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豆混合加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5-01  30


    本技术涉及咖啡豆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咖啡豆混合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内外咖啡初加工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2、第一,水洗法。该法加工出的咖啡豆干净度好、甜度高、可塑性强,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不足之处在于,风味单调,丝滑感差,醇厚度不足,缺乏层次感,余韵相对单一且短促。按其主要工序不同,水洗法分为全水洗法、半水洗法、湿刨法三种,主要区别在于脱胶方式不同。全水洗法主要工序包括鲜果机械脱皮、蜜豆浸泡发酵、人工水洗脱胶、干燥、碾米,半水洗法主要工序包括鲜果机械脱皮、蜜豆机械脱胶、干燥、碾米,湿刨法主要工序包括鲜果机械脱皮、蜜豆浸泡发酵、机械搅拌脱胶、干燥、碾米。

    3、第二,密处理法。该法加工出的咖啡豆具有更好的丝滑感,其醇厚度高,余韵香醇持久,长期以来受到咖啡爱好者青睐。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果胶层的保留,咖啡豆表面需要进行更多的精细处理,否则会增加杂质的含量和对咖啡豆质量的影响,因此,这种处理方式要求咖啡种植者需要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和耐心去维护每一个细节,费时费工,且由于果皮未参与发酵,因而与日晒相比会丧失水果风味、酒香风味。蜜处理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去除咖啡樱桃的果皮和果肉后,将果胶层(muc i l age)保留在豆子表面,然后进行晒干或烘焙等后续处理。这个果胶层颜色比较深,有些类似于蜂蜜,因此得名“蜜处理”。它与传统的日晒法和水洗法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点,首先是产量方面,相比水洗法的高成本,蜜处理在水资源利用率更高,因为果胶层保留的过程中只需要使用少量水,而果胶层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保湿性,可以帮助咖啡豆保持湿度,减少水分的流失。其次,在日晒法和水洗法之间的蜜处理法中,果胶层的保留使得咖啡豆内部发酵时间更长,从而更好地释放了糖分和酸度,使得口感更为复杂和浓郁。同时蜜处理分为多个不同类型,黄蜜处理:保留部分果胶和果肉,相对而言糖分含量较低,豆子颜色和口感与日晒豆更接近;红蜜处理:保留较多果胶和果肉,相对而言糖分含量较高,豆子颜色和口感偏红色、果味更浓郁;黑蜜处理:保留大部分果胶和果肉,相对而言糖分含量最高,豆子颜色和口感类似焦糖或蜂蜜,口感更加甜滑。

    4、第三,日晒法。该法加工出的咖啡豆具有独特的红酒香味和果酸,其酸质呈现热带水果风味,爽朗明亮、活泼,醇厚度高,余韵酒香持久悠长,受到资深咖友青睐。不足之处在于,加工过程中果皮、全部果肉及果胶参与发酵,其成分较复杂,因而制出的咖啡豆杂味相对较重,而且往往伴有腐烂气味,加之加工品质主要依赖人工经验和自然环境,在咖啡鲜果一致条件下,若操作者经验丰富、并且刚好碰上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可获得品质较好的日晒咖啡豆,也就是说最终加工出的咖啡豆品质,完全取决于自然环境,这就是目前日晒方法面临的实际问题。日晒法按其工序风味传统日晒发和厌氧发酵法。传统日晒法,其主要加工步骤为:鲜果采摘后,通过人工精选、去除未成熟果、干果、霉果及枝叶(目前该步骤已出现色选机替代)得到精选鲜果;精选鲜果放置于室外(或大棚内)晾晒床上,每天日出摊开,日落收拢并用塑料布包裹起来、就着余热使其发酵,途中每间隔1-2小时人工翻动一次,如此反复进行晾晒、发酵15-20天,最后得到咖啡干果;干果经碾米加工,得到咖啡米,也称日晒豆。厌氧发酵法,其主要加工步骤为:鲜果采摘后,通过人工精选、去除未成熟果、干果、霉果及枝叶(目前该步骤已出现色选机替代)得到精选鲜果;精选鲜果放置于密闭容器内发酵15-20天,最后得到咖啡干果;干果经碾米加工,得到咖啡米,也称厌氧豆。

    5、对比上述三种加工方法看出,水洗法咖啡最大优点是干净,但醇厚度低、风味单调;蜜处理咖啡最大优点是醇厚度好,但干净度、风味一般;日晒咖啡最大优点是风味丰富,但干净度差、杂味重。此外,蜜处理、日晒受条件限制,无法确保品质及每批次的一致性,导致目前价格相对较高、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咖啡豆混合加工生产线,该生产线一方面可降低劳动强度、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大幅提高咖啡豆品质及批次一致性,在本实用新型及配套设备共同保证下、真正实现高品质咖啡豆的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较好。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咖啡豆混合加工生产线,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有两组纵支架,两组所述纵支架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斗式提升机,所述斗式提升机设置在所述机架外侧,并与其中一组所述纵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斗式提升机的出料口对应所述机架顶部;风选除杂机,所述风选除杂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顶部,并且所述风选除杂机的进料口与所述斗式提升机的出料口相联通;咖啡脱皮机,所述咖啡脱皮机嵌设于所述第一横梁内,并且所述咖啡脱皮机的进料口与所述风选除杂机的出料口相联通;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嵌设于所述第二横梁内部,并且所述发酵罐的进料口与所述咖啡脱皮机的出料口相对应;振动流化床预干机,所述振动流化床预干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梁的下方,并且所述振动流化床预干机的进料口与所述发酵罐的出料口相对应;固定床热风烘干机,所述固定床热风烘干机设置在所述振动流化床预干机的一侧,并向所述机架外部延伸,所述固定床热风烘干机的进料口与所述振动流化床预干机的出料口相联通。

    3、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暂存罐和第二暂存罐,所述第一暂存罐的进料口与所述咖啡脱皮机的出料口联通,所述第二暂存罐的进料口与所述咖啡脱皮机的出壳口联通,所述第一暂存罐及所述第二暂存罐的出料口分别与所述发酵罐的进料口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一暂存罐及所述第二暂存罐的出料口分别设有出料控制阀。

    4、优选的,还包括混料机,所述混料机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暂存罐及所述第二暂存罐的出料口相联通。

    5、优选的,所述发酵罐的进料口与所述混料机的出料口联通。

    6、优选的,还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在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的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所述第一暂存罐及所述第二暂存罐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三横梁内部;所述混料机嵌设于所述第四横梁内部。

    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该生产线加工出的咖啡豆兼顾了水洗法的干净、密处理法的高醇厚度、日晒法的丰富风味,同时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应用该生产线,一方面可降低劳动强度、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大幅提高咖啡豆品质及批次一致性,真正实现高品质咖啡豆的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较好。从而解决传统水洗法、密处理法和日晒法存在的问题。另外,第一暂存罐及第二暂存罐分别对咖啡蜜豆与果皮进行分别存储,再通过两个出料控制阀按比例的排入混料机内,从而实现咖啡蜜豆与果皮的可控比例混合。混合后的咖啡蜜豆与果皮最终排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咖啡豆混合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咖啡豆混合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暂存罐(7)和第二暂存罐(8),所述第一暂存罐(7)的进料口与所述咖啡脱皮机(3)的出料口联通,所述第二暂存罐(8)的进料口与所述咖啡脱皮机(3)的出壳口联通,所述第一暂存罐(7)及所述第二暂存罐(8)的出料口分别与所述发酵罐(4)的进料口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一暂存罐(7)及所述第二暂存罐(8)的出料口分别设有出料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咖啡豆混合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料机(9),所述混料机(9)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暂存罐(7)及所述第二暂存罐(8)的出料口相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咖啡豆混合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4)的进料口与所述混料机(9)的出料口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咖啡豆混合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在所述第一横梁(11)与所述第二横梁(12)之间的第三横梁(13)和第四横梁(14);所述第一暂存罐(7)及所述第二暂存罐(8)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三横梁(13)内部;所述混料机(9)嵌设于所述第四横梁(14)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咖啡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咖啡豆混合加工生产线,其包括:斗式提升机,风选除杂机,咖啡脱皮机,发酵罐,振动流化床预干机,固定床热风烘干机。风选除杂机的进料口与斗式提升机的出料口相联通;咖啡脱皮机的进料口与风选除杂机的出料口相联通;发酵罐的进料口与咖啡脱皮机的出料口及出壳口相对应;振动流化床预干机的进料口与发酵罐的出料口相联通;固定床热风烘干机的进料口与振动流化床预干机的出料口相联通。该生产线一方面可降低劳动强度、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大幅提高咖啡豆品质及批次一致性,在本技术及配套设备共同保证下、真正实现高品质咖啡豆的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庞子乾,王明湖,陈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康立信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29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24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