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技术2025-04-30  52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特别涉及一种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与发展,各领域的信息量产生了爆炸式增长,数据量巨大,对于存储领域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很重要。当前存储系统中,随着项目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增加,所承接的需求越来越多,代码库中的代码量也不断增加,这也导致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或库文件的大小也随之增大。

    2、这种情况下,则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来容纳这些数据,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优化代码结构、减少冗余代码、使用合适的编译优化选项等来降低生成的代码的大小。

    3、综上,如何提升代码开发及编译效率,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能够提升代码开发及编译效率。其具体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应用于与服务器直连的存储系统,包括:

    3、在代码开始编译之前申请内存空间,并根据预设资源分配策略将所述内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内存块,以利用每一所述内存块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

    4、基于各所述内存块的内存大小对各所述内存块分别添加不同的监控策略,并基于所述监控策略设置对应的断言表达式;

    5、在代码编译过程中监测所述断言表达式是否存在预设异常值,若所述断言表达式存在所述预设异常值,则判定本次编译出现异常,并停止编译,以便在异常解决之后继续进行代码编译;

    6、在确定任一监控策略执行完毕后,利用预设断言库中预先设置的目标开关关闭所述任一监控策略。

    7、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资源分配策略将所述内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内存块,以利用每一所述内存块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包括:

    8、获取预设资源分配策略,并确定所述预设资源分配策略中基于历史编译过程划分的不同资源数据类型;其中,所述资源数据类型包括与交互数据索引对应的第一资源数据类型、与传输过程中的源数据对应的第二资源数据类型、与编译过程中产生的处理后数据对应的第三资源数据类型和与内部资源数据对应的第四资源类型;

    9、根据预设功能需求确定所述第一资源数据类型占用的第一内存大小、所述第二资源数据类型占用的第二内存大小、所述第三资源数据类型占用的第三内存大小和所述第四资源数据类型占用的第四内存大小;其中,所述第一内存大小、所述第二内存大小、所述第三内存大小和所述第四内存大小的内存和值为所述内存空间的总内存大小;

    10、基于所述第一内存大小、所述第二内存大小、所述第三内存大小和所述第四内存大小将所述内存空间划分为四个内存块,以利用每一所述内存块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

    11、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资源分配策略将所述内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内存块,以利用每一所述内存块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包括:

    12、获取预设资源分配策略,并确定所述预设资源分配策略中的未知资源数据类型和基于历史编译过程划分的已知资源数据类型;其中,所述已知资源数据类型包括与交互数据索引对应的第一资源数据类型、与传输过程中的源数据对应的第二资源数据类型、与编译过程中产生的处理后数据对应的第三资源数据类型和与内部资源数据对应的第四资源类型;

    13、根据预设功能需求确定所述第一资源数据类型占用的第一内存大小、所述第二资源数据类型占用的第二内存大小、所述第三资源数据类型占用的第三内存大小、所述第四资源数据类型占用的第四内存大小和所述未知资源数据类型占用的第五内存大小;其中,所述第一内存大小、所述第二内存大小、所述第三内存大小、所述第四内存大小和所述第五内存大小的内存和值为所述内存空间的总内存大小;

    14、基于所述第一内存大小、所述第二内存大小、所述第三内存大小、所述第四内存大小和所述第五内存大小将所述内存空间划分为五个内存块,以利用每一所述内存块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

    15、可选的,所述基于各所述内存块的内存大小对各所述内存块分别添加不同的监控策略,包括:

    16、基于各所述内存块的内存大小设置不同的监控策略;其中,所述监控策略中设置有判断条件,所述判断条件为代码编译过程中实时监测到的目标内存块中存储的资源数据量需小于等于对应的内存大小,所述目标内存块为各所述内存块中的任一内存块;

    17、将所述监控策略添加至对应的内存块。

    18、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监控策略设置对应的断言表达式,包括:

    19、基于所述监控策略中的判断条件和字符数组设置对应的断言表达式;其中,所述判断条件的结果用于确定所述字符数组的大小,所述字符数组的大小用于确定所述断言表达式是否产生所述预设异常值。

    20、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21、若目标内存块中存储的资源数据量小于等于对应的内存大小,则判定所述判断条件的结果为真,并将所述字符数组的大小设置为第一预设数值;

    22、若目标内存块中存储的资源数据量大于对应的内存大小,则判定所述判断条件的结果为假,并将所述字符数组的大小设置为第二预设数值;

    23、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24、若所述字符数组的大小为所述第二预设数值,则判定所述断言表达式产生所述预设异常值。

    25、可选的,所述基于各所述内存块的内存大小对各所述内存块分别添加不同的监控策略之后,还包括:

    26、将各所述监控策略存储至预设断言库,并对每一所述监控策略设置对应的开关;其中,所述开关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监控策略;

    27、相应的,所述利用预设断言库中预先设置的目标开关关闭所述任一监控策略,包括:

    28、从所述预设断言库中查找与所述任一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开关,以利用所述目标开关关闭所述任一监控策略。

    29、第二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装置,应用于与服务器直连的存储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30、内存块划分模块,用于在代码开始编译之前申请内存空间,并根据预设资源分配策略将所述内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内存块,以利用每一所述内存块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

    31、监控策略添加模块,用于基于各所述内存块的内存大小对各所述内存块分别添加不同的监控策略,并基于所述监控策略设置对应的断言表达式;

    32、异常判定模块,用于在代码编译过程中监测所述断言表达式是否存在预设异常值,若所述断言表达式存在所述预设异常值,则判定本次编译出现异常,并停止编译,以便在异常解决之后继续进行代码编译;

    33、监控策略关闭模块,用于在确定任一监控策略执行完毕后,利用预设断言库中预先设置的目标开关关闭所述任一监控策略。

    34、第三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35、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

    36、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公开的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的步骤。

    37、第四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公开的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的步骤。

    38、可见,本技术在代码开始编译之前申请内存空间,并根据预设资源分配策略将所述内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内存块,以利用每一所述内存块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基于各所述内存块的内存大小对各所述内存块分别添加不同的监控策略,并基于所述监控策略设置对应的断言表达式;在代码编译过程中监测所述断言表达式是否存在预设异常值,若所述断言表达式存在所述预设异常值,则判定本次编译出现异常,并停止编译,以便在异常解决之后继续进行代码编译;在确定任一监控策略执行完毕后,利用预设断言库中预先设置的目标开关关闭所述任一监控策略。

    39、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代码开始编译之前申请了内存空间,并根据预设资源分配策略将内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内存块,从而利用不同的内存块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实现资源数据的分类存储。进一步的,本技术还需基于各内存块的内存大小对各内存块分别添加不同的监控策略,并基于监控策略设置对应的断言表达式,从而根据预先设置的内存块的内存大小实现对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后续在代码编译过程中则只需监测断言表达式是否存在预设异常值,若断言表达式存在预设异常值,则判定本次编译出现异常,并停止编译,以便在异常解决之后继续进行代码编译,也即本技术能够在代码编译阶段就能识别出异常问题并进行解决,从而提高代码编译的可靠性,最后,在任一监控策略执行完毕后,并非是遍历所有存在监控策略的代码位置并一一进行删除,而是直接利用预设断言库中预先设置的目标开关关闭监控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编译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服务器直连的存储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资源分配策略将所述内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内存块,以利用每一所述内存块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资源分配策略将所述内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内存块,以利用每一所述内存块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内存块的内存大小对各所述内存块分别添加不同的监控策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监控策略设置对应的断言表达式,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内存块的内存大小对各所述内存块分别添加不同的监控策略之后,还包括:

    8.一种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服务器直连的存储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代码编译过程中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应用于与服务器直连的存储系统,包括:在代码开始编译之前申请内存空间,并根据预设资源分配策略将内存空间划分为多个内存块,以利用每一内存块存储不同的资源数据;基于各内存块的内存大小对各内存块分别添加不同的监控策略,并基于监控策略设置对应的断言表达式;在代码编译过程中监测断言表达式是否存在预设异常值,若断言表达式存在预设异常值,则判定本次编译出现异常,并停止编译,以便在异常解决之后继续进行代码编译;在确定任一监控策略执行完毕后,利用预设断言库中预先设置的目标开关关闭任一监控策略。本申请能够提升代码开发及编译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霞,黄玉龙,刘清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1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