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煤矿等散体物料输送,尤其涉及一种转运站可调节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1、散体物料从高海拔处向低海拔处输送,需要通过转运站结构来实现,转运站内部物料流态对整体输送性能至关重要。在转运站入口头部处设置导流板能能有效减小物料冲击角,降低衬板磨损,防止物料跑偏。但由于现有导流板位置的不可调节性,当转运站输送不同类型物料时,会出现导流板无法完全接到来料,或来料对导流板冲击角度过大等现象,导致无法实现导流功能、导流效果差或导流板磨损较快等问题。
2、就目前所发现的,若想在能够完成高度和角度调整目的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其他所有目的的相关专利技术并未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散料转运站入口导流装置,旨在解决散料转运站在运送不同物料时,固定式导流板导流效果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提供一种新型散料转运站入口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体主体、导流板体支座、连接轴、支撑座、支撑角钢、固定角钢、铰链座、回转支承座、丝杠、丝母及丝母座、手轮和挡板。
4、所述连接轴为阶梯轴,两端轴径小,中间段轴径大,连接轴两端由高度调节机构提供支撑,所述连接轴、导流板支座、以及导流板主体可绕所述连接轴中轴线转动。
5、所述支撑座与支撑角钢通过螺栓连接,支撑角钢与固定角钢通过螺栓连接,铰链座与回转支承座连接方式为铰链连接。
6、所述回转支承座可相对铰链座绕铰接孔轴转动,回转支承座与丝杠第一端相连延伸出壳体外,丝杠穿过丝母及丝母座上的螺纹孔,丝杠第二端与手轮连接固定,手轮与挡板进行组装固定。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座、支撑角钢、以及固定角钢。所述支撑座上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配合的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支撑座孔采用间隙配合形式,所述连接轴可绕中轴线自由旋转,但无法轴向串动。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角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角钢沿高度方向上分布一排螺栓孔,所述固定角钢固定在转运站入口壳体上,所述支撑角钢可匹配所述固定角钢上不同螺栓孔实现对所述导流装置的高度调节。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回转支承座、丝杠、丝母及丝母座、手轮、以及挡板。所述回转支承座第一端与所述铰链座铰接;所述回转支承座第二端与所述丝杠第一端环形卡接,保证所述丝杠相对于所述回转支承座仅可以绕中轴线转动;所述丝杠第二端与所述手轮、所述挡板连接固定;所述丝杠穿过所述丝母及丝母座;所述丝母及丝母座固定在转运站入口壳体上。所述手轮旋转,可带动所述丝杠进行直线运动,进而推动所述铰链座绕所述连接轴转动,实现对导流装置的角度调节。
10、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角度调节机构,可实现对导流板本体高度调节与角度调节。当同一散装物料转运站运送不同物料时,可通过调节导流板相对来料的位置及冲击角度,使导流板正确接收来料,解决导流板导流效果降低及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
1.一种新型散料转运站入口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板体主体(1)、导流板体支座(2)、连接轴(3)、支撑座(4)、支撑角钢(5)、固定角钢(6)、铰链座(7)、回转支承座(8)、丝杠(9)、丝母及丝母座(10)、手轮(11)、挡板(12);所述导流板体支座(2)固定在导流板体主体(1),连接轴(3)为阶梯轴,两端轴径小,中间段轴径大,连接轴(3)穿过导流板体支座(2)和支撑座(4)上的孔固定;所述支撑座(4)与支撑角钢(5)通过螺栓连接,支撑角钢(5)与固定角钢(6)通过螺栓连接,铰链座(7)与回转支承座(8)连接方式为铰链连接;所述回转支承座(8)可相对铰链座(7)绕铰接孔轴转动,回转支承座(8)与丝杠(9)第一端相连延伸出壳体外,丝杠(9)穿过丝母及丝母座(10)上的螺纹孔,丝杠(9)第二端与手轮(11)连接固定,手轮(11)与挡板(12)进行组装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料转运站入口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上有与所述连接轴(3)相配合的孔,所述连接轴(3)与所述支撑座(4)孔采用间隙配合形式,所述连接轴(3)可绕中轴线自由旋转,但无法轴向串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料转运站入口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角钢(6)上设有竖向安装排孔并固定在转运站入口壳体上,支撑角钢(5)可安装在固定角钢(6)的不同高度的孔位上,实现整体导流装置的高度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料转运站入口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11)旋转,可带动所述丝杠(9)进行直线运动,进而推动所述铰链座(7)绕所述连接轴(3)转动,实现对导流装置的角度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料转运站入口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体主体(1)内部均使用耐磨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