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式旋涡泵

    技术2025-05-16  37


    本技术涉及旋涡泵,特别是涉及一种降噪式旋涡泵。


    背景技术:

    1、旋涡泵是叶片式泵的一种,在原理和结构上均与离心泵不同,其叶轮为一圆盘外缘均匀排列多个呈放射状径向叶片,利用叶轮旋转时使液体产生旋涡运动的作用而吸入、增压和排除液体。由于叶片两端存在压差,导致叶顶间隙发生泄漏,容积效率降低。此外,在某些使用场景下,要求旋涡泵特性曲线更陡,即相同流量变化下,增压值变化率更大,以达到压力变化更加明显的效果。

    2、公开号为cn21895363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涡泵,包括叶轮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有环台部,所述环台部将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中心腔和环形工作腔,所述环台部具有径向环面;所述叶轮从中心到外缘分为轴套部、轮盘部和叶片部,所述叶轮的叶片部位于所述环形工作腔内,形成匹配;所述轮盘部对应所述环台部,所述轴套部位于中心腔;在轮盘部的正反两个侧面均轴向延伸形成同轴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面与所述径向环面形成间隙密。

    3、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存在单转动件在高速转动时容易产生风噪,从而导致使用环境存在噪音污染,同时噪音的问题导致上述装置动能转化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降噪式旋涡泵,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漩涡泵的工作稳定性,通过将单一转动结构改编成两个同步转动的多组转动结构的组合能够使得转动结构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缝隙更小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负压力吸力的同时减少了本装置的工作滞后性。

    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降噪式旋涡泵,包括底座、壳体、转动轴、传动件、盖体、泄压阀、进水管、出水管和连接管;

    3、底座顶部与壳体连接;壳体侧面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一端与传动件连接;转动轴远离传动件的一端与主动轴连接;壳体内部上设有用于产生负压力环境的转动压缩结构;壳体侧面与进水管连接;壳体远离进水管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与连接管连接;壳体侧面与盖体连接;盖体与泄压阀连接。

    4、优选的,转动压缩结构包括连接件、主动轴、阻挡件、从动轴、主动压缩件和从动压缩件;连接件与壳体内壁侧面连接;连接件与阻挡件连接;阻挡件设置在主动压缩件和从动压缩件之间缝隙侧面;主动轴与壳体侧面转动连接;从动轴与壳体侧面转动连接;主动轴侧面与主动压缩件连接;从动轴与从动压缩件连接;从动压缩件与主动压缩件传动连接;主动压缩件和从动压缩件侧面朝向进水管和出水管方向。

    5、优选的,底座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底部四周。

    6、优选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侧面上设有对接接头,对接接头上设有对接密封件,对接密封件与连接管连接。

    7、优选的,主动压缩件和从动压缩件外端面侧面上设有耐磨层。

    8、优选的,传动件外端面侧面上设有多组传动凹槽,传动凹槽上设有防滑层。

    9、优选的,阻挡件呈对称弧形,阻挡件对称设置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壳体内壁连接接缝处两侧;阻挡件与主动压缩件和从动压缩件侧面之间存在缝隙。

    10、优选的,盖体内壁上设有多组转动连接件,多组转动连接件与主动轴侧面转动连接;多组转动连接件与从动轴转动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漩涡泵的工作稳定性,通过将单一转动结构改编成两个同步转动的多组转动结构的组合能够使得转动结构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缝隙更小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负压力吸力的同时减少了本装置的工作滞后性,通过多组转动结构的同步转动能够减少壳体内部的空气层,从而减少了本装置工作状态时的风噪,同时通过本装置左右对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对接安装组合的使用效率。

    13、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降噪式旋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壳体(2)、转动轴(3)、传动件(4)、盖体(5)、泄压阀(6)、进水管(7)、出水管(8)和连接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旋涡泵,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1)底部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旋涡泵,其特征在于,进水管(7)和出水管(8)侧面上设有对接接头,对接接头上设有对接密封件,对接密封件与连接管(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旋涡泵,其特征在于,主动压缩件(13)和从动压缩件(14)外端面侧面上设有耐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旋涡泵,其特征在于,传动件(4)外端面侧面上设有多组传动凹槽,传动凹槽上设有防滑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旋涡泵,其特征在于,阻挡件(11)呈对称弧形,阻挡件(11)对称设置在进水管(7)和出水管(8)与壳体(2)内壁连接接缝处两侧;阻挡件(11)与主动压缩件(13)和从动压缩件(14)侧面之间存在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式旋涡泵,其特征在于,盖体(5)内壁上设有多组转动连接件,多组转动连接件与主动轴(10)侧面转动连接;多组转动连接件与从动轴(12)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噪式旋涡泵,包括底座、壳体、转动轴、传动件、盖体、泄压阀、进水管、出水管和连接管;底座顶部与壳体连接;壳体侧面与转动轴连接;转动轴一端与传动件连接;转动轴远离传动件的一端与主动轴连接;壳体内部上设有用于产生负压力环境的转动压缩结构;壳体侧面与进水管连接;壳体远离进水管的一端与出水管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与连接管连接;本技术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漩涡泵的工作稳定性,通过将单一转动结构改编成两个同步转动的多组转动结构的组合能够使得转动结构与壳体内壁之间的缝隙更小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负压力吸力的同时减少了本装置的工作滞后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捷,王奕辉,李存毅,于廷海,付鹏辉,张湘,戴村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40318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7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