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5-02  36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


    背景技术:

    1、在汽车零件加工过程中,部分零件需要进行内孔加工,可将圆柱形工件内部开设有成孔和对孔壁内部攻丝,便于后续的零件安装,但是在对圆柱形工件进行加工时,往往采用车床进行加工,而车床只能够对一个工件进行夹持,使得加工效率降低,但是现有的夹持工件在对工件进行夹持时,工作人员需要手动调节夹具,使得夹具对工件进行夹紧,而手动调节夹具和加工完成后拆卸夹具将取出会浪费大量时间,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同时也降低了加工效率。

    2、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6029475u所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在使用时,固定座通过螺柱转动插接在安装孔内部,而固定座内部可独立插接待加工工件,可便于进行连续性加工,增加加工的效率,并且在工作人员放置零件时,工作人员可直接将零件插接在定位块内部,弹簧通过弹性反作用力将夹板下端顶出,并与工件表面接触,弹簧的弹力使得夹板下端与工件表面贴合,实现将工件夹持在定位块内部的效果,方便进行后续加工,同时工作人员可调节螺栓旋进空腔内部的长度,调节弹簧的压力,便于提高夹板对工件的加持力度,进一步确保工件夹持稳定性,待得工件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可直接将工件拔出,放置未加工零件,有效节省了工作人员调节夹具的时间,更加高效。

    3、但是上述申请中的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其通过弹簧的弹力来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而在钻孔加工时,可能会导致工件出现晃动,从而影响到加工的精度的情况发生,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其通过弹簧的弹力来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而在钻孔加工时,可能会导致工件出现晃动,从而影响到加工的精度的情况发生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包括基座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基座的上表面右侧前端,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夹持装置和调节装置。

    3、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放置单元和夹持单元。

    4、所述放置单元包括夹具板、放置口、电磁环,所述夹具板固定连接于基座的上表面,所述放置口开设于夹具板的上表面左侧,所述电磁环安装于放置口的内部,放置口共开设了四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便于同时对四个工件进行钻孔加工,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橡胶气囊、加注管、螺纹密封盖,所述橡胶气囊安装于放置口的内壁,所述加注管固定连接于橡胶气囊的顶部一侧,所述螺纹密封盖螺纹连接于加注管的顶部。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橡胶气囊的内部灌注有磁流变液,当工件放置于放置口的内部后,对电磁环通电进而产生磁场,从而使橡胶气囊内部的磁流变液由低粘度的牛顿流体转化为高粘度、低流动性的宾汉流体,进而将工件包裹在橡胶气囊的内部,从而快速完成工件的夹持固定,效率更高,在面对不同大小的工件时,可以通过加注管来向橡胶气囊的内部加注磁流变液,进而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升降单元和限位单元。

    8、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立柱、升降电机、传动件、连接杆,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于基座的上表面左侧,所述升降电机安装于立柱的顶部中心,所述传动件连接于升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传动件的右侧。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立柱的右侧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传动件安装于限位滑槽的内部,且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的内部,启动升降电机带动传动件中的丝杆旋转,进而带动丝杆外表面的螺纹套和连接杆沿着限位滑槽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顶部夹持装置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对较高的工件从其顶部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钻孔加工时的稳定性。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支撑柱、导轨、滑块,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基座的上表面右侧,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支撑柱的左侧外表面,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导轨之上,在顶部夹持装置上下移动的同时,带动滑块沿着导轨同步上下移动,从而使顶部夹持装置移动的更加平稳。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和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夹持装置,配合底部的夹持装置,从工件的上下两端或者工件的中下部进行夹持,提高了钻孔加工的稳定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当工件放置于放置口的内部后,对电磁环通电进而产生磁场,从而使橡胶气囊内部的磁流变液由低粘度的牛顿流体转化为高粘度、低流动性的宾汉流体,进而将工件包裹在橡胶气囊的内部,从而快速完成工件的夹持固定,效率更高。

    14、2.该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启动升降电机带动传动件旋转,进而带动连接杆沿着限位滑槽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顶部夹持装置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对较高的工件从其顶部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钻孔加工时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包括基座(1)和控制器(2),所述控制器(2)安装于基座(1)的上表面右侧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夹持装置和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橡胶气囊(305)、加注管(306)、螺纹密封盖(307),所述橡胶气囊(305)安装于放置口(302)的内壁,所述加注管(306)固定连接于橡胶气囊(305)的顶部一侧,所述螺纹密封盖(307)螺纹连接于加注管(306)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气囊(305)的内部灌注有磁流变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升降单元和限位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01)的右侧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传动件(403)安装于限位滑槽的内部,且所述连接杆(404)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支撑柱(405)、导轨(406)、滑块(407),所述支撑柱(405)固定连接于基座(1)的上表面右侧,所述导轨(406)固定连接于支撑柱(405)的左侧外表面,所述滑块(407)滑动连接于导轨(406)之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04)和滑块(407)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夹持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包括基座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基座的上表面右侧前端,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夹持装置和调节装置。该汽车零部件内孔制造用多工位夹具,当工件放置于放置口的内部后,对电磁环通电进而产生磁场,从而使橡胶气囊内部的磁流变液由低粘度的牛顿流体转化为高粘度、低流动性的宾汉流体,进而将工件包裹在橡胶气囊的内部,从而快速完成工件的夹持固定,效率更高,启动升降电机带动传动件旋转,进而带动连接杆沿着限位滑槽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顶部夹持装置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对较高的工件从其顶部进行夹持固定,提高了钻孔加工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怡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5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2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