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一种自行车车座坐垫涉及自行车车座,尤其是涉及自行车车座坐垫的制作。
背景技术:
1、目前,一般自行车坐垫采用硬坐垫,摩擦力较大,在骑行中容易产生不舒适感,普通的带衬垫的车座可能导致会阴区和坐骨不适,容易引发疼痛、麻木、炎症,即使在短途骑行中,车座鼻端还会摩擦会阴区和软组织导致疼痛,而且不具备避震效果。为此,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爆米花发泡自行车鞍座的专利,其授权公告号为cn208306817u,该专利技术方案公开了其包括其自行车鞍座具有表层和中间层,该中间层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也即e-tpu材料,该表层为pu皮革复合层,由此组成的该鞍座其弹性和耐磨性良好,承载能力、抗冲击性、减震性能及耐寒性突出,具有保形性、耐磨和洗后不变形等优点,使人们可以轻松舒适的享受骑行自行车所带来的乐趣。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e-tpu材料成型性不好,不耐水解,耐候性差,易脏,而表层虽然包覆中间层,但是表层与中间层是两体的,一般是采用缝制技术,二者是处于分离状态,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表层1与中间层2中间存在隔离层3,该隔离层3实际上是空气隔离,表层1与中间层2并无固定贴附在一起,再加上中间层2中部有椭圆形通孔3,更增加了表层与包覆中间层的制作难度,不但使得生产效率极低,成本高,质量差,而且使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表层受到外力的摩擦以及表层与中间层之间相对的位移、搓皱,使表层容易损坏,继而影响中间层材料的性能,因而亦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使用感受。
2、当然,表层与中间层也有采用胶粘贴合技术的,使表层与中间层结合成一体的,但是胶粘贴合其结合牢固度以及外观美感、产品质量都受到一定影响,况且采用胶粘贴合工艺需要耗费大量人工,亦使产品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车座坐垫,通过对表层材料以及表层与中间层之间的成型技术进行改良,以实现中间层与表层粘接一体,改善成形性,表层保护了中间层,提高耐候性,提高使用舒适感受,延长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车座坐垫,包括表层、中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为载荷承载层,该中间层为软性发泡材料层;所述表层为cpu聚氨酯材料层;所述表层覆盖所述中间层,所述表层内表面与所述中间层粘接成一体。
3、上述的一种自行车车座坐垫,所述中间层为发泡热塑型tpu聚氨酯材料层。
4、上述的一种自行车车座坐垫,所述中间层下面设固定板,该固定板可与车座底板固定。
5、上述的一种自行车车座坐垫,所述表层只覆盖所述中间层向外表露的部分,所述固定板与中间层直接接触固定。
6、上述的一种自行车车座坐垫,将中间层置于闭合模具内,预热至60-80℃,给模具内腔抽真空至-0.1mpa,将已脱过泡的cpu聚氨酯预聚体原料和固化剂的混合物浇注入模具模腔内,固化后形成中间层与表层粘接一体的车座坐垫。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间层的外表面浇注表层,使表层覆盖中间层,并使中间层与表层粘接一体,表层保护了中间层,提高了耐候性,也提高使用舒适感受,延长了使用寿命。
1.一种自行车车座坐垫,包括表层、中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为载荷承载层,该中间层为软性发泡材料层;所述表层为浇注型cpu聚氨酯材料层;所述表层覆盖所述中间层,所述表层内表面与所述中间层粘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车座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为发泡热塑型tpu聚氨酯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车座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下面设固定板,该固定板可与车座底板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车座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只覆盖所述中间层向外表露的部分,所述固定板与中间层直接接触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