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动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前叉。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速发展,机动车的使用量逐年增长,城市交通阻塞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得益于锂电池技术突破,目前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大众交通出行代步的最佳工具。目前电动自行车的驱动方式可以分为轮毂电机驱动方式和中置系统驱动方式。轮毂电机驱动方式是在车轮上安装电机,通过电机的自转来带动车轮的转动,轮毂电机驱动方式还可以分为前驱驱动以及后驱驱动。
2、目前采用前驱驱动的电动自行车在启动或电动车在急刹时,产生的瞬间扭力通过轴芯转移到勾爪上,在该瞬间扭力的作用下,勾爪的晶体结构会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金属疲劳,影响骑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前叉,能够通过凸起部将轴芯所受到的部分瞬间扭力分散至勾爪座上,从而降低勾爪槽所受到的瞬间扭力,避免勾爪槽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而出现的金属疲劳。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前叉,包括:
3、外管部,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勾爪座,所述勾爪座的两侧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端面的勾爪槽,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止转孔;
4、轴芯,容置于所述勾爪槽,且所述轴芯的端部露出于所述第二端面;
5、止转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上,所述止转件上设有凸起部以及用于穿设所述轴芯端部的安装孔,所述凸起部嵌入所述止转孔。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勾爪座的第二端面上还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壁开设有所述止转孔,所述容置槽的开口与所述勾爪槽的开口同向,所述止转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上。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止转件为柱形金属板,所述容置槽的径向截面形状与所述止转件相适配;
8、所述凸起部包括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环设于所述止转孔。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勾爪槽的开口向下,且所述勾爪槽的两个内侧面相互平行。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芯包括有轴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轴杆的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杆容置于所述勾爪槽上,且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轴杆的径向截面大于所述勾爪槽的槽体截面。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杆与所述连接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还开设有锁附孔,所述止转件上设有与所述锁附孔相对应的轴孔,所述轴孔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安装于所述锁附孔上。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部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管以及叉桥,两个所述外管通过所述叉桥连接,所述外管的侧壁上且远离所述叉桥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勾爪座。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叉还包括立管、叉肩以及行程管,所述立管连接所述叉肩,所述叉肩的两端连接所述行程管,所述行程管嵌设于所述外管上。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管上还设有刹车安装座以及若干线管固定块。
16、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前叉,电机在启动时或电动自行车在急刹时,轴芯所受到的瞬间扭力分别传递至勾爪槽和止转件上,止转件通过凸起部将该瞬间扭力分散至勾爪座上,从而降低勾爪槽所受到的瞬间扭力,避免勾爪槽由于过高的瞬间扭力而导致的金属疲劳,可以提高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
1.一种电动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爪座的第二端面上还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底壁开设有所述止转孔,所述容置槽的开口与所述勾爪槽的开口同向,所述止转件容置于所述容置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件为柱形金属板,所述容置槽的径向截面形状与所述止转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爪槽的开口向下,且所述勾爪槽的两个内侧面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包括有轴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轴杆的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杆容置于所述勾爪槽上,且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轴杆的径向截面大于所述勾爪槽的槽体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与所述连接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底壁还开设有锁附孔,所述止转件上设有与所述锁附孔相对应的轴孔,所述轴孔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安装于所述锁附孔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部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管以及叉桥,两个所述外管通过所述叉桥连接,所述外管的侧壁上且远离所述叉桥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勾爪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还包括立管、叉肩以及行程管,所述立管连接所述叉肩,所述叉肩的两端连接所述行程管,所述行程管嵌设于所述外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自行车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上还设有刹车安装座以及若干线管固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