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调节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30  37


    本技术涉及相机辅助工具,尤其涉及相机调节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相机在生活中应用场景较为广泛,但是部分人们在进行使用时,往往配合相机支撑结构进行使用,用于摄影中稳定和精确控制相机位置与角度。

    2、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相机支撑结构配合相机进行使用,当需要完成不同高度的摄像工作时,往往是通过支撑结构底部的支撑架折叠,进行高度的调节,因此操作较为繁琐,因此需要进行解决,同时部分相机支撑结构在进行使用时,当进行角度的调节后,容易出现无法对调节后的位置进行定位,导致摄像时,相机出现滑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相机支撑结构配合相机进行使用,当需要完成不同高度的摄像工作时,往往是通过支撑结构底部的支撑架折叠,进行高度的调节,因此操作较为繁琐,因此需要进行解决,同时部分相机支撑结构在进行使用时,当进行角度的调节后,容易出现无法对调节后的位置进行定位,导致摄像时,相机出现滑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相机调节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限位槽,开设在所述支撑杆的内壁上;还包括:

    3、多组定位孔,开设在所述支撑杆外表面的对称处,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嵌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滑动套设在支撑杆的外表面上;

    4、滑轨,开设在所述移动杆的表面上,所述滑轨的内壁滑动嵌设有套环,所述套环表面的对称处固定安装有三角块;

    5、两个安装槽,开设在所述外壳对称处的外表面上,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一,两根所述弹簧一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斜块,两个所述斜块活动连接在三角块的表面上,两个所述斜块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销,两根所述定位销的一端活动嵌设在定位孔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内壁轴承嵌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移动杆对旋转轴进行限位工作,同时旋转轴表面设置有齿轮,方便限位工作。

    8、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输出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的内部开设有槽口。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旋转轴对表面的安装板一提供支撑力,同时开设有槽口方便内部零件移动。

    10、优选的,所述槽口的内部活动嵌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套设有安装板二。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当旋转槽口内部的螺纹杆时,带动外表面螺纹套设的安装板二进行移动工作。

    12、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二的一端活动嵌设在槽口的内部,所述移动杆相对处的内壁开设有圆孔。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槽口掉安装板二进行限位工作,同时移动杆内部开设有圆孔,方便内部的零件安装。

    14、优选的,两个所述圆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二,两根所述弹簧二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片。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弹簧二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圆孔和限位片的表面上,提供复位能力。

    16、优选的,所述限位片滑动嵌设在圆孔的内部,两个所述限位片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齿牙。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圆孔对限位片进行限位,当限位片移动时带动表面的齿牙进行移动。

    18、优选的,所述齿牙的一端活动嵌设在齿轮的表面上,所述限位片远离齿牙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杆。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齿牙嵌设在齿轮的表面上,进行限位工作,同时限位片表面的拉杆方便进行操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1、1.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通过支撑杆作为支撑主体,同时限位槽对移动杆进行限位工作,通过外壳表面开设的滑轨对套环进行限位工作,同时套环套设在外壳的外表面上,通过旋转套环时带动表面的三角块进行移动,通过三角块与斜块滑动连接,同时斜块通过弹簧一连集连接在安装槽的内壁上,从而使得斜块表面的定位销脱离定位孔的内部,使外壳在支撑杆的外表面上进行高低的调节,通过移动至相应高度,使三角块与斜块错位即可进行限位工作。

    2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移动杆对内部的旋转轴进行支撑限位,同时旋转轴对表面的齿轮和安装板一进行固定,当旋转槽口内部的螺纹杆时,带动外表面螺纹套设的安装板二在槽口内部滑动,从而对不同尺寸的相机进行定位,当拉动拉杆时,使限位片在圆孔的内部进行滑动,且限位片通过弹簧二连接在圆孔的内部,提供复位能力,带动齿牙脱离齿轮的表面上,进行平面的角度调节,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在摄像时出现滑动现象,防止在摄像时出现滑动现象,同时操作简单。



    技术特征:

    1.相机调节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1);限位槽(101),开设在所述支撑杆(1)的内壁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2)的内壁轴承嵌设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齿轮(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机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3)的输出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一(302),所述安装板一(302)的内部开设有槽口(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303)的内部活动嵌设有螺纹杆(304),所述螺纹杆(304)的外表面螺纹套设有安装板二(3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二(305)的一端活动嵌设在槽口(303)的内部,所述移动杆(2)相对处的内壁开设有圆孔(2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孔(20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二(2051),两根所述弹簧二(2051)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片(20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机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2052)滑动嵌设在圆孔(205)的内部,两个所述限位片(2052)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齿牙(205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调节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牙(2053)的一端活动嵌设在齿轮(301)的表面上,所述限位片(2052)远离齿牙(2053)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拉杆(205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相机辅助工具技术领域,提供了相机调节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限位槽,开设在所述支撑杆的内壁上;还包括:多组定位孔,开设在所述支撑杆外表面的对称处,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嵌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滑动套设在支撑杆的外表面上。本技术,通过套环套设在外壳的外表面上,通过旋转套环时带动表面的三角块进行移动,通过三角块与斜块滑动连接,同时斜块通过弹簧一连集连接在安装槽的内壁上,从而使得斜块表面的定位销脱离定位孔的内部,使外壳在支撑杆的外表面上进行高低的调节,通过移动至相应高度,使三角块与斜块错位即可进行限位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黄操,董培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鹰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21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1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