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技术2025-05-24  37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包装设计是指在产品生产完成后,为产品设计包装容器的外观、结构、材质和装饰的过程。包装设计不仅要满足产品保护、运输和储存的功能,还要考虑到产品的宣传、销售和品牌传播等方面的需求,而常见的能综合满足上述各方面需求便是包装盒。而产品包装盒的包装设计包括盒体设计,以及基于盒体的装饰设计两部分。

    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模型自动生成包装设计结果,可以提高包装设计的生成效率。目前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包装设计结果的过程中,一般是利用模型生成盒体设计后,再基于盒体设计生成相应的装饰设计。

    3、但这样就会使得盒体智能设计过程中,难以考量到装饰设计对盒体设计的影响,也就难以得到更完善、更优秀的包装设计结果。因为包装设计师人为设计盒体时,是可以将部分装饰设计的构想应用到盒体设计中的,使得盒体设计与装饰设计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从而得到更完善、更优秀的包装设计结果,而目前的人工智能模型却难以做到这一点,即难以模拟包装设计师在整合盒体和装饰设计时的思考及创意过程。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实现使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模拟包装设计师整合盒体与装饰设计思维的过程,以生成更完善、更优秀的包装设计结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获取产品的设计参考数据,所述设计参考数据包括产品图片、包装盒草稿图、产品介绍信息和包装设计需求中的至少一个;

    4、基于第一智能模型,利用设计参考数据生成盒体设计数据;

    5、基于第二智能模型,利用设计参考数据和盒体设计数据,生成装饰设计数据;

    6、将装饰设计数据反馈至第一智能模型,以使第一智能模型利用设计参考数据和装饰设计数据重新生成盒体设计数据;

    7、更新第二智能模型中的盒体设计数据,以使第二智能模型重新生成装饰设计数据;

    8、根据最新的盒体设计数据和最新的装饰设计数据,生成包装设计结果。

    9、可选的,所述更新第二智能模型中的盒体设计数据,以使第二智能模型重新生成装饰设计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0、检测最新的盒体设计数据与上一版的盒体设计数据之间的第一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11、若是,则执行所述根据最新的盒体设计数据和最新的装饰设计数据,生成包装设计结果的步骤。

    12、可选的,所述检测最新的盒体设计数据与上一版的盒体设计数据之间的第一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3、若否,则返回执行所述将装饰设计数据反馈至第一智能模型,以使第一智能模型利用设计参考数据和装饰设计数据重新生成盒体设计数据的步骤。

    14、可选的,所述检测最新的盒体设计数据与上一版的盒体设计数据之间的第一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5、若否,则将第一智能模型最新一次生成盒体设计数据时使用的相关特征更新为第一相关特征,并使第一智能模型从最新的装饰设计数据中提取第二相关特征,以利用第一相关特征和第二相关特征重新生成盒体设计数据;

    16、返回执行所述更新第二智能模型中的盒体设计数据,以使第二智能模型重新生成装饰设计数据的步骤。

    17、可选的,所述第一相关特征对应的第一权重,大于所述第二相关特征对应的第二权重;

    18、所述第一智能模型每利用所述第一相关特征和所述第二相关特征重新生成一次盒体设计数据,则将所述第二权重降低一次。

    19、可选的,所述基于第二智能模型,利用设计参考数据和盒体设计数据,生成装饰设计数据的步骤包括:

    20、基于第二智能模型,从盒体设计数据中提取各盒面的形状特征,以及从设计参考数据中提取各盒面的装饰特征,并依次生成各盒面的装饰设计数据;

    21、其中,自第二个盒面开始,根据当前盒面与上一盒面之间的装饰特征的第二相似度,调整生成当前盒面的装饰设计数据时,针对上一盒面的装饰设计数据的第三权重;且所述第二相似度越高,所述第三权重越低。

    22、可选的,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还包括:

    23、自第二个盒面开始,在生成当前盒面的装饰设计数据后,利用连续性损失函数衡量当前盒面的装饰设计数据与上一盒面的装饰设计数据之间的平滑度;

    24、检测所述平滑度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25、若否,则对当前盒面的装饰设计数据进行优化,以使所述平滑度符合预设要求。

    2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27、输入模块,用于获取产品的设计参考数据,所述设计参考数据包括产品图片、包装盒草稿图、产品介绍信息和包装设计需求中的至少一个;

    28、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智能模型,利用设计参考数据生成盒体设计数据;

    29、第二生成模块, 用于基于第二智能模型,利用设计参考数据和盒体设计数据,生成装饰设计数据;

    30、反馈模块,用于将装饰设计数据反馈至第一智能模型,以使第一智能模型利用设计参考数据和装饰设计数据重新生成盒体设计数据;

    31、所述第二生成模块,还用于更新第二智能模型中的盒体设计数据,以使第二智能模型重新生成装饰设计数据;

    32、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最新的盒体设计数据和最新的装饰设计数据,生成包装设计结果。

    3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的步骤。

    3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的步骤。

    35、本申请提供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于人工智能模型利用产品的设计参考数据,依次生成初步的盒体设计数据与装饰设计数据后,再反馈装饰设计数据至盒体设计模型重新生成盒体设计数据,使得盒体设计与装饰设计的过程可以相互影响,以模拟包装设计师整合盒体与装饰设计思维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模型提高产品的包装设计效率,还可以得到更完善、更优秀的包装设计结果,提高包装设计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第二智能模型中的盒体设计数据,以使第二智能模型重新生成装饰设计数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最新的盒体设计数据与上一版的盒体设计数据之间的第一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最新的盒体设计数据与上一版的盒体设计数据之间的第一相似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关特征对应的第一权重,大于所述第二相关特征对应的第二权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智能模型,利用设计参考数据和盒体设计数据,生成装饰设计数据的步骤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还包括:

    8.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包装设计生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产品的设计参考数据;基于第一智能模型,利用设计参考数据生成盒体设计数据;基于第二智能模型,利用设计参考数据和盒体设计数据,生成装饰设计数据;将装饰设计数据反馈至第一智能模型,以使第一智能模型重新生成盒体设计数据;更新第二智能模型中的盒体设计数据,以使第二智能模型重新生成装饰设计数据;根据最新的盒体设计数据和最新的装饰设计数据,生成包装设计结果。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控制装置。本申请旨在实现使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模拟包装设计师整合盒体与装饰设计思维的过程,以生成更完善、更优秀的包装设计结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哲,叶艳,庄佳彬,许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嘉年印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12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