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力自动化和文档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电力技术领域,需要将电力线路的运行信息实时记录到信息文档中,而技术人员在对信息文档执行操作时,存在对文档进行编辑的某个历史编辑命令运行失败的情况。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对最新编辑后的信息文档进行逐个回溯操作的方式对文档进行恢复,例如,假设运行失败的历史编辑命令用于清空参数信息,则技术人员就要对最新编辑后的信息文档从最后一次执行的编辑命令开始逆执行,直至回溯到运行失败的历史编辑命令的运行阶段,之后,再重新顺序执行一遍需要回溯的所有历史编辑命令,从而实现将电力系统的最新线路信息更新到信息文档的目的,现有技术方案适用于溯源信息不多的信息文档,在信息文档的溯源信息较多的情况下,依据现有技术方案所需要的溯源用时较长,而现有技术中对编辑命令进行逐个回溯操作的方式会造成信息文档的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在文档编辑出错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中通过对文档的编辑命令进行逐个回溯操作的方式恢复文档所造成的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包括:将信息文档的刷新时刻和目标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段作为第一时间段,其中,目标时刻为信息文档编辑失败的时刻,刷新时刻为最后一次对信息文档进行更新的时刻;依据第一时间段、预设备份时间段以及信息文档对应的备份文档的生成时刻确定待操作文档,其中,待操作文档为信息文档或备份文档,预设备份时间段用于表征对信息文档执行备份操作的时间周期;对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一操作或第二操作,得到目标信息文档,其中,第一操作用于顺序执行编辑命令,第二操作用于逆序执行编辑命令,编辑命令用于对待操作文档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更新。
3、可选地,在依据第一时间段、预设备份时间段以及信息文档对应的备份文档的生成时刻确定待操作文档的过程中,文档处理方法还包括:判断第一时间段是否大于预设备份时间段;在第一时间段大于预设备份时间段的情况下,依据第一备份时刻确定待操作文档,其中,第一备份时刻为信息文档对应的第一备份文档的生成时刻,第一备份文档为最后一次执行备份操作所生成的备份文档;在第一时间段小于或等于预设备份时间段的情况下,将信息文档作为待操作文档。
4、可选地,在第一时间段大于预设备份时间段的情况下,在依据第一备份时刻确定待操作文档的过程中,文档处理方法还包括:判断第一备份时刻是否小于目标时刻;在第一备份时刻小于目标时刻的情况下,依据第二时间段确定待操作文档,其中,第二时间段为目标时刻和第一备份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段;在第一备份时刻大于目标时刻的情况下,依据第三时间段和第四时间段确定待操作文档,其中,第三时间段为第二备份时刻和目标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段,第四时间段为目标时刻和第三备份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段,第二备份时刻为信息文档对应的第二备份文档的生成时刻,第三备份时刻为信息文档对应的第三备份文档的生成时刻,第二备份文档为在目标时刻之后执行的第一次备份操作所生成的备份文档,第三备份文档为在目标时刻之前执行的最后一次备份操作所生成的备份文档;在第一备份时刻等于目标时刻的情况下,将第四备份文档作为待操作文档,其中,第四备份文档为在第一备份时刻之前执行的最后一次备份操作所生成的备份文档。
5、可选地,在第一备份时刻小于目标时刻的情况下,在依据第二时间段确定待操作文档的过程中,文档处理方法还包括:判断第一时间段是否大于第二时间段;在第一时间段大于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将第一备份文档作为待操作文档;在第一时间段小于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将信息文档作为待操作文档;在第一时间段等于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判断第一日志数量是否大于第二日志数量,其中,第一日志数量为第一时间段内生成的日志条目的数量,第二日志数量为第二时间段内生成的日志条目的数量;在第一日志数量大于第二日志数量的情况下,将第一备份文档作为待操作文档;在第一日志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日志数量的情况下,将信息文档作为待操作文档。
6、可选地,在第一备份时刻大于目标时刻的情况下,依据第三时间段和第四时间段确定待操作文档,文档处理方法还包括:判断第三时间段是否大于第四时间段;在第三时间段大于第四时间段的情况下,将第三备份文档作为待操作文档;在第三时间段小于第四时间段的情况下,将第二备份文档作为待操作文档;在第三时间段等于第四时间段的情况下,判断第三日志数量是否大于第四日志数量,其中,第三日志数量为第三时间段内生成的日志条目的数量,第四日志数量为第四时间段内生成的日志条目的数量;在第三日志数量大于第四日志数量的情况下,将第三备份文档作为待操作文档;在第三日志数量小于或等于第四日志数量的情况下,将第二备份文档作为待操作文档。
7、可选地,在对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一操作之前,文档处理方法还包括:在待操作文档为第一备份文档的情况下,将目标时刻作为第一操作时刻,将第一备份时刻作为第二操作时刻;在待操作文档为第三备份文档的情况下,将目标时刻作为第一操作时刻,将第三备份时刻作为第二操作时刻;在待操作文档为第四备份文档的情况下,将目标时刻作为第一操作时刻,将第四备份时刻作为第二操作时刻。
8、可选地,在对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二操作之前,文档处理方法还包括:在待操作文档为信息文档的情况下,将目标时刻作为第三操作时刻,将刷新时刻作为第四操作时刻;在待操作文档为第二备份文档的情况下,将目标时刻作为第三操作时刻,将第二备份时刻作为第四操作时刻。
9、可选地,在对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一操作的过程中,文档处理方法还包括:将生成时刻处于第一操作时刻和第二操作时刻之间的运行日志作为第一目标日志;对第一目标日志包括的日志条目进行解析,得到p个编辑命令,其中,p为正整数,p个编辑命令中的每个编辑命令对应一个编辑时刻,编辑时刻用于表征历史时间段内编辑命令的运行时刻;将p个编辑命令中的每个编辑命令对应的编辑时刻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正向排序,得到第一序列;依据第一序列对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一操作,其中,第一操作用于依次执行第一序列中的p个编辑命令。
10、可选地,在对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二操作的过程中,文档处理方法还包括:将生成时刻处于第三操作时刻和第四操作时刻之间的运行日志作为第二目标日志;对第二目标日志包括的日志条目进行解析,得到q个编辑命令,其中,q为正整数,q个编辑命令中的每个编辑命令对应一个编辑时刻,编辑时刻用于表征历史时间段内编辑命令的运行时刻;将q个编辑命令中的每个编辑命令对应的编辑时刻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逆向排序,得到第二序列;依据第二序列对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二操作,其中,第二操作用于依次执行第二序列中的q个编辑命令对应的逆编辑命令。
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文档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信息文档的刷新时刻和目标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段作为第一时间段,其中,目标时刻为信息文档编辑失败的时刻,刷新时刻为最后一次对信息文档进行更新的时刻;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第一时间段、预设备份时间段以及信息文档对应的备份文档的生成时刻确定待操作文档,其中,待操作文档为信息文档或备份文档,预设备份时间段用于表征对信息文档执行备份操作的时间周期;执行单元,用于对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一操作或第二操作,得到目标信息文档,其中,第一操作用于顺序执行编辑命令,第二操作用于逆序执行编辑命令,编辑命令用于对待操作文档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更新。
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在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程序产品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文档处理方法。
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意一项的文档处理方法。
14、在本技术中,首先将信息文档的刷新时刻和目标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段作为第一时间段,其中,目标时刻为信息文档编辑失败的时刻,刷新时刻为最后一次对信息文档进行更新的时刻,之后,本技术依据第一时间段、预设备份时间段以及信息文档对应的备份文档的生成时刻确定待操作文档,其中,待操作文档为信息文档或备份文档,预设备份时间段用于表征对信息文档执行备份操作的时间周期,然后,本技术对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一操作或第二操作,得到目标信息文档,其中,第一操作用于顺序执行编辑命令,第二操作用于逆序执行编辑命令,编辑命令用于对待操作文档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更新。
15、由上述内容可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引入了信息文档的备份机制,在文档编辑出错之后,本技术首先获取了信息文档对应的第一时间段、预设备份时间段以及备份文档的生成时刻,并且通过对信息文档对应的第一时间段、预设备份时间段以及备份文档的生成时刻进行分析,确定了需要进行第一操作或需要进行第二操作的待操作文档,此时,本技术中的待操作文档并不一定为存在编辑失败故障的最新文档(即本技术中的信息文档),本技术中的待操作文档还能够设置为备份文档,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对最新文档按编辑命令进行逐步回溯的方式,本技术通过对备份文档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或第二操作的方式,能够实现降低文档恢复过程中所需要执行的编辑命令的数量的目的,进而提高了对信息文档进行恢复的效率。
16、由此可见,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引入备份机制,并且对备份文档执行对应的第一操作或第二操作的方式,实现了降低文档恢复过程中所需要执行的编辑命令的数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对信息文档进行处理的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在文档编辑出错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中通过对文档的编辑命令进行逐个回溯操作的方式恢复文档所造成的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1.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第一时间段、预设备份时间段以及所述信息文档对应的备份文档的生成时刻确定待操作文档,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大于所述预设备份时间段的情况下,依据第一备份时刻确定所述待操作文档,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备份时刻小于所述目标时刻的情况下,依据第二时间段确定所述待操作文档,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备份时刻大于所述目标时刻的情况下,依据第三时间段和第四时间段确定所述待操作文档,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一操作之前,所述文档处理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二操作之前,所述文档处理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一操作,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待操作文档执行第二操作,包括:
10.一种文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