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24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室内装饰领域,具体涉及隔音门结构。



    背景技术:

    门是指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是分割有限空间的一种实体,它的作用是连接或关闭两个或多个空间的出入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分割不同空间的重要工具。

    随着现代人对隐私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外界环境越来越喧闹,人们对于门内与门外的隔绝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为了得到安静的室内环境,对门的隔音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市场的要求,各式隔音门不断涌现。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隔音门,一般都是将门做成空心,在门的内部腔体内填充吸音材料,以达到室内空间安静的目的。但从门扇与门框之间的缝隙穿过的声波没有被有效阻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音门结构,将门扇与门框之间的缝隙密封,以阻隔声音穿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隔音门结构,包括:门扇、门框和第一隔音条;

    所述门框包括左门框、右门框和顶框;

    所述门扇与所述左门框铰接;

    所述左门框和所述右门框均设有第一条形卡槽;

    所述左门框、右门框和顶框上设有所述第一隔音条;

    所述第一隔音条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隔音条呈“冂”状,所述第一隔音条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条形卡槽适配的第一条形卡脚,所述第一隔音条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一条形卡脚分别嵌入所述左门框和所述右门框的第一条形卡槽中,且所述第一隔音条紧贴于所述顶框;

    所述门扇在关闭时,所述门扇的左右两侧面及顶面均抵靠在所述第一隔音条上,使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之间密闭。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隔音条的一侧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中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呈向外凸出的弧形;

    所述门扇在关闭时,所述门扇的左右两侧面均抵靠在所述第一隔音条的弧形斜边上,使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之间密闭。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条形卡脚连接在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处,所述第一条形卡脚的截面呈镰刀形,嵌入在所述第一条形卡槽内。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条形卡槽的外侧设有l型的第一台阶,所述左门框和右门框的外侧面设有贴面板,所述贴面板的侧面凸出所述左门框和所述右门框,与所述左门框和所述右门框形成第二台阶;

    所述门扇的两侧设有与所述l型的第一台阶适配的第一折弯,及与所述第二台阶适配的第二折弯;

    所述门扇在关闭时,所述第一折弯的外侧抵靠在所述第一隔音条的弧形斜边上,使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之间密闭。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门扇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二条形卡槽,所述门扇上设有第二隔音条,所述第二隔音条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弯的外侧;

    所述第二隔音条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隔音条呈“冂”状,所述第二隔音条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二条形卡槽适配的第二条形卡脚,所述第二隔音条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二条形卡脚分别嵌入所述门扇的左侧和右侧第二条形卡槽中,且所述第二隔音条紧贴于所述门扇的顶部;

    所述门扇在关闭时,所述贴面板抵靠在所述第二隔音条上,且所述顶框抵靠在所述第二隔音条上,使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之间密闭。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二隔音条的一侧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中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呈向外凸出的弧形;

    所述门扇在关闭时,所述贴面板抵靠在所述第二隔音条的弧形斜边上,使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之间密闭。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二条形卡脚连接在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处,所述第二条形卡脚的截面呈镰刀形,嵌入在所述第二条形卡槽内。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门扇的底面设有第三隔音条;

    所述第三隔音条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三隔音条沿所述门扇的宽度方形设置,所述门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隔音条适配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三隔音条嵌入在所述第一连接槽内;

    所述第三隔音条使所述门扇与地面之间密闭。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三隔音条包括两侧的固定条;

    所述两侧固定条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中部设有空心腔室,所述空心腔室的底边呈向下凸出的弧形。

    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门扇的底面设有第四隔音条,所述第四隔音条与所述第三隔音条平行设置,所述门扇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隔音条适配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四隔音条嵌入在所述第二连接槽内;

    所述第四隔音条使所述门扇与地面之间密闭。

    基于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框的外侧面设置第一隔音条,并在左门框和右门框上设置第一条形卡槽,第一隔音条通过第一条形卡脚嵌入在第一条形卡槽中。当门扇关闭时,门扇的侧面和顶面抵靠在第一隔音条上,使门扇与门框之间密闭。从而有效阻隔声音从门扇与门框之间的隙缝穿过,以得到安静的室内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隔音门结构的门扇关闭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隔音门结构的门扇与左门框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隔音门结构的门扇与地面状态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

    1、门扇;11、第一折弯;12、第二折弯;13、第一连接槽;14、第二连接槽;2、门框;21、左门框;22、右门框;23、顶框;24、贴面板;31、第一隔音条;311、第一条形卡脚;312、第一空腔;32、第二隔音条;321、第二条形卡脚;322、第二空腔;33、第三隔音条;331、固定条;332、连接部;333、空心腔室;34、第四隔音条;41、第一条形卡槽;411、第一台阶;412、第二台阶;42、第二条形卡槽;5、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隔音门结构的门扇关闭状态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隔音门结构的门扇与左门框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隔音门结构的门扇与地面状态图,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隔音门结构,包括:门扇1、门框2和第一隔音条31。

    门框2包括左门框21、右门框22和顶框23。左门框21、右门框22和顶框23固定连接在墙体上,左门框21、右门框22和顶框23围成“冂”形。

    门扇1与左门框21通过铰链5铰接,门扇1绕铰链5转动,实现门扇1的打开和关闭。门扇1的内侧表面贴有榆木面板,门扇1的外侧表面贴有黑漆面板。门扇1的内部填充有隔音材料,以阻挡声音的传播。需说明的是,门扇1当然也可以与右门框铰接,安装时根据入室门的具体位置进行选择,保证门扇的正常打开和关闭。

    在左门框21和右门框22上均设有第一条形卡槽41,第一条形卡槽41设置在左门框21和右门框22与门扇1的侧边相邻的侧面上。第一条形卡槽41自上而下竖直设置,靠近左门框21和右门框22的外侧表面。

    左门框21、右门框22和顶框23上设有第一隔音条31。第一隔音条31由柔性材料制成,如密实胶、海绵胶和硬质橡胶等。第一隔音条31整体呈“冂”状,与门框2的形状适配。第一隔音条3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与第一条形卡槽41适配的第一条形卡脚311,第一隔音条31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一条形卡脚311分别嵌入到左门框21和右门框22的第一条形卡槽41中,使第一隔音条31固定连接在门框2上,且第一隔音条31的顶部紧贴在顶框23的外侧面上。

    当门扇1关闭时,门扇1的左右两侧面及顶面均抵靠在第一隔音条31上,使门扇1与门框2之间密闭。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框的外侧面设置第一隔音条。在门框上设有第一条形卡槽,第一隔音条设有第一条形卡脚,第一隔音条通过第一条形卡脚嵌入在第一条形卡槽中与门框连接。当门扇关闭时,门扇的侧面及顶面抵靠在第一隔音条上,使门扇与门框之间密闭。从而有效阻隔声音从门扇与门框之间的隙缝穿过,以得到安静的室内环境。

    可选的,第一隔音条31的靠近门扇1一侧的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中部设有第一空腔312,第一空腔312由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围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呈向外凸出的弧形。

    门扇1在关闭时,门扇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抵靠在左门框21和右门框22的第一隔音条31的弧形斜边上,并将弧形斜边向第一空腔312一侧压缩,门扇1的侧面与弧形斜边保持紧密接触,使门扇1与门框2之间密闭,有效阻挡声音的穿过。

    进一步的,第一隔音条31的第一条形卡脚311连接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处,第一条形卡脚311的横截面呈镰刀形,向门框2的一侧延伸。第一条形卡脚311的镰刀开口宽度大于第一条形卡槽41的宽度。将第一条形卡脚311嵌入在第一条形卡槽41内,使第一隔音条3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左门框21和右门框22上,第一隔音条31与门框2连接更牢固。

    可选的,第一条形卡槽41的外侧(靠近门扇左右侧面的一侧)设有l型的第一台阶411,在左门框21和右门框22的外侧表面设有贴面板24,贴面板24可以为榆木面板,贴面板24与左门框21和右门框22固定连接。贴面板24的侧面(靠近门扇的侧面)凸出左门框21和右门框22的外侧面,与左门框21和右门框22的外侧面形成第二台阶412。

    门扇1的左右两侧设有与l型的第一台阶411适配的第一折弯11,和与第二台阶412适配的第二折弯12。当门扇1关闭时,第一折弯11的外侧拐角抵靠在第一隔音条31的弧形斜边上。第一折弯11和第二折弯12连续设置,依靠折弯的阻挡,更加有效阻止声音的穿过。

    进一步的,门扇1的左侧和右侧的侧面设有第二条形卡槽42,第二条形卡槽42自上而下竖直设置。相比第一条形卡槽41,第二条形卡槽42更加靠近门扇1的外侧表面。门扇1上设有第二隔音条32,第二隔音条32设置在第二折弯12的外侧边处。

    第二隔音条32也由柔性材料制成,第二隔音条32呈“冂”状,第二隔音条32的左侧和右侧(内侧)均设有与第二条形卡槽42适配的第二条形卡脚321,第二隔音条32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二条形卡脚321分别嵌入门扇1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二条形卡槽42中,使第二隔音条32固定连接在门扇1上。且第二隔音条32的顶部紧贴于门扇1的顶部。

    当门扇关闭时,贴面板24抵靠在第二隔音条32上,且门框2的顶框23也抵靠在第二隔音条32上,使门扇1与门框2之间密闭。第二隔音条32与第一隔音条31在门扇与门框之间形成双重密封隔音。

    更进一步的,第二隔音条32的一侧(靠近门框的一侧)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中部设有第二空腔322,第二空腔322由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围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呈向外凸出的弧形。

    当门扇1关闭时,贴面板24的拐角抵靠在第二隔音条32的弧形斜边上,将弧形斜边向第二空腔322一侧压缩,贴面板24与弧形斜边保持紧密接触,使门扇1与门框2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优选的,第二隔音条32的第二条形卡脚321连接在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处,第二条形卡脚321的截面呈镰刀形,向门扇1一侧延伸。第二条形卡脚321的镰刀开口宽度大于第二条形卡槽42的宽度。将第二条形卡脚321嵌入在第二条形卡槽42内,使第二隔音条32的左右两侧固定在门扇1上。

    可选的,门扇1的底面设有第三隔音条33。第三隔音条33由柔性材料制成,第三隔音条33沿门扇1的宽度方向设置,其长度与门扇1的宽度一致。门扇1上设有与第三隔音条33适配的第一连接槽13,第三隔音条33卡接在第一连接槽13内,使第三隔音条33固定连接在门扇1的底部。第三隔音条33的下部凸出门扇1的底面,第三隔音条33凸出门扇1的高度略大于门扇1的底面到地面的距离,第三隔音条33使门扇1与地面之间密闭,以阻隔声音的穿过。

    进一步的,第三隔音条33包括两侧的固定条331,在两侧的固定条331之间设有连接部332。在连接部332的中部设有空心腔室333,空心腔室333的底边呈向下凸出的弧形边。弧形边抵靠在地面上,并被向空心腔室333一侧压缩,以保持与地面的贴合,使门扇1与地面之间密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门扇1的底面设有第四隔音条34,第四隔音条34与第三隔音条33平行设置在门扇1的底部,第四隔音条34与第三隔音条33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门扇1上设有与第四隔音条34适配的第二连接槽14,第四隔音条34嵌入在第二连接槽14内,使第四隔音条34固定连接在门扇1的底部。第四隔音条34与第三隔音条33的形状类似,也用于使门扇1与地面之间密闭,第四隔音条34与第三隔音条33在门扇1的底部形成双重密封隔音。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隔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扇、门框和第一隔音条;

    所述门框包括左门框、右门框和顶框;

    所述门扇与所述左门框铰接;

    所述左门框和所述右门框均设有第一条形卡槽;

    所述左门框、右门框和顶框上设有所述第一隔音条;

    所述第一隔音条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隔音条呈“冂”状,所述第一隔音条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条形卡槽适配的第一条形卡脚,所述第一隔音条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一条形卡脚分别嵌入所述左门框和所述右门框的第一条形卡槽中,且所述第一隔音条紧贴于所述顶框;

    所述门扇在关闭时,所述门扇的左右两侧面及顶面均抵靠在所述第一隔音条上,使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之间密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音条的一侧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中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呈向外凸出的弧形;

    所述门扇在关闭时,所述门扇的左右两侧面均抵靠在所述第一隔音条的弧形斜边上,使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之间密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卡脚连接在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处,所述第一条形卡脚的截面呈镰刀形,嵌入在所述第一条形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卡槽的外侧设有l型的第一台阶,所述左门框和右门框的外侧面设有贴面板,所述贴面板的侧面凸出所述左门框和所述右门框,与所述左门框和所述右门框形成第二台阶;

    所述门扇的两侧设有与所述l型的第一台阶适配的第一折弯,及与所述第二台阶适配的第二折弯;

    所述门扇在关闭时,所述第一折弯的外侧抵靠在所述第一隔音条的弧形斜边上,使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之间密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第二条形卡槽,所述门扇上设有第二隔音条,所述第二隔音条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弯的外侧;

    所述第二隔音条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隔音条呈“冂”状,所述第二隔音条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二条形卡槽适配的第二条形卡脚,所述第二隔音条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二条形卡脚分别嵌入所述门扇的左侧和右侧的第二条形卡槽中,且所述第二隔音条紧贴于所述门扇的顶部;

    所述门扇在关闭时,所述贴面板抵靠在所述第二隔音条上,且所述顶框抵靠在所述第二隔音条上,使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之间密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音条的一侧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中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呈向外凸出的弧形;

    所述门扇在关闭时,所述贴面板抵靠在所述第二隔音条的弧形斜边上,使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之间密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形卡脚连接在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处,所述第二条形卡脚的截面呈镰刀形,嵌入在所述第二条形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的底面设有第三隔音条;

    所述第三隔音条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三隔音条沿所述门扇的宽度方形设置,所述门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隔音条适配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三隔音条嵌入在所述第一连接槽内;

    所述第三隔音条使所述门扇与地面之间密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音条包括两侧的固定条;

    所述两侧固定条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中部设有空心腔室,所述空心腔室的底边呈向下凸出的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音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的底面设有第四隔音条,所述第四隔音条与所述第三隔音条平行设置,所述门扇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隔音条适配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四隔音条嵌入在所述第二连接槽内;

    所述第四隔音条使所述门扇与地面之间密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隔音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隔音门结构,包括门扇、门框和第一隔音条。门框包括左门框、右门框和顶框,门扇与左门框铰接。左门框和右门框均设有第一条形卡槽,门框上设有第一隔音条。第一隔音条由柔性材料制成,第一隔音条呈“冂”状,第一隔音条设有与第一条形卡槽适配的第一条形卡脚,第一条形卡脚嵌入门框的第一条形卡槽中,且第一隔音条紧贴于顶框。门扇在关闭时,门扇的左右两侧面及顶面均抵靠在第一隔音条上,使门扇与门框之间密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框上设置第一隔音条,当门扇关闭时,门扇抵靠在第一隔音条上,使门扇与门框之间密闭。从而有效阻隔声音穿过,以得到安静的室内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裴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全筑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