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29  32


    本发明属于配电箱,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1、为了安全和控制方便,开关等部件一般都装配在配电箱内。在环境比较差的工况下,配电箱内的电路容易出现漏电、接触不良等情况,甚至会引起火灾。一旦发生危险情况,需要附近的人员迅速打开配电箱的箱门来进行处理。但是,平时为了安全起见,箱门都是锁好的,因此会阻碍没有钥匙的操作人员打开配电箱,容易引发更严重的事故。

    2、现有的专利公告号为cn105429020b的专利公布了一种配电箱,但是这种装置只能便于将配电箱门打开后进行处理,无法第一时间进行应急灭火处理,这无疑会错失最佳的救援机会,进而无法起到真正的用电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能够监测箱体内部的环境数据和用电数据,以便及时发现用电数据异常或者发生火灾后第一时间控制灭火部进行灭火流程,避免火情进一步扩大。

    2、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灭火部、安装部、监测部和散热部;

    4、所述灭火部能够将设置的灭火气体喷射至箱体的内部,以此降低箱体内部的氧气含量,避免设备的进一步燃烧:

    5、所述安装部固定安装在箱体内部,并为内部的电气设备提供安装空间,同时安装部能够将内部设备分隔多个独立的空间,以此避免燃烧设备引燃周边的其他设备,进一步减少燃烧损失,且安装部的内部与灭火部的输出端口相配合,为灭火气体的排出提供导向,使得灭火气体能够更加快速地分布在箱体的内部,加速对于燃烧设备与氧气的隔离;

    6、所述监测部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部,且监测部的监测端与安装部相配合,所述监测部与灭火部以及散热部电性连接,所述监测部负责采集箱体内部的温度和烟雾情况,并将采集到的温度和烟雾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根据数据控制灭火部和散热部进行相关灭火操作以及散热操作;

    7、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板、分层板、安装条、智慧空开和分隔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与灭火部固定连接,所述分层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分层板水平固定在安装板的另一侧,所述安装条设置在分层板之间,且安装条与安装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智慧空开通过自身的锁定机构固定设置在安装条处,所述智慧空开与监测部电性连接,所述分隔板 垂直设置有多个均设置在分层板之间,通过所述分隔板将多组智慧空开分隔在不同的空间内部。

    8、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分层板的上下两面均开设有多条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与分隔板的上下两端相配合。

    9、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灭火部包括导线板、存储仓、电磁阀、排气板、储气罐和滑动板,所述导线板的一侧与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存储仓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设置在存储仓的内部,所述排气板的内部与电磁阀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排气板的排出口与导线板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气罐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滑动设置在存储仓的入口处。

    10、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存储仓内部的两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与滑动板两端的上部滑动连接。

    11、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导线板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导线槽,所述导线槽的下端出口处呈阶梯状设置,且所述导线槽下端的出口与安装条相配合。

    12、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排气板的内部设置为弯折状,且排气板的排出口设置有斜面。

    13、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导线槽的下端出口处设置为斜面。

    14、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散热部包括转动门、电动推杆、挤压座、转动板和散热风扇,所述转动门转动设置在箱体的入口处,所述电动推杆与转动门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座的上端与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两端的中部与转动门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两端的上部与挤压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散热风扇固定设置在转动门的内侧。

    15、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挤压座的内部开设有倾斜状的挤压槽,所述挤压槽与转动板两端的上部滑动连接。

    16、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监测部包括控制面板和监测器,所述控制面板与转动门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集成有显示器和处理器,所述监测器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监测器集成有温度监测仪和烟雾监测仪,所述控制面板与监测器、电动推杆、电磁阀以及智慧空开电性连接。

    17、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8、本发明采用灭火部和散热部的设计,通过散热部能够及封闭箱体内部阻止氧气进入,通过导向板不仅能够将线缆分隔成多组,还能够为储气罐内部的灭火气体提供导向,使灭火气体能够更加快速地分布在箱体的内部,减少氧气含量,实现快速灭火;

    19、本发明采用安装部的设计,将多个智慧空开通过分层板进行上下分层,通过分隔板实现左右隔开,以此避免单个智慧空开发生燃烧后引燃其他隔间的智慧空开,减少火灾损失;

    20、本发明采用监测部的设计,通过监测部监测箱体内部的环境数据以及智慧空开的用电数据,以便及时发现用电数据异常或者发生火灾后第一时间控制灭火部进行灭火流程,避免火情进一步扩大。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灭火部(2)、安装部(3)、监测部(4)和散热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板(302)的上下两面均开设有多条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与分隔板(305)的上下两端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部(2)包括导线板(201)、存储仓(202)、电磁阀(203)、排气板(204)、储气罐(205)和滑动板(206),所述导线板(201)的一侧与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存储仓(202)与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阀(203)设置在存储仓(202)的内部,所述排气板(204)的内部与电磁阀(203)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排气板(204)的排出口与导线板(20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气罐(205)的输出端与电磁阀(20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206)滑动设置在存储仓(202)的入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仓(202)内部的两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与滑动板(206)两端的上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板(201)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导线槽(2011),所述导线槽(2011)的下端出口处呈阶梯状设置,且所述导线槽2011下端的出口与安装条(303)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槽(2011)的下端出口处设置为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板(204)的内部设置为弯折状,且排气板(204)的排出口设置有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5)包括转动门(501)、电动推杆(502)、挤压座(503)、转动板(504)和散热风扇(505),所述转动门(501)转动设置在箱体(1)的入口处,所述电动推杆(502)与转动门(50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座(503)的上端与电动推杆(502)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504)两端的中部与转动门(50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504)两端的上部与挤压座(503)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散热风扇(505)固定设置在转动门(501)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座(503)的内部开设有倾斜状的挤压槽(5031),所述挤压槽(5031)与转动板(504)两端的上部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部(4)包括控制面板(401)和监测器(402),所述控制面板(401)与转动门(501)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401)集成有显示器和处理器,所述监测器(402)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所述监测器(402)集成有温度监测仪和烟雾监测仪,所述控制面板(401)与监测器(402)、电动推杆(502)、电磁阀(203)以及智慧空开(304)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用电安全智能监测功能的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灭火部、安装部、监测部和散热部;所述灭火部能够将设置的灭火气体喷射至箱体的内部,以此降低箱体内部的氧气含量,避免设备的进一步燃烧:所述安装部固定安装在箱体内部,并为内部的电气设备提供安装空间,同时安装部能够将内部设备分隔多个独立的空间,以此避免燃烧设备引燃周边的其他设备,进一步减少燃烧损失,且安装部的内部与灭火部的输出端口相配合。该发明能够监测箱体内部的环境数据和用电数据,以便及时发现用电数据异常或者发生火灾后第一时间控制灭火部进行灭火流程,避免火情进一步扩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旭,乔东晓,马赛,韩凯乐,随向前,李文喆,冯铎,周罗鹏,裴光亮,姜志娜,任桂敏,臧云龙,周通,李晓玲,李昊润,李孟洋,张浩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利锐特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1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