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5-05  45


    本申请涉及汽车座椅,特别涉及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1、车辆作为常见的主要交通工具,能够进行人员或者货物的运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日益增加,尤其是在城市中随时可见家用汽车。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乘车人员与车辆接触最多的地方就是车辆内的座椅,座椅的舒适性对于乘车人员,尤其是司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2、相关技术中,汽车座椅靠背总成的头枕区域会采用局部突出的设计方案,从而使得其对驾乘人员头部后方区域进行支撑。驾乘人员通过旋转解锁靠背角度调节手柄,从而使得靠背总成整体绕着调角转轴进行角度调节,找到对人体舒适的支撑角度。

    3、但是,对靠背的调节只有改变靠背的角度,单一的角度调整并不能完全符合人体工学,座椅的可调整形态并不能够完全满足不同身材的乘车人员,尤其是颈肩部的靠背位置,能够调整的舒适范围更加有限,在车辆长时间行驶的过程中,不舒服的坐姿会影响乘车人员的体验。

    4、座椅的头部区域因驾驶员驾驶坐姿及视野范围因素限制,会导致驾驶员后脑勺区域与靠背头枕区域存在空间,进而使驾驶员头部后方区域无法得到有效支撑,导致驾驶员异常疲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及汽车座椅,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单一,不能单独调节支撑驾乘人员的颈肩头部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包括:

    3、座椅靠背骨架,所述座椅靠背骨架包括靠背下骨架和靠背上骨架,所述靠背上骨架位于所述靠背下骨架的顶部且相对所述靠背下骨架俯仰转动;

    4、靠背调节机构,所述靠背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靠背下骨架和靠背上骨架之间的角度调节器,以及与所述角度调节器连接控制所述靠背上骨架俯仰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靠背下骨架包括左侧下支架和右侧下支架,所述左侧下支架和右侧下支架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

    6、所述靠背上骨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左侧下支架顶部的左侧上支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右侧下支架顶部的右侧上支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可转动地连接;

    8、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左侧下支架的顶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左侧上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侧下支架的顶部与所述右侧上支架的底部通过右侧固定销转动连接;

    10、所述右侧下支架上连接有驱动所述靠背上骨架绕所述右侧固定销单向转动的发条弹簧;

    11、所述发条弹簧的一端通过限位件与右侧下支架连接,所述发条弹簧的另一端与右侧固定销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靠背上骨架还包括将所述右侧上支架和左侧上支架连接成一体的“u”形弯管和上横梁;

    13、所述“u”形弯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右侧上支架和左侧上支架的顶部,所述上横梁固定连接在所述右侧上支架和左侧上支架的中部;

    14、所述靠背下骨架还包括将所述右侧下支架和左侧下支架连接成一体的下横梁。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形弯管的顶部连接有肩部弯管,所述肩部弯管的顶部设有肩部支架;

    16、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肩部支架上的解锁扣手,所述解锁扣手通过拉线连接所述角度调节器。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器上连接有解锁所述角度调节器的左侧固定销,所述左侧固定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摆臂;

    18、所述拉线的一端通过第一端头与摆臂连接,所述拉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端头与解锁扣手连接;

    19、所述下横梁上靠近所述角度调节器的一端设有定位拉线弯头的弯头支架。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扣手包括固定在所述肩部支架上的下底座,所述下底座上卡扣连接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扣手;

    21、所述扣手与拉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扣手用于拉动所述拉线解锁所述角度调节器。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驱动所述靠背上骨架相对所述靠背下骨架俯仰转动的电机,以及控制所述电机正反向转动的切换开关。

    23、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所述汽车座椅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

    2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及汽车座椅,由于本申请的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设置了座椅靠背骨架,该座椅靠背骨架包括靠背下骨架和靠背上骨架,靠背上骨架位于靠背下骨架的顶部且相对靠背下骨架俯仰转动;靠背调节机构,该靠背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靠背下骨架和靠背上骨架之间的角度调节器,以及与角度调节器连接控制靠背上骨架俯仰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

    26、因此,本申请的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将座椅靠背骨架设计成相互转动连接的靠背下骨架和靠背上骨架两部分组成,其中靠背上骨架位于靠背下骨架的顶部且相对靠背下骨架俯仰转动。靠背下骨架用于支撑驾乘人员的腰部和背部,靠背上骨架在靠背下骨架上俯仰转动用于单独调节支撑驾乘人员的肩部和颈部。靠背上骨架不仅能够跟随靠背下骨架同步俯仰调节,靠背上骨架还能相对靠背下骨架单独俯仰调节,使座椅靠背能够更加贴合不同驾乘人员的乘坐姿势。

    27、本申请的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还设置了调整靠背上骨架相对靠背下骨架俯仰角度的靠背调节机构,该靠背调节机构在靠背下骨架和靠背上骨架之间安装了角度调节器,以及与角度调节器连接控制靠背上骨架俯仰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器用于将靠背上骨架以设定俯仰角度锁止在靠背下骨架上,锁止并保持靠背上骨架与靠背下骨架之间的俯仰角度。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解锁角度调节器,使靠背上骨架与靠背下骨架之间处于转动状态,进而根据用户需要调节靠背上骨架的俯仰角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成于座椅靠背上的肩部角度调节结构及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靠背骨架,该座椅靠背骨架包括靠背下骨架和靠背上骨架,靠背上骨架位于靠背下骨架的顶部且相对靠背下骨架俯仰转动;靠背调节机构,该靠背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靠背下骨架和靠背上骨架之间的角度调节器,以及与角度调节器连接控制靠背上骨架俯仰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本申请的靠背下骨架用于支撑驾乘人员的腰部和背部,靠背上骨架在靠背下骨架上俯仰转动用于单独调节支撑驾乘人员的肩部和颈部。靠背上骨架不仅能够跟随靠背下骨架同步俯仰调节,靠背上骨架还能相对靠背下骨架单独俯仰调节,使座椅靠背能够更加贴合不同驾乘人员的乘坐姿势。

    技术研发人员:陈好,李健伟,王志坚,孙隽杰,隋晓慧,黄晶,李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4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