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软式内镜已经成为临床非常重要的诊疗工具;由于软式内镜属于贵重精密仪器,具有设计复杂,材料特殊,管腔狭窄等特点,如果内镜清洗消毒不彻底,很容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然而近年来内镜相关感染事件的报道持续增加,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需要能够执行更高标准的清洗消毒装置来保证内镜再处理的质量;
2、其中,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预处理→测漏→手工清洗→漂洗→消毒/灭菌→干燥→储存的流程进行再处理;
3、其中,临床多采用在医生开诊前,按比例将多酶清洗剂和水配制于一个塑料桶内,用清洗液将干纱布浸湿,供当日的内镜检查使用;如此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保证多酶清洗液现配现用以及一镜一更换的临床指标,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2、由于多酶清洗剂具有价格相对较高,一定的水温下才能发挥最佳活性,而现有的模式不能保证配置出最佳温度且适量的多酶清洗液,进而易导致资源浪费,人为提高清洗消毒成本。
4、其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115288u的“一次性内镜床旁预处理盒”虽然解决了“一用一更换”问题,但使用的预处理盒依旧是提前配置成好的清洗液,仍未解决“现配现用出最佳温度且适量的多酶清洗液液”问题。
5、其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449000u的“一种电动配液装置”仅解决床旁预处理阶段的“多酶清洗液配比”问题;但是其不仅未解决“一用一更换”问题,而且配比的多酶清洗液还缺少保持最佳温度的措施。
6、因此,仅从上述公开的文件和现有技术的结合,难以解决“床边现配现用以及一用一更换”的问题,不清楚配置出多酶清洗液如何进行软式内镜预处理,故本发明提出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对软式内镜进行初步清洁,以便达到减少生物膜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托瓶架和第二托瓶架,所述第一托瓶架和第二托瓶架上分别安装有水瓶和清洗酶瓶,所述第一托瓶架上固定安装有紧贴水瓶的恒温器,所述装置壳体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纱布放置架和碗放置架;所述装置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碗架装置;
3、所述水瓶和清洗酶瓶与装置壳体之间设置有输出机构。
4、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机构包括:排水管、排清洗酶管、混合腔室和输出管;
5、所述水瓶和清洗酶瓶分别通过排水管和排清洗酶管与混合腔室连通,且所述第一托瓶架和第二托瓶架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排水管排放量的定量水驱动泵和用于控制排清洗酶管排放量的定量酶驱动泵;所述混合腔室固定安装在第一托瓶架和第二托瓶架的底部且位于定量水驱动泵和定量酶驱动泵之间;
6、所述输出管的一端与混合腔室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输出管的另一端穿设出装置壳体的正面且位于碗架装置的上方,所述混合腔室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装置壳体内部的用于控制输出管排出的输出泵。
7、进一步地,所述碗架装置包括:内部安装有电动升降杆的升降架和碗托夹;所述升降架的顶端固定安装在装置壳体靠近正面的底部,所述碗托夹固定安装在升降架内部电动升降杆的的输出端,且所述碗托夹位于升降架的侧面以及输出管的下方。
8、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定量水驱动泵、定量酶驱动泵和输出泵启停的出水开关和用于控制碗架装置的升降开关;
9、所述装置壳体的正面还固定安装有出水量触控显示屏和出酶量触控显示屏;
10、所述出水量触控显示屏和出酶量触控显示屏分别与第一托瓶架和第二托瓶架上的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
11、所述装置壳体远离纱布放置架和碗放置架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恒温器的温控开关。
12、进一步地,所述恒温器控制的温度范围设置在20-50°。
13、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的背部固定安装有设备挂架。
14、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保温盖。
15、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具体的操作如下:
16、s1:组装成型:将预制的水瓶和清洗酶瓶分别安装入装置壳体内部的第一托瓶架和第二托瓶架上,使水瓶和清洗酶瓶分别与排水管和排清洗酶管对接,并将恒温器紧贴水瓶;随后安装保温盖;将若干个一次性使用的纱布片和若干个一次性使用的碗装容杯分别叠放在纱布放置架和碗放置架上;
17、s2:使用前对装置进行设置:打开通电电源后,通过温控开关设置恒温器温度;通过出水量触控显示屏设置单次点击出水开关时定量水驱动泵控制排水管的排放量;通过出酶量触控显示屏设置单次点击出水开关时定量酶驱动泵控制排清洗酶管的排放量;
18、s3:观察出水量触控显示屏是否到达设定的温度;若是,则进入s4;若否,则返回s2;
19、s4:配比内镜清洗液:先从碗放置架上取一次性使用的碗装容杯先放在碗架装置的碗托夹上,再从纱布放置架取一次性使用的纱布片放在取出的碗装容杯内;按压出水开关,则依次启动定量酶驱动泵、定量水驱动泵和输出泵:先启动定量酶驱动泵将清洗酶瓶内的清洗酶顺着排清洗酶管排至混合腔室;然后启动定量水驱动泵将水瓶内的水顺着排水管排至混合腔室;最后启动输出泵将混合腔室内的混合物顺着输出管排至碗托夹上放置的碗装容杯内;
20、s5:进行床旁预处理操作:医护人员左手持待处理的软式内镜,右手拾取s4中配制好含清洗酶的纱布片擦去软式内镜外表面污;然后按压升降开关,将s4中放置有碗装容杯的碗托夹下调至适宜高度;再将软式内镜的先端置入含清洗酶清洗液的碗装容杯中,启动软式内镜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直至其流入吸引管;最后盖好软式内镜的防水盖;
21、s6:完成软式内镜的初步清洁后,将使用过的碗装容杯和纱布片弃置回收箱。
22、进一步地,所述s4开始前,将设备挂架将装置壳体放置在床旁。
23、进一步地,所述s4中,每次按压出水开关,定量酶驱动泵将按照s2中的出酶量触控显示屏设置的取出一定量的清洗酶;随后定量水驱动泵将按照s2中的出水量触控显示屏设置的取出一定量的水。
24、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5、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输出机构,利用定量水驱动泵和定量酶驱动泵,从而每次按压出水开关,定量水驱动泵将按照出水量触控显示屏取出一定量的水;定量酶驱动泵将按照出酶量触控显示屏的设置取出一定量的清洗酶;进而直接配置成需要的清洗溶液,解决“含有酶的清洗液现配现用”的问题;便于实现软式内镜预处理;利用恒温器,解决配置时如何保持酶的最佳温度问题。
26、2、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发明的装置进行预处理的过程中使用含有清洗液的纱布片对软式内镜的初步清洁,现配现用,用完即弃的方式;能够避免交叉感染,解决了现有操作中需要“一镜一更换”的问题;而且软式内镜使用后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初步清洁,减少生物膜的形成,提高清洗效果效果。
1.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托瓶架(2)和第二托瓶架(3),所述第一托瓶架(2)和第二托瓶架(3)上分别安装有水瓶(4)和清洗酶瓶(5),所述第一托瓶架(2)上固定安装有紧贴水瓶(4)的恒温器(6),所述装置壳体(1)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纱布放置架(7)和碗放置架(8);所述装置壳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碗架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机构(10)包括:排水管(101)、排清洗酶管(102)、混合腔室(103)和输出管(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碗架装置(9)包括:内部安装有电动升降杆的升降架(91)和碗托夹(92);所述升降架(91)的顶端固定安装在装置壳体(1)靠近正面的底部,所述碗托夹(92)固定安装在升降架(91)内部电动升降杆的的输出端,且所述碗托夹(92)位于升降架(91)的侧面以及输出管(104)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控制定量水驱动泵(105)、定量酶驱动泵(106)和输出泵(107)启停的出水开关(11)和用于控制碗架装置(9)的升降开关(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器(6)控制的温度范围设置在2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背部固定安装有设备挂架(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保温盖(17)。
8.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操作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开始前,将设备挂架(16)将装置壳体(1)放置在床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软式内镜床旁预处理配液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每次按压出水开关(11),定量酶驱动泵(106)将按照s2中的出酶量触控显示屏(14)设置的取出一定量的清洗酶;随后定量水驱动泵(105)将按照s2中的出水量触控显示屏(13)设置的取出一定量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