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特别是涉及一种嵌装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1、空调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包括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除湿、引入新风等等。空调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装置以及其他必要的元件构成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通过风机输出冷风/热风,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和制热。
2、嵌装式空调室内机是一种新型的空调室内机,用于进行嵌入式安装,例如嵌入在橱柜或其他柜子中。由于柜子的阻挡,嵌装式空调室内机仅前侧显露在外,因此大多采用前侧进风的形式。
3、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人员发现,前侧进风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的空调整机能效始终不高,无法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高嵌装式空调室内机的空调整机能效。
3、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装式空调室内机,其包括:
4、机壳,其前侧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5、风机,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用于促使所述机壳外部的空气经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机壳,形成进风气流;和
6、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机壳内,用于与所述进风气流进行换热,形成换热气流,所述换热气流在所述风机作用下经所述出风口吹出;且
7、所述机壳包括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格栅条板,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每相邻两所述格栅条板之间构成格栅孔,各所述格栅孔共同构成所述进风口;
8、每个所述格栅条板可绕各自的平行于其长度方向的轴线转动,以便各所述格栅条板同步转动地调节进风方向。
9、可选地,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下方,所述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机壳的横向方向;且
10、各所述格栅孔从所述机壳外部向内部逐渐向下倾斜,以使所述机壳外部的空气以斜向下的角度进入所述机壳内部。
11、可选地,所述进风格栅还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机壳的其他部分;且
12、每个所述格栅条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外框。
13、可选地,所述进风格栅还包括:
14、多个摇杆,每个所述摇杆垂直于所述格栅条,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格栅条板;
15、连杆,每个所述摇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杆,且铰接轴线平行于所述格栅条板;
16、主动摇杆和电机,所述主动摇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杆和所述电机的转轴,且铰接轴线均平行于所述格栅条板,以便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主动摇杆转动,使所述主动摇杆带动所述连杆平移,由所述连杆带动各所述摇杆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各所述格栅条板同步转动。
17、可选地,嵌装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18、挡风板,可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壳,并配置成可保持在一挡风位置,在所述挡风位置,所述挡风板处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以将所述进风气流与所述换热气流分隔开。
19、可选地,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下方,在所述挡风位置,所述挡风板从出风口的上边处向前延伸出;且
20、所述挡风板的一边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壳,其转动轴线沿所述机壳的横向延伸且邻近所述出风口的上边。
21、可选地,嵌装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22、导流板,可绕横向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壳,以用于引导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23、可选地,所述挡风板配置成具有关闭所述出风口的关闭位置;且
24、所述嵌装式空调室内机配置成:在所述挡风板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使所述导流板转动至所述机壳内部。
25、可选地,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下方;
26、所述换热器至少部分处于所述风机上方,并与所述机壳的顶板形成间隔;且
27、所述进风口最高点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换热器最高点,以允许所述进风口上部区段的进风气流向后直接流向至所述换热器上方空间。
28、可选地,所述换热器为多段式,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换热段、第二换热段和第三换热段;
29、所述第一换热段竖立于所述风机前方,且与所述进风格栅具有间隔,所述第一换热段与所述进风格栅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换热段的厚度;
30、所述第二换热段从所述第一换热段的顶部向后上方倾斜延伸,且所述第二换热段的顶部与所述顶板具有间隔;且
31、所述第三换热段从所述第二换热段顶部向后下方倾斜延伸。
32、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现有嵌装式空调室内机之所以空调整机能效较低,与嵌装式空调室内机的进风方式有关。嵌装式空调室内机采用前进风形式,进风口与出风口相邻设置,距离很近。这导致一部分出风气流会混入进风气流,从进风口反流进入机壳。以制冷模式为例,这些出风气流的温度本身较低,其混入进风气流将导致进风气流整体温度变低,拉低进风气流与换热器的换热量,导致换热器不能充分发挥换热能力,使其换热效率下降,进而导致空调整机能效下降。
33、本实用新型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设置了进风格栅,进风格栅的各格栅条板可同步转动地调节进风方向,从而将进风方向调节至最优角度,以既避免出风气流混入进风气流,又避免进风角度太过倾斜而影响进风面积。
3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使设置了挡风板,挡风板能保持在一挡风位置,以将进风气流与换热气流分隔开,避免换热气流混入进风气流,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空调的能效。
3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流板。如此,在空调运行时,由导流板发挥引导出风方向的功能,挡风板可以不参与引导出风方向,从而能够始终保持在挡风位置。
3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中,换热器为多段式且包围在风机前方和上方,这种风机和换热器结构设计和布局方式与常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相同,生产时能实现物料的通用,无需另行设计、开模,节约了生产和管理成本。并且,这种风机和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和布局方式下,风机开启后,换热器上方空间的负压最强,常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也由此采用上进风方式。但嵌装式空调室内机采用前进风形式,这导致换热器的上部区段(第二换热段和第三换热段)的进风气流流量不足,使原本负压最大的该区域反而接收不到足够的进风气流,无法发挥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37、而本实用新型方案使进风口最高点的高度位置高于换热器最高点,以允许进风口上部区段的进风气流向后直接流向至换热器上方空间,使换热器上部区段(第二换热段和第三换热段)能得到足够的进风气流,使换热器各部位均匀换热,充分发挥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使换热效率更高,使空调整机能效更高。可见,本实用新型方案实现了生产成本与空调性能的兼顾。
3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第一换热段与机壳的进风格栅具有间隔,且使第一换热段与进风格栅的间距大于第一换热段的厚度,这种尺寸关系能够提高第一换热器与进风格栅之间间隔的负压,更加适应于前进风结构。
39、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1.一种嵌装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格栅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嵌装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