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28  33


    本技术涉及纳米级磷光磁粉检测液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


    背景技术:

    1、纳米级磷光磁粉检测液生产中需要使用到匀化机。

    2、现有技术中的匀化机,一般一组匀化器对应一组匀化桶,在对一组匀化桶进行使用时,无法进行下一组的备料,且不具备预混合结构,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便于在对一组第一匀化桶进行使用时,对第二匀化桶进行备料,提高生产的效率,且具备预混合结构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前端外表面的上部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箱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匀化桶,所述控制箱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匀化桶,所述控制箱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安装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匀化器,所述第一匀化桶、第二匀化桶的下端外表面均安装有预混合结构,所述预混合结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动轴、安装轴、搅拌器与螺旋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传动箱、第二电机、第二转动轴、转盘、蜗轮、主动轴与蜗杆,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液压杆、连接杆、连接板、安装板、加强块、限位环与导杆,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表面与匀化器一侧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块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与匀化器之间,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一匀化桶、第二匀化桶的下端外表面,所述搅拌器位于第一匀化桶、第二匀化桶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中输出轴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搅拌器固定安装于第一转动轴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安装轴固定安装于搅拌器上端外表面的中部,所述螺旋叶固定安装于安装轴的外壁,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一匀化桶、第二匀化桶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密封轴承与第一匀化桶、第二匀化桶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传动箱固定安装于控制箱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轴位于传动箱上端外表面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下部伸入至传动箱中,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传动箱一端外表面的一侧,所述蜗轮与蜗杆均位于传动箱的内部,所述主动轴连接于第二电机中输出轴的一端外表面,所述蜗杆固定安装于主动轴中部的外壁,所述蜗轮位于蜗杆的一侧外表面,且所述蜗轮固定安装于第二转动轴下部的外壁,所述转盘固定安装于第二转动轴的上端外表面,且所述转盘位于控制箱的上部。

    6、优选的,所述蜗杆的一侧外表面与蜗轮的一侧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主动轴、第二转动轴与传动箱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主动轴、第二转动轴均通过密封轴承与传动箱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与第二电机之间设置有联轴器,所述主动轴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中输出轴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控制箱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密封轴承与控制箱转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液压杆固定安装于转盘上端外表面的中部,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于液压杆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连接板与限位环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上下两端的外壁。

    8、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于加强块后端外表面的上下两端,所述限位环固定安装于连接板上端外表面的一侧。

    9、优选的,所述导杆固定安装于转盘上端外表面的一侧,且所述导杆贯穿两组所述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导杆的外壁之间为滑动连接。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具备以下

    12、有益效果:

    13、1、该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设置的第一匀化桶与第二匀化桶,通过旋转组件可以带动匀化器进行旋转,通过升降组件可以带动匀化器进行升降,便于带动匀化器在第一匀化桶与第二匀化桶之间进行调换位置,方便在对第一匀化桶或第二匀化桶进行使用时,对另一组未使用的匀化桶进行备料,提高效率。

    14、2、该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通过设置的预混合结构,起到预混合的作用,提高生产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包括控制箱(1),所述控制箱(1)前端外表面的上部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箱(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匀化桶(3),所述控制箱(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匀化桶(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安装有旋转组件(7),所述旋转组件(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组件(6),所述升降组件(6)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匀化器(5),所述第一匀化桶(3)、第二匀化桶(4)的下端外表面均安装有预混合结构,所述预混合结构包括第一电机(8)、第一转动轴(9)、安装轴(10)、搅拌器(11)与螺旋叶(12),所述旋转组件(7)包括传动箱(19)、第二电机(20)、第二转动轴(21)、转盘(22)、蜗轮(23)、主动轴(24)与蜗杆(25),所述升降组件(6)包括液压杆、连接杆(13)、连接板(14)、安装板(15)、加强块(16)、限位环(17)与导杆(18),所述安装板(15)的一侧外表面与匀化器(5)一侧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块(16)固定安装于安装板(15)与匀化器(5)之间,所述第一电机(8)固定安装于第一匀化桶(3)、第二匀化桶(4)的下端外表面,所述搅拌器(11)位于第一匀化桶(3)、第二匀化桶(4)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转动轴(9)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8)中输出轴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搅拌器(11)固定安装于第一转动轴(9)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安装轴(10)固定安装于搅拌器(11)上端外表面的中部,所述螺旋叶(12)固定安装于安装轴(10)的外壁,所述第一转动轴(9)与第一匀化桶(3)、第二匀化桶(4)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第一转动轴(9)通过密封轴承与第一匀化桶(3)、第二匀化桶(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19)固定安装于控制箱(1)的内部,所述第二转动轴(21)位于传动箱(19)上端外表面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转动轴(21)的下部伸入至传动箱(19)中,所述第二电机(20)固定安装于传动箱(19)一端外表面的一侧,所述蜗轮(23)与蜗杆(25)均位于传动箱(19)的内部,所述主动轴(24)连接于第二电机(20)中输出轴的一端外表面,所述蜗杆(25)固定安装于主动轴(24)中部的外壁,所述蜗轮(23)位于蜗杆(25)的一侧外表面,且所述蜗轮(23)固定安装于第二转动轴(21)下部的外壁,所述转盘(22)固定安装于第二转动轴(21)的上端外表面,且所述转盘(22)位于控制箱(1)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25)的一侧外表面与蜗轮(23)的一侧外表面相互啮合,所述主动轴(24)、第二转动轴(21)与传动箱(19)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主动轴(24)、第二转动轴(21)均通过密封轴承与传动箱(19)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轴(24)与第二电机(20)之间设置有联轴器,所述主动轴(24)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20)中输出轴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21)与控制箱(1)之间设置有密封轴承,所述第二转动轴(21)通过密封轴承与控制箱(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固定安装于转盘(22)上端外表面的中部,所述连接杆(13)固定安装于液压杆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连接板(14)与限位环(17)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板(1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13)上下两端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接板(14)固定安装于加强块(16)后端外表面的上下两端,所述限位环(17)固定安装于连接板(14)上端外表面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18)固定安装于转盘(22)上端外表面的一侧,且所述导杆(18)贯穿两组所述限位环(17),所述限位环(17)与导杆(18)的外壁之间为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匀化桶,所述控制箱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匀化桶,所述控制箱上端外表面的中部安装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匀化器,所述第一匀化桶、第二匀化桶的下端外表面均安装有预混合结构,所述预混合结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动轴、安装轴、搅拌器与螺旋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传动箱、第二电机、第二转动轴、转盘、蜗轮、主动轴与蜗杆。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率的匀化机构,便于在对一组第一匀化桶进行使用时,对第二匀化桶进行备料,提高生产的效率,且具备预混合结构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洪勇,鲍巨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贝斯(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6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0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