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5-04-27  32


    本发明属于海水淡化,具体地涉及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我国高度重视海水利用工作,目前适于产业化的海水淡化工艺主要是海水反渗透法、低温多效蒸馏法和多级闪蒸,其中工业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海水反渗透法。海水反渗透法一般设置为一级一段式,回收率通常是40%左右,产水含盐量不大于300mg/l。不同规模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所用高压泵的流量是由设计时确定的处理量决定的,高压泵的压力是根据膜的情况、水质、水温等情况调整变化的。所以海水淡化系统高压泵为了满足运行压力变化需求,一般采用变频泵。

    2、但对于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而言,随着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套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出力不断提高,目前已经达到3.5万吨/天。与此相应的是swro(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配套高压泵的出力也越来越大,达到上千吨/小时,扬程达到约6.0mpa。如果高压泵选择变频泵,则大流量高压泵变频器成本很高,会大大增加系统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处理系统,解决现有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成本高的问题,实现在满足系统压力调整需求的同时降低系统投资,并且整个系统更为节能。

    2、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处理系统,包括有从进水端至产水端依次通过管路相连接的swro给水泵、swro高压泵、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淡水反渗透高压泵和淡水反渗透装置,其中,swro给水泵为变频泵,swro高压泵为工频泵;在swro给水泵与swro高压泵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能量回收支管路,能量回收支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swro高压泵与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能量回收支管路中连接有能量回收装置和能量回收增压泵;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浓盐水排出端通过能量回收装置与浓盐水排水管路相连接。

    3、进一步地,在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和淡水反渗透高压泵之间还连接有透平式增压泵,能量回收装置通过透平式增压泵与浓盐水排水管路相连接。

    4、进一步地,淡水反渗透装置的浓盐水排出端通过浓盐水回收管路连接至swro给水泵的进水侧管路。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6、本发明的节能型海水淡化处理系统通过swro装置采用变频给水泵+工频高压泵的方式,以及进一步优选在淡水反渗透前设置透平式能量回收装置等措施使整个系统在满足系统压力调整需求的同时降低系统投资,并且对swro较高压力的浓水能量进行了回收,使整个系统更为节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从进水端至产水端依次通过管路相连接的swro给水泵(1)、swro高压泵(2)、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3)、淡水反渗透高压泵(4)和淡水反渗透装置(5),其中,swro给水泵(1)为变频泵,swro高压泵(2)为工频泵;在swro给水泵(1)与swro高压泵(2)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能量回收支管路(6),能量回收支管路(6)的另一端连接至swro高压泵(2)与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3)之间的管路上,能量回收支管路(6)中连接有能量回收装置(7)和能量回收增压泵(8);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3)的浓盐水排出端通过能量回收装置(7)与浓盐水排水管路(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海水淡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3)和淡水反渗透高压泵(4)之间还连接有透平式增压泵(10),能量回收装置(7)通过透平式增压泵(10)与浓盐水排水管路(9)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型海水淡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淡水反渗透装置(5)的浓盐水排出端通过浓盐水回收管路(11)连接至swro给水泵(1)的进水侧管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能型海水淡化处理系统,包括有从进水端至产水端依次通过管路相连接的SWRO给水泵、SWRO高压泵、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淡水反渗透高压泵和淡水反渗透装置,其中,SWRO给水泵为变频泵,SWRO高压泵为工频泵;在SWRO给水泵与SWRO高压泵之间的管路上连接有能量回收支管路,能量回收支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SWRO高压泵与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之间的管路上,能量回收支管路中连接有能量回收装置和能量回收增压泵;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浓盐水排出端通过能量回收装置与浓盐水排水管路相连接。本方案使整个系统在满足系统压力调整需求的同时降低系统投资,并且对SWRO较高压力的浓水能量进行了回收,使整个系统更为节能。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梅,徐英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0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