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管道气密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管材气密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管材除了作为支撑件外,还能作为管道用于介质的流动,当管材作为管道使用时,需要保证管材的气密性,尤其是在换热制造、锅炉制造、压力管道等行业中使用的管材,其对气密性要求更加严格,同时在这些行业中使用管材时需要对其进行气密检测。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手动闭气检测或者是人工半自动闭气检测,其不仅检测效率低,同时检测结果受到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并且在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检测压力容易受到制约,导致其不易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全自动管材气密检测设备,能实现管材的全自动的气密检测,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和保证检测结果,并且使得检测压力不受制约。
2、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管材气密检测设备,包括上料组件、气密检测组件和下料分离组件,所述上料组件设置在气密检测组件的前侧,所述下料分离组件设置在气密检测组件的后侧,且能根据检测结果完成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分开下料,所述上料组件的前侧设置有储料架。
3、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优选,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若干上料推杆和若干上料限位板,每个上料推杆的前端位于放置在储料架最后端待测管的下方,且每个上料推杆的前端设置有用于防止待测管在向上移动时向前脱离上料推杆的推杆限位挡条,所有上料推杆的后端均设置在左右延伸的上料支撑梁上,所述上料支撑梁的下方左右间隔设置有若干上料顶升气缸,每个上料顶升气缸均通过对应的上料顶升气缸座设置在储料架的后端;每个上料限位板的前端均设置在储料架后端上方,每个上料限位板的上端设置为朝向后下方倾斜的斜面,且每个上料限位板的上端后侧设置有能防止待测管继续移动的上料限位挡条。
4、进一步优选,所述气密检测组件包括用于直观反应待测管气密性且左右延伸的气密测试水槽,所述气密测试水槽内通过气密升降组件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气密架,所述气密架的左右两端均对应设置有气密端架,且右侧的气密端架通过管长调整组件设置在气密架上,每个气密端架的内侧和气密架的中部均通过连接架设置有用于放置待测管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前后间隔设置有若干间隔块,所述放置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待测管上移的锁紧组件,每个气密端架的左右内侧均设置有气密挡板,且左侧的气密挡板上放置架上放置每个待测管的位置处设置有能向待测管内充气的充气孔,且每个充气孔均配备有向充气孔内充气的充气管,充气管的另一端均与连接在能实现压缩空气注入的注气管路上,同时为方便控制注入压力,在每个充气管均配备有调压阀和压力表。
5、进一步优选,所述气密升降组件左右各设置有一组,每组气密升降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在气密架上的气密升降气缸,所述气密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设置在气密测试水槽底部,所述气密架与气密测试水槽之间前后间隔设置有气密升降导杆,所述气密升降导杆的上端穿过气密架后设置有气密防脱件,且气密升降导杆与气密架之间设置有气密导套。
6、进一步优选,所述管长调整组件包括调整电机、调整导轨和转动轴,所述调整电机设置在右侧气密端架上的中部,每个转动轴均通过对应转动座设置在右侧气密端架的前后侧,所述调整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同步轮,每个转动轴的上端均设置有从动同步轮,且从动同步轮与主动同步轮之间设置有同步带,每个转动轴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气密架的内侧对应移动轮均设置有一条移动通道,所述调整导轨沿着气密架左右延伸设置,右侧气密端架的底面上设置有能在调整导轨上左右移动的调整滑块。
7、进一步优选,所述锁紧组件对应每个放置架均设置有一组,每组锁紧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锁紧气缸和对应每个待测管设置的锁紧块,所述锁紧块设置为7字型,所述锁紧块的中部铰接设置在放置架上,最后侧锁紧块的下端铰接在锁紧气缸的输出端上,其余锁紧块的下端铰接在锁紧连杆前端,每个锁紧连杆的后端铰接在前一锁紧块下端,当锁紧气缸工作时,能使每个锁紧块的上端压在待测块上。
8、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料分离组件包括对应每个放置架设置的下料顶升组件和左右间隔设置的若干组下料架组件,所述下料顶升组件包括对应每个待测管设置的下料顶升气缸,所述下料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能将待测管顶出的下料顶升块,且下料顶升块的上端设置有顶升v型槽。
9、进一步优选,所述下料架组件包括下料架,所述下料架上通过对应的立柱设置有上下间隔设置有不合格品通道和合格品通道,且合格品通道的立柱与不合格品通道的立柱之间留有放置合格品的间隙,所述合格品通道和不合格品通道均向后下方倾斜设置,所述下料架下方设置有下料移动组件,所述下料移动组件包括下料移动气缸和下料移动导轨,所述下料移动气缸的输出端设置在下料架上,所述下料移动导轨设置在位于地面上的下料座上,所述下料架的底面设置有能在下料移动导轨上前后移动的下料移动滑块。
10、进一步优选,所述储料架整体设置为棱台框架,且储料架的顶面设置为朝后下延伸的斜面,所述储料架的后端左右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限制待测管位置的限位柱,所述储料架的左侧面上端设置有“l”型的限位导向槽,所述限位导向槽的水平段不高于储料架的顶面,所述限位导向槽的竖直段高于储料架的顶面,且限位导向槽竖直段的前段向左倾斜设置,限位导向槽竖直段的后段前后延伸直线设置。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上料组件和下料分离组件,实现管材的自动上下料,同时通过气密检测组件实现检测压力不受制约的自动检测,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和保证检测结果,并且还能根据检测结果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自动分开。
1.一种全自动管材气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组件(a)、气密检测组件(b)和下料分离组件(c),所述上料组件(a)设置在气密检测组件(b)的前侧,所述下料分离组件(c)设置在气密检测组件(b)的后侧,且能根据检测结果完成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分开下料,所述上料组件(a)的前侧设置有储料架(d);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全自动管材气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a)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若干上料推杆(1)和若干上料限位板(2),每个上料推杆(1)的前端位于放置在储料架(d)最后端待测管的下方,且每个上料推杆(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防止待测管在向上移动时向前脱离上料推杆(1)的推杆限位挡条(1a),所有上料推杆(1)的后端均设置在左右延伸的上料支撑梁(3)上,所述上料支撑梁(3)的下方左右间隔设置有若干上料顶升气缸(4),每个上料顶升气缸(4)均通过对应的上料顶升气缸座设置在储料架(d)的后端;每个上料限位板(2)的前端均设置在储料架(d)后端上方,每个上料限位板(2)的上端设置为朝向后下方倾斜的斜面,且每个上料限位板(2)的上端后侧设置有能防止待测管继续移动的上料限位挡条(2a)。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全自动管材气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升降组件左右各设置有一组,每组气密升降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在气密架(18)上的气密升降气缸(23),所述气密升降气缸(23)的输出端固定设置在气密测试水槽(17)底部,所述气密架(18)与气密测试水槽(17)之间前后间隔设置有气密升降导杆(24),所述气密升降导杆(24)的上端穿过气密架(18)后设置有气密防脱件,且气密升降导杆(24)与气密架(18)之间设置有气密导套。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全自动管材气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长调整组件包括调整电机(25)、调整导轨(26)和转动轴(27),所述调整电机(25)设置在右侧气密端架(19)上的中部,每个转动轴(27)均通过对应转动座(28)设置在右侧气密端架(19)的前后侧,所述调整电机(25)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同步轮(29),每个转动轴(27)的上端均设置有从动同步轮(30),且从动同步轮(30)与主动同步轮(29)之间设置有同步带,每个转动轴(27)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31),所述气密架(18)的内侧对应移动轮(31)均设置有一条移动通道(32),所述调整导轨(26)沿着气密架(18)左右延伸设置,右侧气密端架(19)的底面上设置有能在调整导轨(26)上左右移动的调整滑块(33)。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全自动管材气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对应每个放置架(20)均设置有一组,每组锁紧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锁紧气缸(34)和对应每个待测管设置的锁紧块(35),所述锁紧块(35)设置为7字型,所述锁紧块(35)的中部铰接设置在放置架(20)上,最后侧锁紧块(35)的下端铰接在锁紧气缸(34)的输出端上,其余锁紧块(35)的下端铰接在锁紧连杆(36)前端,每个锁紧连杆(36)的后端铰接在前一锁紧块(35)下端,当锁紧气缸工作时,能使每个锁紧块的上端压在待测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全自动管材气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分离组件(c)包括对应每个放置架(20)设置的下料顶升组件和左右间隔设置的若干组下料架组件,所述下料顶升组件包括对应每个待测管设置的下料顶升气缸(37),所述下料顶升气缸(37)的输出端设置有能将待测管顶出的下料顶升块(38),且下料顶升块(38)的上端设置有顶升v型槽。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全自动管材气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架组件包括下料架(39),所述下料架(39)上通过对应的立柱设置有上下间隔设置有不合格品通道(41)和合格品通道(40),且合格品通道(40)的立柱与不合格品通道(41)的立柱之间留有放置合格品的间隙,所述合格品通道(40)和不合格品通道(41)均向后下方倾斜设置,所述下料架(39)下方设置有下料移动组件,所述下料移动组件包括下料移动气缸(42)和下料移动导轨(43),所述下料移动气缸(42)的输出端设置在下料架(39)上,所述下料移动导轨(43)设置在位于地面上的下料座(44)上,所述下料架(39)的底面设置有能在下料移动导轨(43)上前后移动的下料移动滑块(45)。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全自动管材气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架(d)整体设置为棱台框架,且储料架(d)的顶面设置为朝后下延伸的斜面,所述储料架(d)的后端左右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限制待测管位置的限位柱(46),所述储料架(d)的左侧面上端设置有“l”型的限位导向槽(47),所述限位导向槽(47)的水平段不高于储料架(d)的顶面,所述限位导向槽(47)的竖直段高于储料架(d)的顶面,且限位导向槽(47)竖直段的前段向左倾斜设置,限位导向槽(47)竖直段的后段前后延伸直线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