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具体讲是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桩的保护厢体。
背景技术:
1、电动车是由蓄电池(电瓶)提供电能,由电动机(直流、交流,串励、他励)驱动的纯电动机动车辆。由于我国石油资源比较贫乏,燃油与尾气的排放污染又是未来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此,中国发展电动车辆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绿色环保革命的需求,因为电动车辆环保、低能耗,它是绿色环保、净化空气污染的最好交通产物。
2、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量生产,越来越多的充电桩也随之迸发,然而由于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由于电池发热发烫,很容易在高温环境下产生自燃或爆炸,这也是电动汽车最为致命的缺点,尤其是在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库内,若是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自燃,很容易对周围车辆造成破坏,并且现有的两轮电动车也存在有相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桩的保护厢体,该保护厢体可将电动车分开放置进行充电,有效的降低了车辆之间互相串燃的可能性,同时该保护箱体在闭合时可进行密封,且在顶部设置了喷淋机构,当内部温度过高产生烟雾时可通过喷淋机构以及灭火器进行喷淋,防止燃烧,同时由于内部为密封状态,灭火器会在喷淋时会消耗内部氧气,进而防止车辆自燃,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车主损失。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桩的保护厢体,所述保护厢体的任意一个侧端设置有可升降的开合门,当开合门合上时保护厢体内部形成密闭空腔,在所述保护厢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向保护厢体内进行喷淋的喷淋机构与灭火器。
3、通过采用上段所述技术方案,通过保护厢体可将车辆分开放置后进行充电,在保护厢体的任意一个侧端设置开合门,可便于车辆的进出,同时开合门在合上时可实现密封,且在顶部设置有喷淋机构,可有效的防止内部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自燃爆炸,保护车辆不会损坏。
4、具体的,所述保护厢体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围合在支撑框架外端的多个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侧板、顶板、底板以及开合门,所述侧板、顶板以及底板均与支撑框架保持密闭连接。
5、通过采用上段所述技术方案,将保护厢体设置为支撑框架以及外端的板体是保证整体的强度,方便在顶部安装喷淋机构。
6、具体的,所述板体的外端为金属材料,内端设置有阻燃材料。
7、通过采用上段所述技术方案,设置板体外端为金属材料,内端为阻燃材料是防止内部车辆在发生自燃时,火源不会传递至外部,进而防止对附近的车辆造成损坏,同时可以防止车辆在发生爆炸时其爆炸物不会飞出。
8、具体的,所述顶板上方的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安装有喷淋机构。
9、通过采用上段所述技术方案,在保护厢体顶部设置支撑梁是方便安装喷淋机构,以提高整体强度。
10、具体的,所述喷淋机构具体包括暂存水箱、排水管、纵向喷淋管以及数个横向喷淋管,所述暂存水箱设置在所述支撑梁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暂存水箱的底部,另一端穿过顶板插入保护厢体内并与纵向喷淋管保持连通,数个所述横向喷淋管均与纵向喷淋管保持垂直连通并均匀分布在纵向喷淋管的两端上,在所述纵向喷淋管和横向喷淋管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喷淋孔。
11、通过采用上段所述技术方案,设置喷淋机构的具体形式可便于在保护厢体内进行均匀的喷淋,从而防止喷淋位置不正确导致车辆自燃。
12、具体的,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该阀门通过外部控制系统控制开合。
13、通过采用上段所述技术方案,在排水管上设置阀门,且阀门通过外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是便于车辆在发生自燃前打开阀门,从而进行喷淋,在常态下阀门关闭。
14、具体的,所述支撑框架的侧端开口位置设置有门框,该门框为两个设置在支撑框架内端的支撑杆体构成,在两个支撑杆体的对向端设置有开合门上下滑动的滑槽,在所述门框侧端的支撑框架内部顶端还设置有转筒,该转筒通过外部驱动装置进行旋转,所述支撑杆体靠近转筒的位置开设有与滑槽连通的插入槽,所述开合门的一端缠绕在转筒的外端上,另一端穿过支撑杆体的插入槽在滑槽内上下滑动。
15、通过采用上段所述技术方案,设置门框以及转筒可便于带动开合门升降,形成卷帘门结构,不仅可实现开合门的开合,并且可在较小的空间进行安装,特别适用于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库内。
16、具体的,在所述支撑杆体的滑槽内端设置有橡胶密封条。
17、通过采用上段所述技术方案,设置橡胶密封条是方便对开合门与门框进行密封,从而保证内部为密闭空间。
18、具体的,所述底板靠近开合门的顶端一侧为斜面,所述斜面上与支撑杆体的滑槽对应位置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开合门的端部可插入该密封槽内实现密封,所述底板顶端另一侧为凹陷面并在最低端处设置有单向阀。
19、通过采用上段所述技术方案,设置底板的斜面是方便车辆在保护厢体内进出,设置密封槽是保证开合门合上时进行密封,设置单向阀是便于排出内部的水。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首先,该保护厢体可将停车场或地下车库内的车辆进行分隔,从而保证电动车辆在进行充电时发生自燃的情况下不会危及附近的车辆。
22、其次,该保护厢体在闭合开合门时可实现密封,且顶部设置喷淋机构,可有效的防止内部放置的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发生自燃,同时也可实现对内部空气的降温,并且通过灭火器的设置,当内部温度过高时,灭火器启动对内部进行喷淋,消耗内部的氧气,有效的阻止车辆自燃。
23、最后,通过该保护厢体的设置,可将充电桩以及充电线放置在一个密闭空间内,防止外部人员破坏充电桩等,也可避免外部车辆非法占用车位等。
1.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桩的保护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厢体的任意一个侧端设置有可升降的开合门,当开合门合上时保护厢体内部形成密闭空腔,在所述保护厢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向保护厢体内进行喷淋的喷淋机构与灭火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桩的保护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厢体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围合在支撑框架外端的多个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侧板、顶板、底板以及开合门,所述侧板、顶板以及底板均与支撑框架保持密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桩的保护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外端为金属材料,内端设置有阻燃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桩的保护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方的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安装有喷淋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桩的保护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具体包括暂存水箱、排水管、纵向喷淋管以及数个横向喷淋管,所述暂存水箱设置在所述支撑梁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暂存水箱的底部,另一端穿过顶板插入保护厢体内并与纵向喷淋管保持连通,数个所述横向喷淋管均与纵向喷淋管保持垂直连通并均匀分布在纵向喷淋管的两端上,在所述纵向喷淋管和横向喷淋管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喷淋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桩的保护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该阀门通过外部控制系统控制开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桩的保护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侧端开口位置设置有门框,该门框为两个设置在支撑框架内端的支撑杆体构成,在两个支撑杆体的对向端设置有开合门上下滑动的滑槽,在所述门框侧端的支撑框架内部顶端还设置有转筒,该转筒通过外部驱动装置进行旋转,所述支撑杆体靠近转筒的位置开设有与滑槽连通的插入槽,所述开合门的一端缠绕在转筒的外端上,另一端穿过支撑杆体的插入槽在滑槽内上下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桩的保护厢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杆体的滑槽内端设置有橡胶密封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电动车充电桩的保护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靠近开合门的顶端一侧为斜面,所述斜面上与支撑杆体的滑槽对应位置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开合门的端部可插入该密封槽内实现密封,所述底板顶端另一侧为凹陷面并在最低端处设置有单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