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2025-05-15  30


    本发明属于导电薄膜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还涉及该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柔性导电薄膜材料凭借良好的导电性和柔韧性,在电光转换、电磁转换、电热转换等领域应用广泛。导电性是薄膜材料发展其他特性的基础,而成本则对薄膜材料的实际生产应用产生限制。

    2、碳纤维(cf)具有超强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氧化、耐化学腐蚀特性,同时与银、铜等金属材料相比,成本低廉,在制备大尺寸柔性电子器件方面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适合于工业领域的大规模生产。cf的制备工艺包括高温碳化,纤维表面呈现化学惰性,在增强复合材料时,与基体的界面粘结性差。然而,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时,强力的(化学)处理可能会损伤表面结构,从而损伤碳纤维的强度,降低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3、数字印刷废纸纤维(wf)是优质的废纸资源,其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具有低的热膨胀系数、成膜可卷性、成本低等优点。然而在传统废纸的回收领域,数字印刷废纸由于脱墨困难,被视为低值废纸,将数字印刷废纸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探索其在不同领域的高值化应用是当今的一个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该薄膜材料具有高的导电性及抗拉强度。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

    3、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丙酮退浆后碳纤维置于麦氏酸溶液中接枝改性,再将接枝后碳纤维置于微纳米粒子施胶剂中,制得接枝和纳米粒子施胶两步改性的碳纤维;在聚乙烯醇、草酸、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混合溶液中加入两步改性的碳纤维,后加入废纸纤维,使用溶液浇铸法成膜,制得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导电薄膜复合材料。

    4、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5、具体为:步骤1,使用丙酮浸泡商业施浆的碳纤维(cf),后使用去离子水清洗cf,再将其放置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制得丙酮退浆后的cf,记为cf-b;

    6、步骤2,将麦氏酸溶于无水乙醇,形成麦氏酸乙醇溶液,将cf-b浸泡于麦氏酸乙醇溶液,搅拌,制得羧基化的cf,记为cf-m;

    7、步骤3,将羧甲基纤维素溶解于去离子水,水浴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将微纳米颗粒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配制形成混合施胶剂,使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震荡混合施胶剂,再将混合施胶剂进行磁力搅拌,制成施胶悬浮液;

    8、步骤4,将步骤2制备的cf-m加入到步骤3中的施胶悬浮液,水浴搅拌,静置待微纳米颗粒在重力和粘性作用下沉积到cf表面,洗涤,干燥,制得两步改性后的cf;

    9、步骤5,将聚乙烯醇(pva)、草酸加入去离子水中,水浴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作为分散剂,得到pva混合溶液;

    10、步骤6,将步骤4制备的两步改性后的cf加入步骤5中的pva混合溶液中,持续搅拌至cf分散均匀,制备两步改性后的cf/pva混合溶液;

    11、步骤7,用去离子水浸泡数字印刷废纸碎屑,使用搅拌机打浆浸泡后的废纸碎屑,过滤水分,制得wf;

    12、步骤8,将步骤7中的wf加入步骤6制备的两步改性后的cf/pva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得到改性后cf/wf/pva溶液体系,超声震荡去除溶液体系内多余的气泡,再将溶液体系倒入玻璃模具,干燥,脱模,得到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

    13、步骤1中,浸泡丙酮时间为24-48h,干燥温度为60-80℃,干燥时间为8-12h。

    14、步骤3中,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75-1wt%;微纳米颗粒为cnt、tic或者ag;微纳米颗粒与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0.25-1:150;超声震荡时间为1-1.5h;搅拌时间为1-2h。

    15、步骤4中,水浴搅拌温度为50-60℃,水浴搅拌时间为2-3h;静置时间为12-24h。

    16、步骤5中,pva、草酸、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7:2:0.2:100;水浴搅拌温度为60-80℃。

    17、步骤7中,浸泡温度为60-80℃,浸泡时间为1-1.5h;使用搅拌机打浆两次,每次时间为30s。

    18、步骤8中,wf与两步改性后的cf/pva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2.2-2.25:300;超声震荡时间为0.5-1h,干燥温度50-60℃,干燥时间5.5-6.5h。

    19、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由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导电薄膜材料。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先使用麦氏酸接枝cf,增加cf表面羧基的含量,再使用羧甲基纤维素在接枝后碳纤维表面分别施胶cnt、tic、ag三种微纳米粒子,麦氏酸接枝和微纳米粒子施胶,皆是低损伤的改性方法,并未损害cf自身的机械强度,提高了碳纤维/废纸纤维导电薄膜复合材料的导电和抗拉强度;

    22、(2)本发明以接枝改性和施胶改性处理后的cf、wf为增强材料,以pva为基体,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成本低、柔性可卷曲的cf/wf/pva导电薄膜材料。

    23、(3)本发明方法,避免了数字印刷废纸在回收过程中的脱墨难题,wf在cf/wf/pva导电薄膜材料中充当柔性骨架,缠绕在碳纤维中形成3d网络,增强复合薄膜材料成膜性和柔性。



    技术特征:

    1.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将丙酮退浆后碳纤维置于麦氏酸溶液中接枝改性,再将接枝后碳纤维置于微纳米粒子施胶剂中,制得接枝和纳米粒子施胶两步改性的碳纤维;在聚乙烯醇、草酸、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混合溶液中加入两步改性的碳纤维,后加入废纸纤维,使用溶液浇铸法成膜,制得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浸泡丙酮时间为24-48h,干燥温度为60-80℃,干燥时间为8-12h。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75-1wt%;微纳米颗粒为cnt、tic或者ag;微纳米颗粒与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0.25-1:150;超声震荡时间为1-1.5h;搅拌时间为1-2h。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水浴搅拌温度为50-60℃,水浴搅拌时间为2-3h;静置时间为12-24h。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pva、草酸、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7:2:0.2:100;水浴搅拌温度为60-8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浸泡温度为60-80℃,浸泡时间为1-1.5h;使用搅拌机打浆两次,每次时间为30s。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wf与两步改性后的cf/pva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2.2-2.25:300;超声震荡时间为0.5-1h,干燥温度50-60℃,干燥时间5.5-6.5h。

    9.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柔性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丙酮退浆后碳纤维置于麦氏酸溶液中接枝改性,再将接枝后碳纤维置于微纳米粒子施胶剂中,制得接枝和纳米粒子施胶两步改性的碳纤维;在聚乙烯醇、草酸、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混合溶液中加入两步改性的碳纤维,后加入废纸纤维,使用溶液浇铸法成膜,制得低损伤改性碳纤维/废纸纤维导电薄膜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麦氏酸接枝和纳米粒子施胶两步改性碳纤维,并未损害碳纤维自身的机械强度,同时还增强了碳纤维/废纸纤维导电薄膜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导电性能,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并实现了数字印刷废纸的高值化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效林,刘欣梅,蔡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6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