形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表面开设有圆形槽孔;圆形槽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罐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管,所述第二l形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组件,所述罐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l形管,所述第三l形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阀门组件,所述罐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l形管,所述第四l形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所述罐体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内腔,所述内腔外表面套接有导热铜管,所述导热铜管表面缠绕于内腔的外表面,所述导热铜管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l形管,所述导热铜管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管。

    5、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滚轮、外罩、刹车片、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所述外罩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轴,所述外罩上侧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圆轴,所述第一圆轴表面套接有滚轮,所述滚轮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圆轴表面套接有刹车片。

    6、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帽、螺柱和螺头,所述螺头上方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

    7、优选的,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短管、开关和接口,所述短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短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口,所述短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口。

    8、优选的,所述机体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5个支撑每个支撑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组件。

    9、优选的,所述连接片表面开设有四个圆形槽孔,所述圆形槽孔于连接片呈十字对称。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通过导热铜管、内腔、罐体、第三l形管和第二l形管的设置,使用时,冷却液通过第三l形管流入导热铜管内部,导热铜管螺旋缠绕在内腔外表面,冷却液由此吸收内腔调料油的热量对其进行降温,使用后的冷却液通过第二l型管进行排出,从而达到了对食品加工用调料油混料时进行冷却的效果,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整体成本。

    12、2.该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通过移动组件的设置,使用时,关闭刹车片,移动该装置至适用场景,打开刹车片将装置固定在该场所,从而达到了使该装置自由移动的效果,提高了了装置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滚轮(14)、外罩(18)、刹车片(17)、第一圆轴(15)和第二圆轴(16),所述外罩(18)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圆轴(15),所述外罩(18)上侧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圆轴(16),所述第一圆轴(15)表面套接有滚轮(14),所述滚轮(14)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圆轴(16)表面套接有刹车片(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帽(11)、螺柱(12)和螺头(13),所述螺头(13)上方固定连接有螺柱(12),所述螺柱(12)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短管(21)、开关(19)和接口(20),所述短管(2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关(19),所述短管(21)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口(20),所述短管(2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接口(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5个支撑每个支撑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表面开设有四个圆形槽孔(2),所述圆形槽孔(2)于连接片呈十字对称。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混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加工用调料油冷却混料装置,所述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内腔,所述内腔外表面套接有导热铜管,所述导热铜管表面缠绕于内腔的外表面,所述导热铜管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L形管,所述导热铜管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管。本技术通过导热铜管、内腔、罐体、第三L形管和第二L形管的设置,使用时,冷却液通过第三L形管流入导热铜管内部,导热铜管螺旋缠绕在内腔外表面,冷却液由此吸收内腔调料油的热量对其进行降温,使用后的冷却液通过第二L型管进行排出,从而达到了对食品加工用调料油混料时进行冷却的效果,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整体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冯长禄,王洪滨,董丽君,赵盼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鸿禄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18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