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害虫防治,尤其涉及一种园林农业红火蚁密度监测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红火蚁是园林农业中的一种害虫,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入侵性物种。它们的蚁巢通常在地下,会对园林中的植物和作物造成危害,同时也会咬伤人和动物。现如今通过地面陷阱对红火蚁进行监测与治理。地面陷阱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红火蚁密度监测设备,它通常由一个容器和填充有诱饵物质(例如糖水、鸡肉等)的液体组成,红火蚁被吸引到陷阱中后,会被困住并无法逃脱。收集到的陷阱中的蚂蚁数量可以用于评估红火蚁的密度。
2、但现有的地面陷阱通常安装在地表处,在引诱红火蚁完成后取出的过程中容易使得红火蚁怕出,严重会爬到工作人员的手上,存在被咬的风险,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园林农业红火蚁密度监测治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园林农业红火蚁密度监测治理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园林农业红火蚁密度监测治理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底部安装有钻头,所述外筒内布置有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内部设置有便于引诱红火蚁的灯具,所述灯具的底座处连接有外螺纹板,所述封堵组件的外表面处套有便于带动封堵组件旋转的从动齿轮,所述外筒的一侧处设置有便于带动从动齿轮旋转的调节组件,所述外筒的外表面壁体上套接有定位套。
3、优选的,所述外螺纹板的顶部壁体上安装有电池组与握把,所述电池组的一侧壁体上安装有控制器。
4、优选的,所述封堵组件包括中心筒,所述中心筒的底部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圈表面套接有第一限制套环。
5、优选的,所述外筒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转槽与第二转槽,所述第一限制套环设置在第一转槽内。
6、优选的,所述中心筒的外圈表面上套接有第二限制套环,所述第二限制套环设置在第二转槽中。
7、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转动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焊接有转头,所述转头上开设有定位孔,一个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螺钉。
8、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圈表面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套接有中心筒外圈表面上。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钻头辅助外筒铲入到土壤中,再通过旋转转头带动转轴与主动齿轮旋转,配合从动齿轮带动封堵组件转动,使得底板上的开口与外筒底部处的开口对应,使得灯具散发的灯光吸引红火蚁爬入中心筒内,当收集完成后拧动转头带动转轴与主动齿轮反向转动,使得从动齿轮带动封堵组件旋转,使得底板将外筒底部开口处封堵,避免外筒取出过程中红火蚁从中爬出,降低拿去过程中被红火蚁咬伤的风险,并且在底板上放入药剂,达到对中心筒内部红火蚁灭杀治理的目的,使得此设备可以用于监测与治理。
1.一种园林农业红火蚁密度监测治理装置,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底部安装有钻头(2),所述外筒(1)内布置有封堵组件(5),所述封堵组件(5)内部设置有便于引诱红火蚁的灯具(3),所述灯具(3)的底座处连接有外螺纹板(4),所述封堵组件(5)的外表面处套有便于带动封堵组件(5)旋转的从动齿轮(6),所述外筒(1)的一侧处设置有便于带动从动齿轮(6)旋转的调节组件(7),所述外筒(1)的外表面壁体上套接有定位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农业红火蚁密度监测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板(4)的顶部壁体上安装有电池组(9)与握把(10),所述电池组(9)的一侧壁体上安装有控制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农业红火蚁密度监测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5)包括中心筒(51),所述中心筒(51)的底部焊接有底板(52),所述底板(52)的外圈表面套接有第一限制套环(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园林农业红火蚁密度监测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转槽与第二转槽,所述第一限制套环(53)设置在第一转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园林农业红火蚁密度监测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51)的外圈表面上套接有第二限制套环(54),所述第二限制套环(54)设置在第二转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园林农业红火蚁密度监测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7)包括轴承座(71),所述轴承座(71)的转动端连接有转轴(72),所述转轴(72)的顶端焊接有转头(73),所述转头(73)上开设有定位孔,一个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螺钉(7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园林农业红火蚁密度监测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2)的外圈表面上套接有主动齿轮(75),所述主动齿轮(75)与从动齿轮(6)相啮合,所述从动齿轮(6)套接有中心筒(51)外圈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