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灰垃圾渗液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5-01  50


    本发明涉及垃圾渗液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飞灰垃圾渗液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飞灰垃圾渗液处理过程属于环保措施之一,其本质属于液体污染物的处理过程,且渗透液属于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现行的处理方式以物化(预处理)-生化(包括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物化(深度处理)三者形成的组合工艺进行而实现达标排放的目的。

    2、结合上述内容来说,首先需要将垃圾填埋场渗透出的废水经过管道系统输送到对应的处理结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垃圾种类/成分复杂,以及垃圾在腐烂降解这一过程不可控,是导致渗透液成分复杂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因为地域差别、种类差别,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渗滤液水质(浓度/成分)和渗透量差别很大,从而出现因水质条件更加复杂导致后续处理介质难以满足处理要求,或者出现水质条件降低或者渗透量较低,若以同一条件的处理介质进行生化处理时,也会出现工艺(输送能力、生化处理能力)过剩浪费的问题,如果采取定期安排人员抽检,其人工投入成本较大;

    3、对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灰垃圾渗液处理系统,针对飞灰垃圾渗透液的处理过程中,因渗透液中成分复杂且单位时间中的渗透量差异较大,后续的处理结构难以完全配合其中的成分复杂性和渗透量差异,甚至出现处理能力不足或工艺过剩浪费。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飞灰垃圾渗液处理系统,由初滤单元、初级反应单元和总成控制器组成,所述初滤单元包括蓄水池和过滤釜,所述初级反应单元包括初级反应釜、注药组件、集渣筒和集水筒,所述蓄水池和过滤釜之间设置有配置一级水泵的水管,且过滤釜与初级反应釜之间设置有回水环管,所述回水环管上设置有二级水泵;

    3、所述初级反应釜中心位置上安装有垂直设置的中心通管,且初级反应釜内部设置有浮块,所述中心通管的末端与集水筒之间连通,所述浮块在初级反应釜内壁和中心通管外壁中沿竖直方向为滑动连接,所述中心通管的上侧位置上设置有渗透部,所述初级反应釜通管浮块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分别设置为缓冲仓和沉淀仓,且初级反应釜外壁位置上沿竖直方向安装有多个定向安装套,所述定向安装套沿竖直方向呈等距设置,且定向安装套中均安装有压强传感器,所述沉淀仓与集渣筒内部之间连通。

    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初级反应釜内部通过多个定向安装套的设置位置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等量空间,多个所述等量空间沿从下到上的方向进行逐级编号为i。

    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块下侧位置上设置有涡轮,且浮块上表面位置上安装有磁性外套,所述涡轮通过磁性外套在浮块中为转动连接。

    6、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向安装套沿水平平面呈向上倾斜状。

    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水环管与初级反应釜的相交位置位于缓冲仓和沉淀仓的交接处,且回水环管与初级反应釜的相交位置位于编号1的等量空间中。

    8、进一步设置为:通过总成控制器设置初滤单元、初级反应单元的运行方式包括如下步骤,且在总成控制器中设置有关联运行方式的监控系统:

    9、步骤一:通过一级水泵将蓄水池中的渗透液抽入到过滤釜中进行初级过滤得到废液,废液通过二级水泵注入到初级反应釜中的沉淀仓中进行初级反应过程得到初级反应液和固态反应物;

    10、步骤二:在初级反应过程中,同步以注药组件向沉淀仓中注入处理药液,一个等量空间中的废液和处理药液的比例为n∶1,在注入处理药液过程中,在渗透部位于沉淀仓中进入反渗液阶段,在反渗液阶段中将初级反应液收集在集水筒中,并通过集渣筒收集固态反应物。

    11、进一步设置为:监控系统由数据集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动作控制模块组成,所述数据集成模块用于收集一级水泵和二级水泵的动作数据、多个压强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并将动作数据和检测数据发送到数据分析模块中;

    12、在数据分析模块中将一级水泵的动作数据作为前位参数,将二级水泵的动作数据和多个压强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作为动作参数,并以动作参数建立反应模拟模型,前位参数作为反应模拟模型中的前位判断依据,反应模拟模型中通过动作参数设置压强差量公式,并在压强差量公式中设置等差比,将等差比设置为反应模拟模型中的动作时间值;

    13、动作控制模块具有初滤单元、初级反应单元的控制权限,且动作控制模块以动作时间值对二级水泵执行动作数据调节过程,在动作数据调节过程中用于控制初级反应液注入到沉淀仓中的流量。

    14、本发明具备下述有益效果:

    15、整体装置根据垃圾渗透液的成分浓度复杂性和渗透量差异而提出的初级处理过程,整体过程基于现行处理过程的物化和生化工艺,且整体装置关键点位于初级反应釜中的初级反应过程,而有所不同的是:整体过程不需要考虑到渗透液的成分分析过程,而是利用生化工艺中渗透液与处理药液反应时产生的固态反应物而产生的液体密度差异,并进而根据密度-压强的转换关系设置反应模拟模型,并从中设置对应的等差比,将等差比作为初级反应过程中的动作时间值,从而以动作时间值作为反渗透阶段的重要参数,具体本质是进一步限制废液注入到沉淀池中的流量,最终目的是:保证通过反渗透阶段得到的初级反应液的浓度处于可控且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后续处理过程出现处理能力不足或处理能力过剩的问题;

    16、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对一级水泵和初级反应过程进行二次限制,其中一级水泵的运行过程依赖蓄水池中的垃圾渗透液量,而在初级反应过程中,结合浮力的作用促使浮块上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利用直接接触到废液和处理药液的混合物的涡轮对其进行持续“搅拌”,这一目的是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加速固态反应物快速沉淀,继而通过多个压强传感器可直观且准确的检测到对应数据。



    技术特征:

    1.一种飞灰垃圾渗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初滤单元、初级反应单元和总成控制器(8)组成,所述初滤单元包括蓄水池(1)和过滤釜(3),所述初级反应单元包括初级反应釜(6)、注药组件(5)、集渣筒(9)和集水筒(7),所述蓄水池(1)和过滤釜(3)之间设置有配置一级水泵(2)的水管,且过滤釜(3)与初级反应釜(6)之间设置有回水环管(15),所述回水环管(15)上设置有二级水泵(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灰垃圾渗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反应釜(6)内部通过多个定向安装套(10)的设置位置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个等量空间,多个所述等量空间沿从下到上的方向进行逐级编号为i。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灰垃圾渗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12)下侧位置上设置有涡轮(16),且浮块(12)上表面位置上安装有磁性外套(14),所述涡轮(16)通过磁性外套(14)在浮块(12)中为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灰垃圾渗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安装套(10)沿水平平面呈向上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飞灰垃圾渗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环管(15)与初级反应釜(6)的相交位置位于缓冲仓和沉淀仓的交界处,且回水环管(15)与初级反应釜(6)的相交位置位于编号1的等量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飞灰垃圾渗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总成控制器(8)设置初滤单元、初级反应单元的运行方式包括如下步骤,且在总成控制器(8)中设置有关联运行方式的监控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灰垃圾渗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系统由数据集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动作控制模块组成,所述数据集成模块用于收集一级水泵(2)和二级水泵(4)的动作数据、多个压强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并将动作数据和检测数据发送到数据分析模块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灰垃圾渗液处理系统,涉及垃圾渗液处理技术领域,整体结构基于垃圾渗透液的成分浓度复杂性和渗透量差异性而提出的初级处理过程,其本质建立在物化和生化的基本原理上,有所不同的是:整体过程根据生化过程中因反应产生固态杂质而导致初级反应釜中产生密度差异的基本原理,对初级反应过程中渗透液进行渐次反渗透滤出,其目的是:在不考虑检测渗透液成分浓度的前提下,根据密度-压强的转换关系限制废液注入量,从而确保最终收集得到初级反应液成分处于可控且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后续处理过程中出现处理能力不足、处理能力过剩的问题,也可以减少处理过程中的投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虹,文明杰,张学东,王智超,李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楚环保(湖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2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