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机及混合方法与流程

    技术2025-04-27  33


    本发明涉及混合机,具体涉及一种混合机及混合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塑料、制药、食品、化工等领域,混合机广泛应用于液体物料和粉体物料的混合,以制备均匀的混合料用于生产各种特定材料。混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因此对于液体和粉体物料的精确添加和均匀混合显得尤为重要。

    2、现有技术中,混合机在物料添加精确性、实时监控和调整、操作复杂性以及适应多样化生产需求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高要求。

    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机及混合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机在物料添加精确性、实时监控和调整、操作复杂性以及适应多样化生产需求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高要求的问题。

    2、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混合机,包括液体计量加料装置、粉体计量加料装置及混合锅,所述液体计量加料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架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料斗;所述料斗的顶部气密性连接有集尘仓,所述集尘仓的滤袋的最低处位于所述料斗内;所述集尘仓的顶部气密性连接有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的另一端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料斗内架设有顶部开口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的底部固定有第一重力传感器,当物料进入到所述收集仓时所述第一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收集仓内物料的重量;所述料斗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重力传感器,当物料进入到所述料斗时所述第二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料斗内物料的重量;位于所述料斗底部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以下,所述料斗的出料口处安装有气动蝶阀;所述料斗的外壁上气密性连接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的出料口位于所述集尘仓的滤袋以下且位于所述收集仓之上;所述料斗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振动泵;所述料斗的外壁上还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上安装有让气体单向进入所述料斗内的单向阀;所述粉体计量加料装置包括用于存储粉体物料的存储仓,所述存储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洞;所述混合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锅体的内部安装有位于所述锅体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内安装有第一传感器,当物料进入所述锅体内时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物料的重量;所述锅盖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锅盖的通气孔、第一进料孔、第二进料孔和投料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有气泵;所述第一进料孔连通所述料斗的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孔连通所述存储仓的出料孔洞;所述投料孔上覆盖有转动连接于所述锅盖的盖板;所述锅盖的侧面上向外突出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锅盖内还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电性连接于电机;所述锅体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与所述锅体的侧壁相互固定,所述第一气缸的顶升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块上;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上还固定有第二传感器,当所述锅盖远离所述锅体时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发出信号给所述电机使其停止运行;所述锅体的侧壁上还固定有搭扣锁,当所述锅盖扣合于所述锅体上时所述搭扣锁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块;所述锅体的侧壁底部还开设有第三出料孔,所述第三出料孔连接有三通管,定义未连接所述第三出料孔的所述三通管的两个管道为控制管和排料管,所述控制管高于所述排料管,所述控制管内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顶升端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三出料孔的孔面积;所述排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门。

    3、进一步的,所述收集仓的体积不超过所述料斗容纳物料的最大体积的10%。

    4、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道至少有1根,当所述进料管道的数量大于1时,所述进料管道的进料口的数量等于所述进料管道的数量,所述进料管道的出料口的数量为1。

    5、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道的出料口连接有软管,当物料从所述进料管道进入到所述料斗内时所述软管用于全方位吸取物料。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电开关。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感器为重力传感器。

    8、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用于覆盖所述第三出料孔的面上粘贴有软垫。

    9、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用于覆盖所述投料孔的面上也粘贴有软垫。

    10、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进料孔连通所述料斗的出料口时,所述第一进料孔的外部封堵有密封胶;当所述第二进料孔连通所述存储仓的出料孔洞时,所述第二进料孔的外部封堵有密封胶。

    11、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一种混合机的混合方法,包括:

    12、步骤一:将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扣合,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投料孔,所述挡板覆盖所述第三出料孔,所述气泵持续工作进行抽气,从所述第二进料孔将所述存储仓内的粉料输入;

    13、步骤二: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粉料重量,记为重量一,当达到需要的输入量时停止粉料输入,然后打开盖板,将配方料、颜料等投入,然后重新覆盖盖板;

    14、步骤三:关闭所述气泵,将所述液体物料放置在所述进料管道的进料口处,且将进料口埋入物料之中,打开位于所述液体计量加料装置最上方的与所述抽气管道连接的抽气泵进行抽气,对料仓内内进行抽负压;

    15、步骤四:在液体物料输送过程中,所述集尘仓持续通电运作,所述集尘仓的滤袋对所述抽气管道抽进来的气体持续除尘;

    16、步骤五:设置所述收集仓的体积为所述料斗所能容纳的液体物料的体积的10%,液体物料进入到所述收集仓内,超过所述收集仓体积的液体物料被排出进入到所述料斗内放置,所述第一重力传感器接收所述收集仓内的液体物料的重量,记为重量二;

    17、步骤六:所述第二重力传感器接收到所述料斗内且未在所述收集仓内的液体物料的重量,记为重量三;

    18、步骤七:当所述重量三的数值为所述重量二的10倍时,停止液体物料进料,关闭所述抽气泵;

    19、步骤八:打开所述气动蝶阀,打开所述振动泵,将所述气孔连接至压缩机以将干净气体注入到所述料斗内,将液体物料排入混合锅的锅体内;

    20、步骤九: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此时混合锅内的重量,记为重量四,当重量四的数值大小减去重量一的数值大小等于重量三的数值大小时,关闭所述气动蝶阀;

    21、步骤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打开所述搅拌桨混合位于所述锅体内的所有物料;

    22、步骤十一:搅拌后,开启所述第二气缸使得所述挡板回退,以使混合后的物料从所述排料管排出,打开气泵向所述锅体1内吹气;

    23、步骤十二:混合后的物料排出完毕后,打开所述搭扣锁,开启所述第一气缸以抬起所述锅盖,操作人员对所述锅体内部进行清洗。

    24、有益效果:

    25、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机及混合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26、1.精确控制物料添加,提高了生产质量:利用第一重力传感器检测收集仓内物料的重量,结合第二重力传感器实现物料的精确计量。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为误差,确保液体物料和粉体物料的精确添加,避免配方偏差,提高了混合料的质量和一致性。在混合锅体底部安装第一传感器,实时检测物料进入锅体的量,实现精确的放料控制,确保每次投料量的准确性。自动化放料减少了人工误差,提升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7、2.实时监控和自动补充,提高了生产效率:重力传感器实时监控收集仓内的物料重量,及时发现物料不足并进行自动补充,避免生产中断。持续的物料供应机制确保了增塑剂等关键物料的连续供应,无需停机重新添加,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锅盖和锅体通过第一气缸连接,并安装第二传感器。锅盖开启时搅拌桨无法运行,确保锅盖关闭时才能运行搅拌桨,避免误操作,提升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智能化保护机制防止安全事故,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各类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装置提高了混合锅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实现高效自动配料和混合过程,减少人工操作依赖。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手段使生产过程更高效灵活,实时调整和优化混合过程,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8、3.物料冗余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每次添加物料时设定一定的百分比冗余,确保高峰需求时也不会出现物料不足的情况。物料冗余设计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因物料不足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自动计量和精确控制物料用量,避免过量添加造成的物料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利用资源,实现高效的物料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当发现物料不足时,无需停机重新添加,直接利用收集仓内存储的物料进行补充,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效率。同时,收集仓还能回收利用多余的物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29、4.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锅盖上开设通气孔并利用气泵抽气,确保物料顺利进入锅体,防止泄漏和堵塞,减少原材料浪费,避免环境污染和清洁维护工作量。抽气机制确保物料顺畅输送,避免管道堵塞,提高生产效率。锅盖上设有投料孔并用盖板封盖,方便安全地投入配方料,减少操作复杂性和劳动强度。投料孔设计简化投料过程,减少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物料的风险,提高操作安全性。

    30、5.满足多样化生产需求,增加了设备利用率:精确的物料检测和自动化投料控制减少因物料不足或投料不准导致的生产停机,增加设备利用率。防止物料泄漏和堵塞机制减少清洁和维护时间,提高生产线连续性和稳定性。

    31、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32、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发明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合机,包括液体计量加料装置、粉体计量加料装置及混合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仓的体积不超过所述料斗容纳物料的最大体积的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道至少有1根,当所述进料管道的数量大于1时,所述进料管道的进料口的数量等于所述进料管道的数量,所述进料管道的出料口的数量为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道的出料口连接有软管,当物料从所述进料管道进入到所述料斗内时所述软管用于全方位吸取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电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感器为重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用于覆盖所述第三出料孔的面上粘贴有软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用于覆盖所述投料孔的面上也粘贴有软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进料孔连通所述料斗的出料口时,所述第一进料孔的外部封堵有密封胶;当所述第二进料孔连通所述存储仓的出料孔洞时,所述第二进料孔的外部封堵有密封胶。

    10.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机的混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机,包括液体计量加料装置、粉体计量加料装置及混合锅;粉体计量加料装置包括存储仓,存储仓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孔洞;混合锅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上开设有贯穿锅盖的通气孔、第一进料孔、第二进料孔和投料孔;通气孔连通有气泵;第一进料孔连通料斗的出料口;第二进料孔连通存储仓的出料孔洞。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利用混合机的混合方法,将粉料、液体物料依次加入到混合锅内进行混合后排出。利用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混合机及混合方法,能够解决混合机在物料添加精确性、实时监控和调整、操作复杂性以及适应多样化生产需求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高要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袁健,朱卫星,许国平,陈振华,包金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2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30008.html

    最新回复(0)