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组合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62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向组合车轮。



    背景技术:

    导向组合车轮通常包括导向轮胎、轮辋、轮辐及轮毂,轮胎安装在轮辋上,轮毂用来和车轴连接,轮辐的作用则是连接轮辋和轮毂,传统的车轮由单件轮辐和单件轮辋合成焊接,由于载重汽车后桥常规为双轮毂,须配套双轮辋的车轮,双轮辋为分离式双轮辋。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导向组合车轮存在对空气导流和流通效果差,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了的阻力较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组合车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向组合车轮,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内表面的中端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表面以连接通孔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空气导流槽、螺栓槽孔、紧固螺栓、第二空气导流槽、第二空气流通槽和第一空气流通槽,所述轮毂本体外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外表面设置有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所述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纳米镀膜液层。

    优选的,所述轮毂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导向轮胎,且导向轮胎的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槽和防滑齿。

    优选的,所述螺栓槽孔和紧固螺栓配合连接,且数量均为五个,同时每两个相邻螺栓槽孔和紧固螺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气导流槽、第二空气导流槽、第二空气流通槽和第一空气流通槽的数量均为五个,同时每两个相邻第一空气导流槽、第二空气导流槽、第二空气流通槽和第一空气流通槽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二百带三百微米,所述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的厚度为一百五十到二百微米,所述纳米镀膜液层的厚度为一百八十到二百八十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空气导流槽、第一空气流通槽、第二空气导流槽和第二空气流通槽,通过第一空气导流槽、第一空气流通槽、第二空气导流槽和第二空气流通槽的作用,使车辆在运行过程对空气进行有效的导流和流通,达到降低了空气阻力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导向组合车轮存在对空气导流和流通效果差,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了的阻力较大,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连接通孔、紧固螺栓和螺栓槽孔,通过连接通孔、紧固螺栓和螺栓槽孔的作用,达到组合车轮方便安装的目的,设置了聚四氟乙烯层、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和纳米镀膜液层,通过聚四氟乙烯层、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和纳米镀膜液层的作用,提高了轮毂本体防腐和耐磨以及抗氧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毂本体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本体;2、导向轮胎;3、第一空气导流槽;4、第一空气流通槽;5、第二空气导流槽;6、连接通孔;7、紧固螺栓;8、螺栓槽孔;9、第二空气流通槽;10、支撑架;11、聚四氟乙烯层;12、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13、纳米镀膜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轮毂本体1、导向轮胎2、第一空气导流槽3、第一空气流通槽4、第二空气导流槽5、连接通孔6、紧固螺栓7、螺栓槽孔8、第二空气流通槽9、支撑架10、聚四氟乙烯层11、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12和纳米镀膜液层13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2,一种导向组合车轮,包括轮毂本体1,轮毂本体1内表面的中端开设有连接通孔6,连接通孔6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内表面以连接通孔6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空气导流槽3、螺栓槽孔8、紧固螺栓7、第二空气导流槽5、第二空气流通槽9和第一空气流通槽4,螺栓槽孔8和紧固螺栓7配合连接,且数量均为五个,同时每两个相邻螺栓槽孔8和紧固螺栓7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均相等,第一空气导流槽3、第二空气导流槽5、第二空气流通槽9和第一空气流通槽4的数量均为五个,同时每两个相邻第一空气导流槽3、第二空气导流槽5、第二空气流通槽9和第一空气流通槽4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均相等,通过第一空气导流槽3、第一空气流通槽4、第二空气导流槽5和第二空气流通槽9的作用,使车辆在运行过程对空气进行有效的导流和流通,达到降低了空气阻力的目的,通过连接通孔6、紧固螺栓7和螺栓槽孔8的作用,达到组合车轮方便安装的目的,轮毂本体1外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11,聚四氟乙烯层11的外表面设置有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12,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12的外表面设置有纳米镀膜液层13,聚四氟乙烯层11的厚度为二百带三百微米,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12的厚度为一百五十到二百微米,纳米镀膜液层13的厚度为一百八十到二百八十微米,轮毂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导向轮胎2,且导向轮胎2的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槽和防滑齿,通过聚四氟乙烯层11、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12和纳米镀膜液层13的作用,提高了轮毂本体1防腐和耐磨以及抗氧化的目的。

    使用时,设置了第一空气导流槽3、第一空气流通槽4、第二空气导流槽5和第二空气流通槽9,通过第一空气导流槽3、第一空气流通槽4、第二空气导流槽5和第二空气流通槽9的作用,使车辆在运行过程对空气进行有效的导流和流通,达到降低了空气阻力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导向组合车轮存在对空气导流和流通效果差,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了的阻力较大,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设置了连接通孔6、紧固螺栓7和螺栓槽孔8,通过连接通孔6、紧固螺栓7和螺栓槽孔8的作用,达到组合车轮方便安装的目的,设置了聚四氟乙烯层11、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12和纳米镀膜液层13,通过聚四氟乙烯层11、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12和纳米镀膜液层13的作用,提高了轮毂本体1防腐和耐磨以及抗氧化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导向组合车轮,包括轮毂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1)内表面的中端开设有连接通孔(6),所述连接通孔(6)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的内表面以连接通孔(6)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空气导流槽(3)、螺栓槽孔(8)、紧固螺栓(7)、第二空气导流槽(5)、第二空气流通槽(9)和第一空气流通槽(4),所述轮毂本体(1)外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11),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1)的外表面设置有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12),所述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12)的外表面设置有纳米镀膜液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向组合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导向轮胎(2),且导向轮胎(2)的外表面设置有导向槽和防滑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向组合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槽孔(8)和紧固螺栓(7)配合连接,且数量均为五个,同时每两个相邻螺栓槽孔(8)和紧固螺栓(7)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向组合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导流槽(3)、第二空气导流槽(5)、第二空气流通槽(9)和第一空气流通槽(4)的数量均为五个,同时每两个相邻第一空气导流槽(3)、第二空气导流槽(5)、第二空气流通槽(9)和第一空气流通槽(4)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向组合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层(11)的厚度为二百带三百微米,所述聚氨酯耐磨喷涂材料层(12)的厚度为一百五十到二百微米,所述纳米镀膜液层(13)的厚度为一百八十到二百八十微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向组合车轮,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内表面的中端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表面以连接通孔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空气导流槽、螺栓槽孔、紧固螺栓、第二空气导流槽、第二空气流通槽和第一空气流通槽,所述轮毂本体外表面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空气导流槽、第一空气流通槽、第二空气导流槽和第二空气流通槽的作用,使车辆在运行过程对空气进行有效的导流和流通,达到降低了空气阻力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导向组合车轮存在对空气导流和流通效果差,对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了的阻力较大,造成了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晓亮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