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电弧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5-21  28


    本发明涉及防电弧服,特别是一种防电弧服。


    背景技术:

    1、防电弧服,专为应对极端电力工作环境而设计的多功能工作服,是安全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它不仅具备了阻燃、隔热、抗静电和防电弧爆炸等关键防护特性,而且在设计上展现了深思熟虑的巧思,确保即便在水洗后,这些生命保护功能也绝不减退或变质。其高科技面料中嵌入了特殊的高强低延伸防弹纤维,这些纤维在遭遇电弧火焰或高温时能够迅速膨胀,使面料瞬间增厚,密度提升,构筑起一道坚固的人体保护屏障,有效隔绝热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2、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护效果,部分工作服在关键部位,如前胸、后背、手臂和腿部,内置了可拆卸的金属或陶瓷防护板。这些防护板的设计旨在提供额外的保护,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挑战。

    3、防护板上通常会配备两个连接带,两端均设置有连接件。使用者通过将连接带环绕自身,并连接两个连接带上的连接件,便能将防护板安装到身上。这种设计虽然方便快速地取下防护板,但在紧急情况下,如使用者受伤需要迅速移除防护装备时,却可能带来不便。因为要取下防护板,就需要将使用者翻过来,打开背后的连接件,这不仅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也可能增加使用者二次受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电弧服,包括,

    3、防电弧服本体;

    4、设置于所述防电弧服本体上可拆卸的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框、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壁的限位框、开设于所述固定框外壁的弹性件连接槽、开设于固定框一侧的开口;

    5、防护板;以及,

    6、限位组件,包括有移动框、与所述移动框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架。

    7、作为本发明所述防电弧服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板包括有正面板块、与所述正面板块外壁连接的背面板块、与所述背面板块外壁连接的连接钩。

    8、作为本发明所述防电弧服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正面板块外壁与所述固定框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背面板块外壁与所述限位框外壁滑动连接。

    9、作为本发明所述防电弧服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框内壁安装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顶部与所述滑动架外壁相连接。

    10、作为本发明所述防电弧服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架外壁安装有限位杆,所述滑动架底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正面板块外壁开设有连接口。

    11、作为本发明所述防电弧服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板外壁与所述移动框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钩外壁与所述连接口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钩一侧与所述限位杆一侧相卡合。

    12、作为本发明所述防电弧服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框外壁与所述固定框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框一侧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侧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槽外壁相接触。

    13、作为本发明所述防电弧服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背面板块一侧开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连接带、设置于所述连接带一侧的连接块。

    14、作为本发明所述防电弧服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块一侧安装有卡合块,所述卡合槽形状为凸字形,所述卡合块外壁与所述卡合槽内壁相卡合。

    15、作为本发明所述防电弧服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块外壁与所述开口内壁滑动连接。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发生紧急事件时,拉动固定板使滑动架向下移动,从而使限位杆下降与连接钩分开,这时就能在不翻转受伤者的前提下快速的将防护板取下,进行应急处理。

    17、同时在正常情况下,连续的按动防护板,就能带动空气进入到固定框内,使得固定框与防电弧服本体内的空气流动起来,从而散发固定框与防电弧服内的热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电弧服,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弧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00)包括有正面板块(201)、与所述正面板块(201)外壁连接的背面板块(202)、与所述背面板块(202)外壁连接的连接钩(2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电弧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板块(201)外壁与所述固定框(1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背面板块(202)外壁与所述限位框(102)外壁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电弧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301)内壁安装有第一弹性件(303),所述第一弹性件(303)顶部与所述滑动架(302)外壁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电弧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302)外壁安装有限位杆(304),所述滑动架(302)底部安装有固定板(305),所述正面板块(201)外壁开设有连接口(3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电弧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05)外壁与所述移动框(301)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钩(203)外壁与所述连接口(30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钩(203)一侧与所述限位杆(304)一侧相卡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电弧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301)外壁与所述固定框(1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框(301)一侧设置有第二弹性件(307),所述第二弹性件(307)一侧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槽(103)外壁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电弧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板块(202)一侧开设有卡合槽(204),所述卡合槽(204)连接有连接组件(400),所述连接组件(400)包括有连接带(401)、设置于所述连接带(401)一侧的连接块(40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电弧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02)一侧安装有卡合块(403),所述卡合槽(204)形状为凸字形,所述卡合块(403)外壁与所述卡合槽(204)内壁相卡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电弧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02)外壁与所述开口(104)内壁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防电弧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电弧服,包括防电弧服本体;设置于所述防电弧服本体上可拆卸的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框、设置于所述固定框内壁的限位框、开设于所述固定框外壁的弹性件连接槽、开设于固定框一侧的开口;防护板;以及限位组件,包括有移动框、与所述移动框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架,在发生紧急事件时,拉动固定板使滑动架向下移动,从而使限位杆下降与连接钩分开,这时就能在不翻转受伤者的前提下快速的将防护板取下,进行应急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龙,方曦,黄磊,刘颖,许朝萍,杨旭飞,汪适,喻群,武玮,滕鑫,王鑫鑫,向崇霖,黄禹栋,徐嘉玮,肖裕雄,龙俊文,肖乾,伍睿杨,邓封毅,戴湘岳,姜丹,黄源,陈思远,张海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10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